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儿B超引导下肾穿刺活检术的护理体会

小儿B超引导下肾穿刺活检术的护理体会

小儿B超引导下肾穿刺活检术的护理体会
发表时间:2011-10-31T08:51:34.893Z 来源:《中国健康月刊》2011年第9期供稿作者:董生凤赵修平[导读] 目的:探讨经皮肾活检术护理。

董生凤赵修平
(山东大学齐鲁儿童医院山东济南 250022) 【摘要】目的:探讨经皮肾活检术护理。

方法:对我们科2005年8月—2011年10月进行的280例经皮肾穿刺的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有效的护理可有效减少并发症发生。

讨论:护理人员有效沟通、积极配合,提高了肾穿刺活检术的成功率。

【关键词】肾穿刺活检术;护理
【中图分类号】R324.7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09-0101-02 经皮肾穿刺活检术是诊断肾脏病理的重要方法,是用肾穿刺针经背部皮肤,选定穿刺点刺入右肾下极外侧取材,因为右肾下极与大血管、肾盂和其他器官相距较远[1]。

由于该检查具有创伤性[2],而小儿科具有其独特性,因此,护士除详细了解各操作程序,熟练进行各种配合,还必须做好有效的沟通、安抚,密切观察病情变化,现将手术前后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资料及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组患儿共280例,其中男200例,女80例,年龄2—12岁,肾病综合症30例,紫癜性肾炎250例。

2术前准备
2.1心理护理
2.1.1家长心理护理: 术前责任护士访视患者,在了解病情基础上,鼓励患儿家长,向其说明以前成功的病例,减轻患儿家长的担心及顾虑。

2.1.2患儿心理护理: 向年长儿说明其手术的程序及术中出现的问题及配合办法,增强患儿的信心。

2.2术前穿刺体位训练: 指导患儿俯卧位,小腹下垫一软枕,以保穿刺成功。

2.3指导患儿吸气后屏气训练,每天训练5—6次,每次10秒。

2.4 术前训练患儿床上使用坐便器,由于肾穿刺术后需绝对卧床24小时,患儿不适应床上排尿排便,易导致尿潴留,因此,肾穿前两天训练患儿床上使用坐便器。

2.5 术前患儿训练床上吸管饮水,术前4小时禁饮食。

2.6 术前1日洗澡更衣或清洗穿刺处皮肤。

2.7 遵医嘱术前应用止血药物。

3术中配合
3.1协助患儿摆好体位,消毒穿刺部位,协助医生打开局部麻醉用药,双方核对抽吸药液后保存安瓿,以便核对。

3.2 协助医生安装好肾脏穿刺枪备用。

3.3 密切观察患儿反应,责任护士随时观察患儿反应及意识,主动询问患儿有无不适,当针尖达到肾包膜时,告知患儿屏气,安慰患儿保持稳定情绪。

3.4 穿刺完毕,责任护士用手掌根部对穿刺部位压迫5—10分钟。

3.5 局部沙袋加压,腹带包扎送回病房。

4术后护理
4.1术后绝对卧床,心电监护24小时,1小时测量血压1次,平稳后改为4小时一次。

4.2 减少躯体活动,避免引起伤口出血,观察伤口敷料有无渗血。

4.3 鼓励患儿多饮水,常规送尿标本三次,如发现肉眼血尿,送至肉眼血尿消失后三次。

4.4 术后卧床期间,责任护士应主动协助患儿进水进食,有的患儿不习惯床上大小便,易造成尿潴留,应采取腹部热敷,或听流水声。

4.5 术后常规应用抗生素及止血药。

4.6 注意观察病情,注意有无腹痛及腰疼,有时立即做B超检查,易防止肾包膜下血肿发生;观察有无尿频、尿急、尿痛发生,防止术后感染;有无恶心、呕吐,防止脏器损伤。

4.7术后6小时,去除沙袋压迫,24小时去除腹带包扎及心电监护,局部更换敷料一次。

4.8 患儿24小时可适当下床活动,术后3天不能淋浴,以免伤口感染,有肉眼血尿者应延长包扎及卧床时间。

本组有3.例患儿术后出现血尿,术后3个月避免剧烈活动。

5讨论
随着实验病理学、免疫学技术和介入性超声技术的临床应用,肾活检成为确定肾实质病变病理类型和病变程度的必需手段,尤其是定位方法及穿刺针具的不断改进,极大提高了穿刺成功率,肾穿刺活检是一项有创伤性检查手段,本组通过对280例穿刺患儿护理,体会到充分的术前准备及术中配合、术后护理能明显减少并发症,同时,护理人员加强与患儿家长、患儿沟通及医生配合,提高了穿刺成功率。

参考文献
[1]杨霁云, 白克敏. 小儿肾脏病基础与临床.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1),80. [2]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08第五卷, 第20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