强直性脊柱炎的影像学表现
在耻骨支下缘,由于腱鞘炎的发生, 而显示骨质增生。
坐骨结节可被侵蚀,髋关节也常受 累,关节间隙变窄甚至消失,股骨头糜 烂,于关节边缘部有骨刺形成。
脊椎
病变常由脊椎下部开始,并较快 的进展累及全部脊柱,即所谓上行性病 变,也有少数病例,先由颈椎或下部胸 椎开始,然后向下累及脊柱其余部分, 即下行性病变,后者进行较慢,常需较 长时间才累及脊椎其余部分。
正常骶髂关节CT表现
关节面光整 关节间隙清晰均匀 关节面下骨质结构密度未见异常 关节周围韧带未见钙化 关节周围肌肉对称 关节周围肌间隙和皮下脂肪清晰
25岁男性
正常骶髂关节
53岁男性
正常骶髂关节
AS骶髂关节病变的CT特点
以双侧病变多,单侧病变少 以髂骨面病变多,骶骨面病变少 以髂骨面下部病变多,上部病变少
周围关节
四肢大关节中以髋关节最易受累,双侧病变, 对称性分布,一致性关节间隙变窄、骨赘形成及 骨性强直为其主要X线表现。
除髋关节受累外,易累及肩、膝、手、腕关 节,足部变化较少见。
男 26岁 (骨盆)强直性脊柱炎
双侧骶髂关节 髋关节间隙狭窄 关节面模糊硬化增白 两侧 坐骨结节骨皮质吸收 边缘毛糙
双侧骶髂关节病变程度相仿
右侧骶髂关节病变程度较左侧严重
单侧受累,关节间隙略增宽
髂
骨
下
上
部
病
变
较
明
显
下
髂
骨
上
下
部
病
变
较
明
显
下
髂
骨
上
上 下
部
均
受
累
下
பைடு நூலகம்
骶髂骨均受累
AS骶髂关节病变的CT表现
软骨钙化 关节面改变 关节面下骨质改变 关节间隙改变 韧带钙化 关节周围软组织改变
软骨钙化
关节间隙中高密度影 由髂骨面向骶骨面发展 形态各异,典型表现为穿行关节间隙内的 横行桥梁式钙化,也可为云雾状、斑片状 最终导致关节间隙狭窄
男 36岁 腰段、骶髂关节强直性脊柱炎 双侧骶髂关节间隙消失 发生骨性强直
男 45岁 骨盆、腰段强直性脊柱炎
双侧骶髂关节间隙消失 发生骨性强直 骨小梁通过 关节并向下放散射
双髋关节间隙狭窄 关节面有多发小囊状破坏
腰椎椎骨质普遍稀疏 上下小关节多已骨性强直 椎旁韧 带部分骨化成竹节状改变
脊柱骨质稀疏 椎体呈方形 小关节间隙狭窄消失 骨性强直 脊柱旁韧带骨化连成竹节状脊柱
软 骨 钙 化 的 各 种 形 态
关节面改变
模糊 毛糙 高低不平
关
节
面
高
关
低
节
不
面
平
关 节
毛 糙
面
模
糊
关节面下骨质改变
骨质疏松 骨质吸收破坏 骨质增生硬化 骨质小囊变
骶骨关节面下骨质疏松
骶骨骨质疏松
骨质疏松
骨质吸收伴周边硬化
不同程度骨质增生硬化
骨质小囊变
关节间隙改变
关节间隙增宽 关节间隙狭窄 关节间隙消失
强直性脊柱炎
(Ankylosingspondylitis)
的影像学表现
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spondylitis):又称
竹节状脊柱病(Bamboospine)、Marieiumpell病,其基 本病变是脊柱韧带的风湿性炎症。
病因不明,认为本病为一种变异型的类风湿性关节 炎,但本病同类风湿性节炎有许多不同之处,故现已将 本病视为一种单独的疾病。
AS的X线诊断
