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四章___儿童感知觉的发展

第四章___儿童感知觉的发展


视触觉的协调
视触协调主要表现为眼手探索活动的协调。
眼手协调动作出现的主要标志是伸手能抓到东西。
第一,知觉到物体的位置---- 主要是视觉
伸手能 抓到东 西
第二,知觉到手的位置---- 主要是动觉 第三,视觉指导手的触觉活动
嗅觉
嗅觉是由有气味的气体物质引起的感觉。
味觉
味觉是由溶于水的化学物质通过味蕾产生的感觉。
力特别好。
联觉也是一种不同感觉间相互作用的现象,它是指 一种感觉的感受器受到刺激时,在另一感觉道也产 生了感觉的现象。
如,闻到菜香,觉得味道更好 白色的冰箱,觉得制冷效果更好
2、联觉冷色与暖色3、来自觉的融合二、知觉的特性
㈠知觉的选择性: 知觉的选择性指人总是有选择地 以个别或少数事物作为知觉的对象, 把它们从背景中区分出来,对它们知 觉得格外清晰。
(3)运动知觉:人脑对物体空间移动及速度的反映。
2.社会知觉 3.错觉 4.幻觉
方位知觉
方位知觉是指对物体的空间关系和自己的身体在空 间所处位置的知觉,包括辨别上、下、前、后、左、 右、东、西、南、北、中的知觉。
上下 前后方位 岁开 3岁辨别________,4岁开始辨别_________,5
自身为中心 始能以_______________ 辨别左右方位,6岁幼儿 虽然完全正确地辨别上下前后四个方位,但以左 右方位的相对性来辨别左右仍感困难。
首页 (二)做有关的知识准备
观察的成功主要依赖于具备一定的知识,经验和技能。一个知识贫乏 的人,对相应事物不可能作精细的观察。因此,要使学生从良好的观察中 培养观察力,就要帮助学生增长知识,为观察做好知识准备。
(三)对学生进行观察方法训练
合理的观察方法或程序一般是从整体到部分,由部分到整体,即先对 整体有一个初步的、一般的、粗略的认识。再分出对象的各个部分,然后 再现察了解对象各部分之间的联系,从而对整体获得全面、深入、正确的 认识。
首页
内部感觉
⒈机体觉(内脏感觉)
机体觉由于内脏活动作用于感受器而产生的,包括饥饿、 饱胀、便意、恶心、疼痛等。
⒉平衡觉(静觉) ⒊运动觉(本体感觉)
继续
平衡感觉
静觉是由人体做加速度 或减速度的直线运动或 旋转运动时所引起的。
几种主要的感觉
视觉 听觉 肤觉 味觉与嗅觉 动觉、平衡觉与内脏觉
花 瓶 与 人 像
双视图
影响因素: 1、对象与背景的差别:
对象和背景的差别越大,对象就越容易从背景中
区分出来。
2、对象的动静状态在固定不变的背景上,运动的
物体容易被知觉为对象。
3、人的主观状态符合人们需要、兴趣、爱好、知
识经验的事物更容易成为人们的知觉对象 。
知觉的整体性
知觉对象由许多具有不同特征的部分 组成,但人并不认为它是许多个别孤 立部分,而总是把它看作一个统一的 整体。
2.感觉对比
感觉对比:同一分析器在不同刺激作用下而使感受 性发生变化的现象。 (1)同时对比是刺激物同时作用产生的对比 现象。 (2)继时对比是刺激物先后作用时产生的对 比现象。如,闻了臭的再闻香的;吃了苦的再吃 甜的;如摸过冷的再摸热的;
对比同时
同时对比
万绿丛中一点红--视觉的对此
首页
感觉补偿,它是指某种感觉缺失后,其他感觉的感 受性增强而起到部分弥补作用的现象。如,盲人听
(四)指导学生做好观察记录。
要获得良好的观察效果,就要及时把所见、所闻、所得详细记录下来 (或作笔记和日记),并且对这些片断的、日积月累的材料进行分析综合, 理清脉络,了解到事物的关系,找出前因后果,写出总结或报告。这样有 助于培养学生科学观察的习惯和科学研究的能力。
首页
(五)要启发学生在观察中积极思考。
感觉剥夺是指将志愿者和外界环境刺激高度隔绝的特殊状态。在这
种状态下,各种感觉器官接收不到外界的任何刺激信号。 在加拿大蒙特利尔海勃(Hebb)实验室所进行的感觉剥夺实验中,受 试者在感觉剥夺试验七天后,出现了经典的病理心理现象:①出现 错觉、幻觉,感知综合障碍及继发性情绪行为障碍;②对刺激过敏, 紧张焦虑,情绪不稳;③思维迟钝;④暗示性增高;⑤体诉多,各 种神经症症状;另外,美国心理学者的“感觉剥夺试验”也说明一 个人在被剥夺感觉后,会产生难以忍受的痛苦,各种心理功能将受 到不同程度的损伤,经过一天以上的时间才能逐渐恢复正常. ←
‫٭‬
2、感觉的种类
3、感觉的作用
通过看、听、嗅、触摸等,感觉提供了机 体内外环境的信息;痛觉=报警系统 感觉保证了机体与环境的信息平衡; 感觉是认识的开端,也是一切较高级较复 杂的心理现象的基础。

