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安全用药管理与案例分析
患儿男,3岁,因“过敏性鼻炎”医师开具“西 替利嗪滴剂5滴,qd,口服”。次日家长咨询药 师,诉患儿用药后哭闹,表示鼻子难受。经详细 询问发现,患儿家长误以为西替利嗪滴剂是滴鼻 治疗鼻炎的,出现给药途径错误,导致患儿出现 不适。
分析
西替利嗪滴剂为口服药,可能医师在处方时未刻 意交代其为口服药,药师在发药时未详细交代用 药方法,而患儿家长也未注意到底方中标注的 “口服”用药,想当然以为滴剂是滴鼻治疗鼻炎 的药物。预防要点用药指导应规范。
工作环节可能存在的隐患
风险分析 高发环节识别 高危品种控制 高危人群监测
静脉用药 高警示药品(High-Alert Medication)
高警示药品概念
2001年美国医疗安全协会ISMP 若使用不当会对患者造成严重伤害或死 亡的药物。 特点:药理作用强度大;治疗窗窄;可 致严重ADR;对储存、使用有特殊要求; 调配或使用时易产生混淆。 出现差错频率可能不高一旦发生则后果 非常严重。
中药注射液
问题:中药注射液与输液配伍后,可能出现PH、
澄明度的变化或不溶性微粒超标等
危害:局部血管堵塞,供血不足,产生静脉炎和
水肿、肉芽肿、过敏反应、热原样反应等,潜在
危害较大
中药注射液溶媒的选择也是用药安全的关键环节
中药注射液溶媒的选择
药名
大蒜素 鱼腥草 穿心莲内酯 痰热清 生脉 舒血宁 香丹 灯盏细辛 灯盏花素 血栓通 血塞通※ 脑心通 醒脑静 苦碟子 瓜萎皮 舒肝宁 消癌平 康艾 银杏叶提取物(金纳多) 盐酸川芎嗪(H11020960) 葛根素(H20020392)
药品损害:是指由于药品质量不符合国 家药品标准造成的对患者的损害。 用药错误:是指合格药品在临床使用全 过程中出现的、任何可以防范的用药不 当。
典型事 件
2006年“欣弗”事件我国已造成了99例不良反应事件, 以及10人死亡 2008江西“博雅”静脉注射用人免疫球蛋白,先后有 6名患者死亡 2008年2月,中国出口肝素钠原料药生产的注射液, 在美国几十家医院引起1000多例病人的严重不良反应, 并有81 名病人死亡 2008年10月6日,黑龙江“刺五加注射液”,6名患者 出现严重不良反应,3例死亡 2009年2月,“双黄连注射液”,3名患者发生不良事 件,死亡1例 2009年3月,广东“香丹注射液”,13名患者出现严 重药物不良反应
溶媒的选择与用量 输液的储存和时间(稳定性) 微粒 输液袋材质选择 高危药品严格核对(氯化钾、胰岛素?) 输液与其他治疗药之间的相互作用 信息系统故障 工作环境严格管理与监督
重点审查:
高危品种 高危人群 重要药物相互作用 重复用药 皮试品种管理 稳定性、避光等 中药注射液
……
临床治疗环节
处方、医嘱的合理性 给药途径,用法、用量恰当性 ADR和ADE监测规范管理和及时性 处方、医嘱点评,纠正处方书写错误用药失 误 病区药品的监管 开展上市后药品再评价
患者使用环节
服药指导 正确使用 用药的顺应性 对生活习惯的健康指导、用药知识的宣教 药历管理 治疗效果反馈,长期良好交流
案例分析
缓控释制剂正确使用----1
78岁张女士,因高血压长期口服硝苯地平缓释片 (10 mg/片),每日2次每次1片,血压控制良好。但 因气温骤降,感觉血压明显升高,晚7点自查血压达 170/110 mmHg,考虑加服1片药,但着急缓释药物起 效慢,自行将硝苯地平缓释片碾碎后吞服,8点自测血 压降至140/90 mmHg。9点钟,张女士发现血压又升 至160/100 mmHg,担心血压没控制住,又碾碎1片硝 苯地平缓释片吞服。在第2次服药后30分钟,张女士出 现头晕恶心、心悸胸闷,继而意识模糊,被家人送往 急诊抢救,才得知是由于短时间内连续服用了碾碎的 硝苯地平缓释片,破碎的剂型使较大剂量的硝苯地平 突然释放,诱发了心源性休克。
老年患者用药差错----5
患者,女,71 岁。因“冠心病、白细胞减少症、痴呆” 入院。患者既往服用地高辛0. 25 mg( 1 片) qd 治疗冠 心病。医生给予利可君片20 mg ( 1 片) tid 治疗白细胞 减少症。患者在取药时为携带方便,将地高辛、利可君 的外包装扔掉,两种药物的锡板混在一起带回家中。由 于无法辨认两种药物的区别,误将地高辛认为利可君服 用,导致服用方法改为地高辛0. 25 mg ( 1片) tid,利可 君20 mg( 1 片) qd。服用3 d 后,患者出现恶心、呕吐、 视物模糊等症状。送至医院急诊,考虑为“地高辛中 毒”,急查地高辛药物浓度3. 5 ng /mL,即停服地高辛, 4d 后复查地高辛血药浓度为0. 69 ng /mL,患者的症状 明显缓解,未再次出现。 实用药物与临床2013 年第16 卷第9 期