骶髂关节
病变最先侵犯关
节,为双侧对称性受 累,向上逐渐扩展至 脊柱。关节周围骨侵 蚀、骨疏松及关节面 下骨吸收,以致骶髂 关节面粗糙,其邻近 的海绵质变硬,关节 间隙间有纤细的骨小 梁通过即骨性强直。 这些关节变化主要发 生在髂骨侧。
骨盆
本病除累及骶髂关节外,耻骨联合 处也会出现类似关节炎的表现,但此处 很少见到骨性强直。
AS骶髂关节病变的CT诊断
CT检查方法
仰卧位 层厚≤ 5mm 双窗观察(骨窗和软组织窗) 扫描范围包括整个骶髂关节 以平扫为主
CT新技术的应用
多排探测器螺旋CT 容积扫描 层厚更薄 扫描速度更快 三维重建
正常骶髂关节解剖特点
结构复杂多变异 关节表面被覆软骨(骶骨面软骨较厚,浅层为纤维 软骨,深层为透明软骨;髂骨面软骨较薄,由纤维 软骨构成)----故髂骨面更易受侵破坏 关节下部为滑膜关节----故关节下部破坏更严重
本病常见于30岁以下男性,女性患者极少。
病情发展缓慢,全身症状轻,病程可长达十几年。
初期患者感到下背酸痛不能久坐,同时可能有轻 度放射性坐骨神经痛。逐渐腰部活动受限,穿鞋 脱裤发生困难。病变累及胸椎时,患者感到呼吸 不畅,不能用力咳嗽或打喷嚏。
晚期出现脊柱和关节僵直,形成驼背及关节屈曲 畸形。
患者血沉增快,体温正常或中等增高。本病有家 族发病的倾向。
本病病因不明,。近年来有人认为骶髂关节因 负重、慢性劳损、妊娠或分娩等导致韧带松弛,使 关节活动超过正常限度,损伤了供应髂骨内侧的骶 外侧动脉,从而引起髂骨内侧慢性轻度缺血而发病。
临床症状较轻,有腰背部、骶髂部或耻骨联合 部疼痛,或向大腿臀部放射,劳累后加重。
X线表现
髂骨耳状面呈三角形、新月状或梨状的 骨质密度均匀一致性增高硬化区,骨结 构不清,骨小梁间隙消失。骨硬化区大 小不一,大者可累及耳状关节面全部中 下2/3,小者仅限于中1/3或下1/3。 外界模糊不清,内缘以骶髂关节为界, 从不累及骶髂关节 大多数双侧发病,或先后发病,但两侧 病灶大小和形态常不一致。 部分病人髂骨致密区随年龄增大可逐渐 消失而趋于正常。
关节间隙局部增宽局部狭窄
关节间隙增宽
关节间隙狭窄
关节间隙消失
韧带钙化
骶髂关节前侧韧带钙化 骶髂关节上韧带钙化 骶髂关节后侧韧带钙化
骶髂关节前侧韧带钙化
骶髂关节上韧带钙化
骶髂关节后侧韧带钙化
致密性骨炎
致密性骨炎是一种骨质硬化性病变,好发于髂 骨、腰椎、骶骨、耻骨、跟骨、股骨下端等处,也 有发生于肩峰、喙突和肩胛骨边缘的报道。好发于 20~25岁青年,女性是男性的5倍。
局限性骨破坏 早期于椎体上、下缘出现,椎 体上或下角出现的局部小范围骨皮质消失是本 病的最早X线征象。在骨破坏区邻近,可见到 不同程度的骨硬化
方形椎体 即椎体前缘失去其正常的轻度凹陷
脊椎明显疏松 但不合并椎体凹陷或楔形变。
椎间隙可正常或狭窄
椎弓关节关节炎与前纵韧带骨化 椎弓关节面 粗糙、变硬,同时在关节不同部位出现骨性强 直
也可发生在骶骨近骶髂关节处或耻骨联合, 呈类圆形、三角形骨质硬化致密区。近骶髂 关节面处密度浓,边界清,越近骶骨内侧密 度越淡,边界不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