首页 Bexton,Heron,Scott(1954)的感觉剥夺的实验
返回
感觉剥夺实验
距离知觉 距离知觉是辨别物体远近的距离。
视 崖 实 验
形状知觉
形状知觉是对物体形状的知觉。 它依靠运动觉和视觉的协同活动。 幼儿的形状知觉发展得很快。
立 体 视 觉
2、时间知觉
时间知觉是指人对客观物质现象延续性和顺序性的反 映。 幼儿前期,主要以人体内部的生理状态来反映时间 幼儿初期,已有一些初步的时间概念,但往往和他们 具体的生活活动相联系 幼儿中期幼儿可以正确理解“昨天”,“明天”,也 能运用“早晨”和“晚上”等词 幼儿晚期,又开始能辨“前天”、“大后天”等;并 能学会看钟表等;
首页
二、知觉的概述
第二节 知觉的概述
(一)概念: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 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各个部分和属性 的整体反映。
首页
首页
(二)知觉的种类:
1.物体知觉:以物质和物质现象为对象的知觉。 (1)空间知觉:是物体的空间特性在人脑中的反映,负责处 理物体大小、形状、方位和距离的信息。包括形状知觉、大小 知觉、深度知觉、方位知觉。 (2)时间知觉:是对客观现象的延续性、顺序性的反映。
作业
1.名词解释 感觉 、知觉、视敏度、 听觉感受性 2.结合实际谈谈如何保护和发展幼儿的视觉和听觉?
触觉
触觉是肤觉和运动觉的联合。新生儿和1岁前的儿 童,口腔是主要的触觉器官,之后,手成为主要 的触觉器官。
肤觉
刺激作用于皮肤引起各种各样的感觉,称为肤觉。包 括触压觉、温度觉、痛觉。
运动觉
时间知觉
作业
名词解释 方位知觉 距离知觉 形状知觉 时间知觉
3.错觉(illusion)
在客观事物刺激作用下产生的对 刺激的主观歪曲的知觉。包括视错 觉、形重错觉、时间错觉和方位错 觉。


首页


返回
四、错觉
1、错觉现象 2、错觉理论
图形错觉
30:33:37
首页
㈣知觉的恒常性
知觉恒常性即当知觉条件在一定 范围发生变化时,知觉映象仍保持相 对不变的特性。
恒常性主要发生在视觉范围内: 如大小恒常性、形状恒常性、颜色恒 常性、 方向恒常性等。
继续
首页
大 小 恒 常 性
返回
首页
形状恒常性
返回
首页
颜色恒常性
返回
首页
观察和观察力的培养
一、观察与观察力



感觉到底是什么?
一、感觉概述 1、什么是感觉? 2、感觉的种类? 3、感觉的作用?

一、感知觉概述
眼 形状、颜色 舌 鼻
苹 果
味道
气味 软硬、温度
感 觉
皮肤
分析与综合
知觉
从整体上反 映这是个苹 果。
感觉,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
性的反映。
知觉,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属
第二节
感知特性与幼儿活动
一、感觉的基本规律
(一)感受性
有机体对刺激物的感受能力叫感受性;
1、感觉适应
人的感受性会由于刺激的持续作用而降低或提高, 这种现象叫适应。 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入鲍鱼之肆久而不 闻其臭 对暗适应:从亮处到暗处,开始什么都看不见,随时间 的延长,原来看不见的慢慢看见了。这是感受性提高的 过程。 对光适应:从暗处到亮处,开始觉得光特别强,照得 眼睛都睁不开,但是很快就觉得光线不那么刺眼了。 这是感受性降低的过程。
视觉
适宜刺激为380~760毫微秒的光波,感受器 是视网膜上的视细胞。
视敏度
视敏度即视觉敏锐度,是指幼儿分 辨细小物体或远距离物体细微部分 的能力,也就是人通常所称的视力。 判断:年龄越小,视力越好。 错 调查:4-7岁的幼儿 看出这个圆的缺口所 需的平均距离
颜色视觉:区别颜色细微差异的能力,也称辨 色力。
(一)观察是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比较持久的知觉过程。 (二)观察力即有目的、有计划主动知觉事物的能力。这是一种善 于发现事物典型特征的能力。 二、观察力的培养 (一)明确观察目的任务
具有明确的观察目的和任务是良好观察的首要条件。观察的目的任务愈明确, 观察者对知觉对象的反映就愈完整,愈清晰;反之,否则,盲目地知觉就会走 马看花,甚至无所收获。
知觉的整体性
首页
主 观 轮 廓 图 一
继续
首页
主 观 轮 廓 图 二
继续
首页
主 观 轮 廓 图 三
返回
㈢知觉的理解性:
知觉的理解性是指人们根据已有的知识、 经验来理解当前的知觉对象,并用词把它 标志出来。
影响因素: 1、知觉对象的特点; 2、知觉者的主观因素(知识经验、 实践经历、兴趣爱好、言语提示)
首页
盯着灯泡看30秒以上,尽力不要移动你的目光。然后 把你的目光移到任何白色的区域,你看到了什么变化?
返回
听觉


适宜刺激-----2—20000赫兹可听声谱 听觉感受性
绝对感受性是指分辨最小声音的。 差别感受性是指分辨不同声音的最小差别的 能力。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