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直机关发展党员规范化指导手册(正文)程序篇2第一章入党积极分子的确定和培养教育3一、提出入党申请、3二、党组织派人谈话、4三、推荐和确定入党积极分子、5四、上级党委备案、7五、指定培养联系人、8六、培养教育考察、9七、确定发展对象、11八、上级党委备案、12九、确定入党介绍人、13、进行政治审查、14一、开展短期集中培训、15二、支委会审查、17三、上级党委预审、18四、填写入党志愿书、19五、支部大会讨论、21六、上级党委派人谈话、23七、上级党委审批、23八、党委组织部门备案、24九、编入党支部和党小组、26二、入党宣誓、26二一、继续教育考察、27二二、提出书面转正申请、28二三、支部大会讨论、28二四、上级党委审批、30二五、材料审核归档、31第二部分参考文本篇32一、入党积极分子推荐票(党员票)33二、入党积极分子推荐票(群众票)34五、听取意见表(党员)37六、听取意见表(群众)38七、听取意见汇总表392、关于同志之的政审材料42三、接收预备党员表决票47四、接收预备党员表决汇总票48五、预备党员转正公示49七、预备党员转正表决汇总票51第三部分政策法规篇52第四部分附录60常用文书示范76第一部分程序篇3第一章入党积极分子的确定和培养教育中国共产党是具有严密组织的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发展党员工作是党的组织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项严肃的政治工作。
发展党员,必须在坚持党员标准、落实党员条件的基础上,严格执行《党章》规定的程序,认真履行相关手续,确保新发展党员质量,保持党组织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一、提出入党申请(一)申请入党的条件党章第一章第一条规定:“年满八岁的中国工人、农民、军人、知识分子和其他社会阶层的先进分子,承认党的纲领和章程,愿意参加党的一个组织并在其中积极工作、执行党的决议和按期交纳党费的,可以申请加入中国共产党。
”(二)入党申请的提出入党申请人应当向工作、学习所在单位党组织提出入党申请。
流动人员还可以向单位所在地党组织或单位主管部门党组织提出入党申请,也可以向流动党员党组织提出入党申请。
(三)入党申请书的基本格式和内容入党申请人一般要向党组织正式提出书面申请。
入党申请书的格式一般分为六部分。
1、标题:在第一行居中写“入党申请书” 。
2、称呼:即入党申请人对党组织的称呼,一般在第二行顶格写“敬爱的党组织” 或“××党支部”,并加冒号。
3、正文:主要由三部分组成,一是为什么要入党,主要写自己对党的认识、政治信念和入党动机,以及在这些方面思想变化的过程;二是本人的基本情况,主要写自己成长的经历、政治历史问题、受过何种奖励和处分,以及思想、工作、学习和作风等方面的情况;三是怎样积极争取入党,主要写怎样正确对待入党问题,以及怎样以实际行动积极争取入党和接受党组织的考验。
4、结尾:正文写完后,一般另起一行,用“请党组织在实践中考验我” 或“请党组织看我的实际行动” 等作为结束语。
结尾也可用“此致”“敬礼” 等词语。
5、署名和日期:在结尾的右下方要写上申请人的姓名,并注明申请的年、月、日4(公历,下同)。
6、入党申请人家庭主要成员和主要社会关系情况(主要写其职业、政治面貌、与申请人的关系及其他需要向党组织说明的情况等)、受过的奖励和处分以及需要向党组织说明的政治历史问题等情况,附于入党申请书后。
(四)撰写入党申请书应注意的问题1、认真学习党章和有关党的基本知识,了解党,认识党,树立正确的入党动机。
联系思想实际谈自己对党的认识,向党组织交心,切忌只抄书抄报,不谈真实思想。
2、对党忠诚老实,如实向党组织说明自己的政治历史、本人经历等有关情况,不得隐瞒和伪造。
3、入党申请书一般应由本人书写。
如因文化程度低、病重、残疾或其他特殊原因,不能亲自书写的,可以由本人口述,请他人代写,但要说明不能亲自书写的原因,经申请人署名盖章或按手印后交给党组织。
4、书写入党申请书须用钢笔、签字笔或毛笔,并使用黑色墨水。
二、党组织派人谈话党组织收到入党申请书后,应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审看入党申请书主要看入党申请人的年龄、国籍等是否符合申请入党条件,入党动机是否端正、对党的认识是否深刻、成长经历是否清楚、对待入党态度是否正确等情况。
同时,对入党申请人递交的入党申请书要妥善保存。
(二)及时派人谈话收到入党申请书后,党组织应当在一个月内派党组织书记、副书记或组织委员同入党申请人谈话,了解基本情况,帮助其提高思想觉悟,端正入党动机。
谈话内容主要包括:入党申请人对党的认识、入党动机,个人基本情况、成长经历、家庭情况及其他需要向党组织说明的问题等。
谈话结束后,谈话人要及时将谈话情况进行整理,与入党申请人递交的入党申请书一并保存。
(三)加强教育引导采取多种形式对入党申请人进行培养教育,引导他们加深对党的基本知识的理解和把握,在思想上、政治上尽快成熟起来。
入党申请人应通过口头汇报或书面汇报等形式,自觉地向党组织汇报思想和工作。
5同入党申请人谈话记录表谈话人谈话人单位、职务入党申请人提出入党申请时间党组织收到入党申请书的时间谈话时间入党申请人单位、职务谈话情况记录:受党支部委派,我与入党申请人×××同志进行了谈话。