人员因素(药品信息知识缺乏、经验缺乏、工 作人员责任心不强、医务人员协作沟通不足、 患者依从性差等) 外界因素(药品监管不力、工作环境的影响、 工作流程不合理、药品供应不良行为等) 药物因素(药物自身特性、药品包装缺陷等)
临床不安全用药因素中,人的因素居于主导地位
患者用药风险环节
人员
疲劳
搭配 精神状态 生产企业
现代护理报报道,护士遵医嘱给酒精中毒病人用 安定后死亡
药品风 险
天然风险
人为风险
药品不良反应 (已知、未知)
不合理用药 用药差错 认知局限性
药品质量
影响用药安全的方方面面
不合理用药 用药差错 管理缺失 流程问题 信息系统 知识不足 责任心不强 依从性差
不安全用药三个关键因素
我国制定高警示药品
2015版推荐目录:24类,14种药品
(中国药学会医院药学专业委员会 用药安全专家组)]
中药注射剂高风险目录 有严重ADR报告的注射剂品种目录
高发岗位和环节
PIVAS 自动口服摆药机 静脉输液泵 CT 碘造影剂 岗位更换、新人入职 ……
PIVAS实例ຫໍສະໝຸດ 分析
多数口服的缓控释制剂均要求患者不能嚼碎后服用, 以免因破坏剂型而失去应有的缓释或控释作用。 有些采用特殊工艺的缓控释制剂,可据标记刻痕掰 开,例如,微囊化的药物颗粒,每个颗粒是一个独 立的贮库单位,用聚合物薄膜包裹之后压片。该剂 型可掰开但仍不能强行碾碎服用。 以骨架控制法生产的少数品种(如曲马多缓释片) 可使用半粒,以便患者及时调整剂量。
采取措施
GCP---药物临床试验数据核查 飞行检查 仿制药一致性评价
采取措施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开展仿制药质量和 疗效一致性评价的意见》(国办发〔2016〕 8号), 提高仿制药质量,对仿制药质量和 疗效一致性评价工作 。 国家基本药物目录(2012年版)中的化 学药品仿制药口服固体制剂(附件), 原则上应在2018年底前完成一致性评价。
责任心 个人的
未正确掌握专业知识
从未掌握
疏忽 ME的原因 环境的
原先掌握,但遗忘
体制的
系统的 系统的
管理程序的
操作程序的
用药安全涉及药事管理各环节
药品物流环节
采购、验收 储存、保管、效期管理 麻醉精神药品 高危药品 ……
药品调剂环节
审方、调配、核对、发药 用药交待 咨询服务 单剂量口服摆药机 静脉用药集中配置
患 者 用 药 安 全
药品与调剂
药品使用
质量与风险
药品安全问题
药品本身问题
药品使用问题
药品质量问题
处方错误
用药错误
药品监管问题
信息传递错误
调配错误
错误的产生
潜在的错误
机构或管理程序、 操作程序中的缺陷 (隐匿的)
个人的过错
(由个人承担)
相互作用
病人伤害
用药错误包括:
处方差错、遗漏给药、时间错误、非授 权给药、剂量不当、剂型差错、输液配 置错误、给药技术错误、使用变质药或 过期药、监测错误、配伍禁忌、依从性 失误 。
药品采购
品种遴选 招标采购
药品养护
入库验收
空间与货位
环境
干扰 供货商
目录外品种采购
温湿度
库存量
药品效期
信息化程度
法
双核对 工作量 退药 专业能力 货位码放 告知 包装 医药市场 与信息 规范 审方 药师审核
律
与
规
医嘱
范
预案 流程与职责 发现与预测 分享与防范 系统漏洞
护士执行 患者依从
监督力度 信息流
容易造成给药途径的错误药物?
凝血酶粉针 长春新碱被鞘内注射 康妇消炎栓 奥美拉唑 高锰酸钾外用片误服 肌内注射—静脉给药
服法交待不清----3
案例:患儿25天,为做心脏超声检查, 医生处方10%水合氯醛合剂10ml,口服 2ml(检查前使用)。药师发药后口头交 待家长服用2ml,有疑问咨询医师。医生 只告知检查前喝。第二天家长给患儿服 用10ml,超声检查中患儿出现呼吸暂停, 经抢救、气管插管,住院8天后好转出院。
存在问题
患儿服用剂量1g 药师未标注服用准确剂量,未与医师沟 通,未对家长仔细交待 药品管理流程疏失
两性霉素B剂型混淆----4
女,41岁,隐球菌性脑膜炎,既往因系统 性红斑狼疮患增生性肾小球肾炎。处方, 两性霉素B脂质体5mg/kg/d,在用药第二 天病人症状得到改善,但在随后的用药中, 护士错误使用了两性霉素B脱氧胆酸 5mg/kg/d(该制剂常用剂量 0.5~0.8mg/kg/d),用药后2h出现心律失 常、急性肾衰和贫血。发现错误立即停药, 但第六天患者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