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直性脊柱炎影像诊断PPT
正常腰椎正侧位(注意椎体的形状)
如何在平片上评价“方椎”? 注意椎体的前上、下角
强直性脊柱炎
AS:椎体前缘 骨炎—强直
早期的水肿 后期的强直
髋关节AS:股骨头的同中心“项链样”骨质 增生,伴骨赘形成(黑箭)、囊变(白箭)
ASAS handbook.Ann Rheum Dis 2009.68
右足跟肌腱端炎
病理基础பைடு நூலகம்
• 非特异性肉芽肿性滑膜炎及纤维素沉积 为主,伴纤维化、骨化、滑膜炎及增厚。 更主要的是肌腱韧带的骨附着性炎症;
• 晚期,可见局灶性骨破坏区,骨质疏松, 甚至椎骨骨折。
本病与类风湿性关节炎相似。但渗出性变化较 轻,增殖性变化较明显。
影像学表现
•骶髂关节 几乎都从骶髂关节开始, 双侧受累,逐渐向上累及脊柱,骶髂 关节的X线改变分为五级:
急性期: 上:CT轴位 左:MR图
女,41岁,突发高热、 腰剧疼,血象高。
椎体结核
平片与CT MRI
腰椎结核2例
这是AS? Hodgkin’s病
• 血清RF阴性; • 好发于15-30岁的男性,女性少见。有遗传倾向患
者的直系亲属中50%具有HLA-B27,并且直系亲属 发病者为20%; • HLA-B27阴性者,据典型影像仍可诊断AS。
临床表现
• 腰背僵硬和疼痛 • 腰背活动受限,并逐渐出现胸腰后凸畸形
早期AS的腰椎 前凸消失
后期AS的颈 胸椎后凸
脊柱的退行性变
DISH
椎间隙狭窄、椎板的骨质增生,骨桥形成(开始于横向)
终 板 炎
T2WI 例1:腰5-骶1终板炎
T1WI
T2WI压脂
例2:胸 腰椎多发 性椎体终 板炎并部 分脂肪性 退变
T2
T1
T2
T1
例1
例2
Ⅰ型退变(终扳炎)
这是什么?AS? 结核?终板炎?
化脓性脊柱炎
上图:治疗20日后的平片 下图:治疗1个月后MRI
细箭:脂肪变性在T1WI高信号、T2WI 压脂低信号(为慢性病灶)。 粗箭:椎体下缘的前角脊柱炎和椎间盘 炎(Anderson病灶)围绕在骨糜烂周围
Anderson病灶 handbook.Ann Rheum Dis 2009.68
T1WI
T2WI
活动性椎间盘炎(粗箭头) 活动性前角脊柱炎(细箭头) 脂肪变性和韧带骨赘(三角箭)
X线表现
• 0级为“正常”(不能发现异常征象); • 1级为可疑病变,关节间隙模糊; • 2级为局限性关节骨皮质侵蚀、边缘粗糙
伴硬化,关节间隙无改变; • 3级为中度或进展性骶髂关节炎,关节间
隙“增宽”、狭窄或部分强直; • 4级为完全性关节骨性强直。
可疑病变
强直性脊柱炎
有明确X线征象
强直性脊柱炎
不要忽视双侧髋关节对称性的狭窄及骨硬化
脊柱
• 早期小关节模糊,骨质疏松; • 进展期椎体变方“方椎”:椎体前缘正常内
凹陷消失,为椎体前缘上、下角骨炎所引起。 如骨炎愈合,椎体形状可恢复正常; • 晚期典型表现为竹节样脊柱:椎间盘纤维环 外层形成的韧带纤维赘及椎间盘的钙化将相 邻的各椎体连接而形成。
AS:脊椎的活动性炎症与慢性病灶
ASAS handbook.Ann Rheum Dis 2009.68
正常
急性期?慢性期?
AS:椎肋与椎小关节
23岁,AS,外周肌腱端和脊柱多部位肌腱端炎 Appel H.et al.J Rheumatol 2007;2497-8
鉴别诊断
致密性骨炎:髂侧明显,关节面规则
骶髂关节
平片未见异常 女,31岁, HLA-B27阳性
AS冈上肌肌腱端炎
双足踝及左足1、2足 跖趾关节急性炎
左侧髋关节活动性炎
AS
RA
右足跟:跟腱肌腱端炎 左足跟:足底筋膜肌腱 端炎
核素扫描:肌腱端炎
AS与RA之区别:骨炎与滑膜炎 共同点E:积液
再看看脊柱的MRI
AS:结构破坏顺序 —— 推测
此PPT下载后可任意修改编辑增删页面
强直性脊柱炎影像诊断
有医术,有医道。术可暂行一时,道则流芳千古。
友情提示
感谢您不吸烟
手机调成静音
欢迎随时提问
强直性脊柱炎 (Ankylosing Spondylitis.AS)
• 病因不明,一种以中轴关节慢性炎性病变为主的全 身性疾病;
• 主要侵犯骶髂关节、脊柱(椎小关节突、椎间盘、 椎肋关节)和髋关节的慢性、炎症性疾病;
Appel H & sieper J et al.Curr Rheumatol Rep.2008.10:356-63
Romanus病灶
双侧骶髂关节病变
男,54岁,强脊炎
患AS已15年,CT: Anderson病灶伴慢性 椎间盘炎所致的不 全性骨折
MRI:(很可能) 由机械因素导致 的骨髓水肿
慢性椎间盘炎
强脊炎:骶髂关节、双侧髋关节
CT表现
• 显示骶髂关节平片难以发现的早期软骨下骨 侵蚀和囊变;
• 骶髂关节边缘呈毛刷状和锯齿状,关节间隙 宽窄不均。重者关节间隙可完全消失;
• 椎间小关节及椎板内面广泛的骨侵蚀伴硬化; • 但是,CT不能发现早期、或进展期的关节面
骨髓水肿。
冠状
轴位
正常 椎小 关节
T1WI低、压脂T2WI高信号,代表骨髓水肿。前缘明显多于后缘。椎体骨 炎是AS的一个典型征象。慢性期脂肪沉积。 2、Anderson病灶:相邻椎体终板不规则侵蚀硬化(T1WI低、压脂T2WI高信; 慢性期均高)。当继发椎体不全性骨折时,称Anderson骨折,多由轻微 创伤引起(与骨疏松和强直有关)。 3、滑膜关节炎:椎小关节、肋椎关节、肋横突关节的炎症 4、附着部炎:最易受累的是棘间韧带、棘上韧带 5、韧带骨赘与骨性强直:Romanus病灶可致椎前方韧带骨赘形成(骨桥)是 AS特征。该骨赘不同于骨质增生,是因其最初方向不是水平而是垂直的。
椎小关节突病变
椎肋关节病变
注意:椎体前缘正 常的内凹陷
正常
AS平片与CT
CT
AS T1WI
强脊炎“方椎”:椎体前缘内凹陷 消失(平片、CT、MR综合表现) 正常
T1WI、T2WI
正常
X线和CT显示脊柱的竹节样改变
MRI表现
• 骶髂关节的改变也是MRI早期关注点 • 骨髓水肿是最早期、 活动性表现 • 滑膜、软骨异常 • 骨质侵蚀、骨质硬化、软骨下脂肪浸润 • 脊柱病变的表现有以下5方面: 1、Romanus病灶:即椎体前后缘的椎体骨炎。急性期,椎体前后缘上下边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