详细了解了该同志的个人情况、对党的认识、入党动机、今后努力方向等。
该同志能实事求是地介绍自己情况,态度诚恳。
有关情况记录如下:×××,男,× 族,共青团员,××文化,××省×× 市××县××乡(镇)××村(街)人,××××年××月××日出生,×××× 年×× 月参加工作,现任××单位××职务。
××××年××月××日提出入党申请。
谈到对党的认识时,该同志认为……通过谈话,我认为该同志对党的认识基本正确,具有一定的政治思想觉悟,对自己今后努力的方向也比较明确,符合申请入党的基本条件。
谈话人:××× (签名盖章)××××年××月××日三、推荐和确定入党积极分子在入党申请人中确定入党积极分子,应当采取党员群众推荐、群团组织推优等方式产生人选,由支部委员会(不设支部委员会的由支部大会,下同)研究决定。
一般情况下,入党申请人递交入党申请书六个月以上、具备入党积极分子条件,才6可被推荐和确定为入党积极分子。
(一)入党积极分子应具备的条件1、积极拥护和坚决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思想上、政治上同党中央保持一致。
2、对党有比较全面深刻的认识,积极要求入党,决心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
3、在生产、工作、学习和社会生活等方面表现突出,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先进分子。
4、树立正确的群众观念,作风正派,团结同志,在群众中有一定威信。
(二)党员群众推荐根据中共山东省委关于做好新形势下发展党员工作的意见(鲁发〔2004〕19 号)要求,确定入党积极分子,由党支部组织本支部全体党员和群众代表对入党申请人进行无记名投票推荐,根据推荐情况、本人现实表现研究确定。
在党员群众推荐过程中需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推荐和被推荐范围:已递交入党申请书且党组织已派人谈话的入党申请人,经支委会集体酝酿讨论后,列为推荐对象;参加推荐人员为支部全体党员(预备党员也可参加推荐)和群众代表。
2、推荐形式:党支部通过会议推荐的方式,采取无记名投票,组织党员群众推荐入党积极分子人选。
推荐结束后,党支部要及时汇总和公布推荐结果,自觉接受党员群众监督。
3、结果运用:党支部在研究确定入党积极分子时,应正确分析运用推荐结果,一般情况下,推荐票达到半数以上的,方可推荐为入党积极分子人选。
同时,既要看推荐情况,更要看入党申请人的现实表现,不能简单地以票取人。
4、严明纪律:党支部要加强对党员的组织纪律教育,并组织做好推荐工作,防止推荐过程中的拉票、投人情票等违纪行为和不正之风。
(三)群团组织推优群团组织推优是指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组织按照党组织要求,向党组织推荐优秀分子作为入党积极分子人选的工作。
推优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推优对象:工会组织主要推荐优秀工人、工会会员,共青团组织主要推荐优秀团员、青年,妇联组织主要推荐优秀妇女作为入党积极分子人选。
2、推优程序:基层群团组织对党支部提供的入党申请人作进一步了解后,采取民主评议或票决等方式,推荐提出入党积极分子人选,报上一级群团组织备案后提供7给党支部。
3、加强协作:群团组织推优工作要在党组织的统一领导下进行。
党组织要支持、帮助和指导群团组织推荐入党积极分子人选。
群团组织要严格按照程序做好推优工作,防止出现违纪违规问题。
确定共青团员为入党积极分子一般要经团组织推荐(团组织健全、工作正常的),党组织吸收28 周岁以下的青年入党一般应是共青团员。
(四)确定入党积极分子党支部要综合考量党员群众推荐、群团组织推优情况,认真听取有关方面意见后,召开支部委员会研究确定入党积极分子。
上级党组织应派人列席确定入党积极分子的支部委员会议。
(五)入党积极分子公示党支部对研究确定的入党积极分子,应当及时以书面形式向党员和群众公示,公示期为7 天。
公示内容主要包括申请人基本情况、支部委员会研究决定情况、公示时间和联系电话等。
公示期间,党支部对党员群众反映的问题,要认真调查、核实、处理,并将处理结果及时向党员群众反馈。
未经调查核实的或核实确有问题的,不得作为入党积极分子培养。
四、上级党委备案党支部研究确定入党积极分子后,要及时将入党积极分子基本情况报上级有审批权限的党委备案,并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党支部要梳理汇总入党积极分子基本情况、党员群众推荐和群团组织推优情况、支部委员会研究确定入党积极分子的情况,形成《关于×××同志入党积极分子备案的报告》,报上级党委备案。
报告主要内容是:1、标题。
即“关于×××同志入党积极分子备案的报告” 。
2、称呼。
一般写“×× 党委”。
3、正文。
一是推荐入党积极分子的方式和有关情况;二是确定入党积极分子的数量,每名入党积极分子的基本情况;三是党支部确定的培养联系人情况。
4、落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