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试题答案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试题答案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试题答案
外科理论与实践2005年第10卷第4期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试题答案

,单选题(每题1分,1O题=1O分)
1.(C)是MODS发病机制的基石.
A.严重休克
B.呼吸衰竭
C.炎症反应失控
D.大量失血
E.尿毒症
2.单核一巨噬细胞最早释放的炎症介质是TNF—a和(A1.
A.ILl
B.IL2
C-lL一6D_lL一8
E-lF一~
3.被激活的中性粒细胞产生的氧化剂最有破坏力的是:(E1
A.PIA2
B.氧自由基
C.组织蛋白酶
D.凝血酶
E.中性粒细胞.弹力蛋白酶
4.Bone认为导致免疫功能降低的内源性抗炎反应是:(B)
A.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
B.代偿性抗炎反应综合征(CARS)
C.混合性抗炎反应综合征(MARS)
D.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
E.多器官功能衰竭(MOF)
5.1991年美国ACCP/SCCM联席会议将MODS定义为fA)加器官功能障碍.
A.SIRS
B.CARS
C.MARS
D.SEPSIS
E.M0F
6.1996年由Vincent提出的(E1适合感染所致MODS的诊断标准.
A.Fry—MODS标准
B.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评分系统II
C.Marshall评分
D.Sibbald评分
E.S0FA评分
7.氧代谢动力学监测的指标中,只有(D)才能代表单位时间
内组织可获取的氧含量.
A.动脉氧分压
B.动脉血氧饱和度
C.经皮氧饱和度
D.氧输送量
E.氧摄取率
?
附37?
8.当氧输送量在(C)ml/(min?m2)以上时机体的氧消耗量不受其影响.
A.110
B.2加
C.330
D.440
E.550
9.胃黏膜pH值低于(C)提示胃肠道缺血存在.
A.7.3
B.7.3l
C.7_32
D.7.34
E.7.35
l0.使用活化蛋白C的主要并发症是:(E)
A.低蛋白血症
B.过敏反应
C.溶血
D.抽搐
E.出血
二,多选题(每题2分,1O题=20分)
1.SIRS的定义包括:(ABC1
A.心率>90次/分
B.体温>38oC
C.呼吸频率>20次/分
D.尿量<5ml/h
E.氧和指数<200
2.反映机体的氧需求及组织缺氧的监测指标包括:(ABD)
A.临界氧输送
B.乳酸水平
C.动脉血氧分压
D.pHi
E.心排量
3.临床上影响氧输送量的因素有:fABCDE1
A.循环容量不足
B.f氐蛋白血症
C.心排量降低
D.急性呼吸功能衰竭
E.贫血
4.从第3题可知为提高病人的氧输送的措施包括:(ABCDE)
A.补充血容量
B.提高血浆胶体渗透压
C.纠正心律失常
D.机械通气
E.输血治疗
5.临床上为提高病人血浆胶体渗透压,可选用:(ACE)
A.6%羟乙基淀粉
B.甘露醇
C.血浆
D.红细胞
,
?
附38.
E.白蛋白
6.过度炎症反应早期抗凝的主要方法是:(BD)
A.华法令
B.抗凝血酶Ⅲ
C.双香豆素
D.肝素
E.活化蛋白C
7.免疫营养的要点是在原标准营养配方的基础上添加: (ABDE)
A.精氨酸
B.谷氨酸
C.叶酸
D.核酸
E.膳食纤维
8.对于间质性脑水肿的处理,应给予:(DE)
A.白蛋白
B.氨基酸
C.胰岛素
D.甘露醇
E.甘油果糖
9.可以通过血滤清除的炎性细胞因子有:(ABCD)
A.TNF
B.IL.1
C.IL.2
D.IL.8
E.ILl0
l0.炎症反应时为改善血液粘滞度及微血流流态.可以选用(CDE)
A.东莨菪碱
B.山莨菪碱
C.低分子右旋糖酐
D.低分子肝素
E.丹参
三,名词解释(每题1.5分.10题=15分)
1.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过度应激反应和过度全身炎
症反应基础上出现的2个或2个以上器官功能受损的临床综合征.
2.前DIC:没有显性DIC的临床表现,但有凝血,纤溶
分子标记物及内皮损伤标记物的异常.
3.氧输送量:心排出量和动脉血氧含量之乘积.代表了
单位时间内血液循环中携带给全身组织器官的氧含量数.
4.氧消耗量:心排出量和动静脉氧含量差的乘积.反映
了单位时间内组织利用氧的状况,代表组织利用氧的能力.
5.隐性代偿性休克:当全身监测指标已完全恢复正常,
而pHi仍低于正常,意味着胃肠缺血依旧存在.
6.氮平衡及计算:氮的摄如量和排出量相等,氮平衡= JSurgConceptsPract2005.V o1.10.N0.4
摄人量一(尿氮+粪氮+其他途径排氮量)
7.净氮利用率:(氮摄人量一氮排出量)/氮摄人量.可用
以衡量氮利用的效率
8.CARS:失控的炎症反应过程中,经历了相持和交替制
衡后,抗炎机制占优势而导致免疫麻痹的状态
9.MARS:失控的炎症反应交替制衡后,促,抗炎两者均
亢进而发生严重的免疫紊乱的状态.
10.SOFA:全身性感染相关的器官功能衰竭评分标准.
四.填空(每格1分.25格=25分)
1.MODS的自然病程一般为:重症急性疾病,机体应激
区堕,全皇医堕金,Q.
2.症反应学说,自由基学说和肠道动力学说构成了
MODS的炎症反应失控的三个相互重叠,相互联系的重要发病机制.
3.为达到全身组织细胞充分的血流灌注和氧输送要
求,抗休克治疗的目标不仅要求动脉血压达到整壁垩,
同时要使pHi达到王以上.
4.在炎症反应中,东莨菪碱或山莨菪碱对改善微循环
有较好作用,垒里工堕能增加机能毛细血管的密度,
王查墅,堡王量匪室及叁可改善血液黏滞度,糖皮
质激素有抑制白细胞黏附作用,对线粒体功能可能有一定
的保护作用.
5.墨筻望是炎症病理进程的重要环节,实质为
内皮受损,大量血浆蛋白渗至组织间隙,很快出现低蛋白血,
塑堕,查量甚至查量以及间亟.
五,问答题(每题15分.2题=30分)
1.应激反应的病生过程
答:①持续的高动力状态,突出表现为高热,高心排出
量,低外周血管阻力,氧消耗量和二氧化碳产生增加等,此
时组织氧摄取率增加,但仍不能满足细胞高代谢的需求.②糖代谢障碍和蛋白质高分解代谢形成极其严重的负氮平衡,其特点为血糖显着升高但无酮血症,骨骼迅速消瘦和血浆白蛋白降低.同时CRP等急性期蛋白升高.③血浆儿茶酚胺,糖皮质及素及胰高血糖素等应激激素浓度升高.
2.细胞因子调控的主要方法
答:①转录水平:NF—kB是转录调节蛋白,与各种基因
的启动子上的cis结合,调控许多细胞因子的转录和表达. 对其抑制可防止TNF—amRNA等细胞因子的过度表达.但对于炎症反应所需要的基本细胞因子水平和抗炎细胞因子并无影响.②如采用四价鸟苷腙等药物从翻译水平调控细胞因子的合成.③翻译后水平:即从对抗或清除细胞因子着手,前者包括输注细胞因子抗体,细胞因子可溶性受体,细
胞因子受体拮抗剂或补充抗炎细胞因子,以纠正发病过程中促炎因子平衡失调:后者主要依靠血液净化,如持续血液滤过和血浆置换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