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表示
概念:意思表示,是表意人将欲成为法律行为的意思,表示于外部的行为。
1、意思表示乃是主观意思见之于客观表达,乃是主客观的统一。
2、所表达的主观意思不是一般的意思,而是当事人想要发生一定私法效果的意思。
3、由于民法以意思自治为其核心的原则,所以意思边式必须是具有意思能力(即行为适格)者实施。
4、所表示之意思必须是表意人自由形成的意思。
它由三要素构成:即效力意思、表示意思和表示行为。
效力意思,是意思表示人欲使其表示内容引起法律上效力的内在意思要素。
而表示行为,是用以表达行为人内在意思的方式。
通过表示行为表示于外部的意思即为表示意思。
也就是,由表示行为将内在的要表达的效力意思变为外在的表示意思。
总的来说,意思存于内心,是不能发生法律效果的。
当事人要使自己的内心意思产生法律效果,就必须将意思表现于外部,即将意思发表。
发表则须借助语言、文字或者表意的形体语汇。
意思表示所发表的意思,不是寻常意思,而是体现为民法效果的意思,亦即关于权利义务取得、丧失及变更的意思。
意思表示一致
是指双方或多方的外在表示意思达成了合意。
至于各方意思表示是否真实,则在所不问。
意思表达一致和意思表达真实的区别
意思表达真实:当表意人的表示行为真实地反映了其内心的效力意思时,称为意思表示真实。
对意思表示真实的判定标准,民法上有三种主张:1.主观主义标准:以表意人表明的内心意思来判定,如果表意人以表示意思和其内心意思不一致而主张不真实的,即认为意思表示不真实.2.客观主义标准:以表意人客观上的表意行为所表示出来的的意思为主判断意思表示是否真实.3.折衷主义标准:主观与客观兼顾。
一般认为,在正常情况下,行为人作出的意思表示就是其内心的真实意思,但在特殊情况下,意思表示也会非法干涉而不真实,或因其主观原因而导致意思表示不真实,无论主观还是客观,只要能证明了确实存在而影响了意思表示的,就应认定意思表示不真实.
而意思表示一致即双方的真实意思表示的对象、目的一致,不存在是否真实,所以意思表达一致和意思表达真实之间的区别在于真实是对个体而言,一致是对双方而言。
指导老师:卢胜乾学号:201008020207 姓名:孟祥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