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语文孔子拜师
三读:想读。小声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写了什么?
四读:选读。选择你最喜欢的段落多读几遍。
在小组长的带领下,学生预习课文。(教师巡回指导)
3、交流检查预习情况
(1)激趣学习生字词
孔老夫子要来收徒了,必须先闯关,读对读准了以前生字词的。会送你一条名言,能够大声读准备的。你可以拜师了。
黑板出示生字词。
(2)在自学生字时,你还有哪些好的方法要告诉同学们?
教学难点:感受孔子、老子的品行
教具准备:
生词卡片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集体研讨意见
个人修改意见
实施目标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上一个单元,我们知道了,奥秘就在我们身边,只要我们耐心观察,善动脑。那么本组又会给我们带来怎样的惊喜呢
二、你能来说一说关于孔子的事迹吗?只要是你知道的,记载的,都可以来交流交流。
好,带着你心中的疑问来读课文,并找出不认识的生字朋友,跟它交朋友。
(2)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检查读得是否正确、流利。
(3)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并说说哪些内容比较吸引你的注意。通过读课文,你解决了哪些问题。
品读体验
1、孔子自己是个有名的老师,他还要去找老师学知识。这是为什么呢?
2、你读到哪里特别受感动,说说你是怎样体会到的。
3、进入情境,交流想象
(1)曲阜与洛阳有多少路?
三年级科目语文课题孔子拜师
教学目标:1、了解本单元的学习目的,能够知道综合性学习的教材设计,学生积极参与活动。
2、认识7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掌握“远近闻名、风尘仆仆、纳闷、长进、敬重、品行”等12个词语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孔子拜师求学的经过,感受孔子、老子的品行。
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孔子拜师求学的经过,感受孔子、老子的品行
2、学生交流:相距上千里风餐露宿日夜兼程
学生说一说自己的理解
让我们带着对孔子的敬佩之情有感情地朗读这些句子吧!
学生自由读书,画出有关的语句
学生读一读,演一演,评一评
学生读一读,背一背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教师的指导下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步掌握预习的步骤
学生预习
在预习中总结方法
交流学习方法
总结学习方法
学生自学,既加深了印象,同时在介绍的过程中锻炼了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反复联系,加深印象扩大学生接受知识的面积
(2)孔子怎么去的?相机指导学生理解词语。
(3)那时可是春秋时期,条件没现在好,一路上会出现怎样的困难?
用自己的理解读一读这句话,孔子给你留下什么印象?
师小结:孔子不畏坚难险阻,不畏路途遥远,他虔诚地拜师,更是为了自己获得更多的知识。所谓书山有路勤为径,他对知识如此地如饥似渴,怎么让人不尊敬,让他带我们一起寻找知识的宝库吧,读——师:我们刚才所学,看到了一个好学而尊师重教的孔子形象,那么老子给大家留下什么印象呢?
4、生读自己感受深刻的语句(提醒学生读好写孔子和老子交往时的态度的词语以及礼貌用语)。
5、学生演一演孔子与老子的拜师情景
四、巩固延伸。
孔子、老子是我国的大思想家,他们创立的儒家学说,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生活中,我们也处处可以感受到丰富多彩的中华传统文化,为了更多地了解生活中的传统文化,我们准备开展“闪光的金钥匙”活动,用这把金钥匙去开启中华传统文化的大门补充孔子《论语》中的名言
品读文章加深体验
进入情境进行想想,更能进一步体会孔子拜师的艰辛不容易
在演一演中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
进一步感受孔子的伟大
板书设计
17、孔子拜师
相距上千里风餐露宿日夜兼程
不畏坚难险阻,不畏路途遥远,他虔诚地拜师
教后反思
说一说关于他的事迹
学生齐读课题
小声自由读课文,把课文中的字音读准,把不认识的字或不懂的词做上记号,查字典解决
小声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写了什么?
选择你最喜欢的段落多读几遍。
在小组长的带领下,学生预习课文。
(1)学生认读生字
(2)交流学生在预习的过程中所学到的方法
(3)学生试着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读这一部分1、学生自己朗读课文讨论交流(知识不够渊博)
三、二、预习探究、合作交流
自边边读书体会,读的时候注意要读准字音。画出不懂的字词。准备好的同学,老师要开启宝库的大门了。
1、教师指导学生预习方法。学习方法可概括为四读:
2、一读:扫读(扫除障碍读)。小声自由读课文,把课文中的字音读准,把不认识的字或不懂的词做上记号,查字典解决。
二读:连读。小组内成员分自然段连读课文,读通课文,检查字的读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