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课《敞开心扉学会沟通》教案
翠竹中学周小芳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正确对待和消除青春期的烦恼,了解和掌握与人沟通的技巧和方法,做到成长不烦恼,在快乐中健康成长。
培养开朗的性格,提高应对烦恼、保持乐观心情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懂得中学阶段是人格形成与发展的重要时期,应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
充分认识到青春期在人生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意义,养成乐观开朗的性格,注意克服闭锁心理,愉快度过人生的美好青春时光,为一生的成长奠定基础。
教学重点:学会沟通,培养热情开朗的性格
教学难点:克服闭锁心理
导入新课:播放歌曲《小小少年》中的一段:“小小少年,很少烦恼,眼望四周阳光照。
小小少年,很少烦恼,但愿永远这样好…...一年一年时间飞跑,小小少年在长高。
随着年岁由小变大,他的烦恼增加了。
”的确,青春期是多彩的,但又是矛盾的。
在青春期,伴随着生理和心理的变化,我们中学生渴望独立、盼望成熟、期望开放,是那么的充满活力。
但由于成长过程中的不成熟,我们在青春期也不可避免地会遇到独立性和依赖性、自制性和冲动性、封闭性和开放性的矛盾。
探究平台
一、难以打开的“心锁”
课前准备:教师请几个同学做好小品表演准备,课上表演小品,以营造气氛,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小品内容:小倩上初中后,渐渐感觉到妈妈变得有点神经兮兮的,一天到晚总是莫名其
妙地打量着她,好象她偷了家里两百元钱似的!有一天傍晚放学回家,小倩竟发现妈妈躲在她的小房间里,偷看她藏在被子下面的日记本!小倩大哭了一场,第二天就把自己的东西全部锁在了自己的抽屉里。
吃中饭时,妈妈陪着笑脸,讪讪地说:“小倩,妈没别的意思,就是怕现在社会太复杂,年轻人又早熟,怕你走了歪道,女孩子嘛,要懂得保护自己,想想我们读书那时侯……”“妈,你有完没完?”小倩大声嚷起来,“一天到晚唠唠叨叨,就知道你们那时侯,怎么不想想现在是什么时代了?成天疑神疑鬼,连我打个电话都要刨根问底!”师问:请同学们想想,妈妈可以看吗?请说明理由。
(学生按学习小组讨论,然后在全班交流)学生交流内容略。
师问:小倩为什么不愿让妈妈看日记本?她该怎么办?(学生讨论交流)
师进一步创设情境:小玲同学过生日,同学们纷纷送上买的贺礼,小丽也送去了自己花一晚上精心制作的贺卡。
没想到,她却在班里遭受了“白眼”……小丽不明白,到底是不是自己错了?一位原本很活泼的女孩在班里沉默了许多……
师问:小丽为什么会遭“白眼”?她该怎么办?(学生讨论交流)
师进而引导学生阅读信息点击,了解产生这一心理现象的原因,接着思考青春期闭锁心理有什么危害?
师小结:以上两个故事中的小倩和小丽的心理状态,就是青春期有些人会出现的心理闭锁问题,这是正常的现象,主要表现为不愿与他人沟通。
但出现闭锁心理如果处理不当,会对身心健康产生不良影响,使心理上产生不同程度的孤独感,任其发展下去会形成有缺陷的人格。
二、寻找一把金钥匙
活动准备:由两位学生分别扮演母亲和女儿,设计“有一天,女儿有事回家迟了”后的
一段对话。
师问:青春期要想克服闭锁心理,就要多与别人沟通交流,在家庭生活中就表现为多与父母沟通。
那么,青少年怎样才能与父母愉快地沟通呢?请看下面一段母女的对话。
(学生表演)
有一天,女儿回家迟了……
母亲:你就是不守信!
女儿:妈妈,能让我解释一下原因吗?
母亲:你就是不顾别人,只想到自己!
女儿:妈妈,你给我一点时间解释呀。
母亲:我不要听你讲。
女儿:如果我没有机会解释,那我会很灰心的。
母亲:好,那你说吧。
女儿:妈妈,其实我今天晚回来,是在学校帮同学补习功课的,她前几天生病了没来上学落下了许多功课,作为同学,看到别人有困难时总不能袖手旁观吧!平时你不也是这样教我的吗?尽管如此,我还是要对你说“很抱歉,让你为我担心了。
今后碰到此类情况我会预先打电话告诉你的,免得你在家为我担心。
”
母亲:妈妈错怪你了,我想你做得很对。
女儿:对不起。
小组讨论交流:你们认为女儿这样做效果如何?请总结女儿与妈妈的沟通技巧。
如果是你,会怎样和母亲对话?找一找,还有哪些解开“心锁”的“金钥匙”?师在学生讨论交流的基础上引导学生阅读第31页最后一段内容,掌握一些打开“心锁”的“金钥匙”。
进而引导学生阅读信息点击:“与他人沟通的技巧”以便让学生掌握与他人沟通的常用技巧,学会愉快地与他人沟通。
学生活动:朗诵小诗《朋友》后,思考读了这首诗后有何感想?学生交流后老师小结:
青少年学生都渴望爱与被爱,渴望得到他人的尊重,渴望朋友的到来,因为有了朋友,快乐时就会有人与我们共享,痛苦时就会有人与我们分担,迷惘时就会有人给我们指点,我们的身心就能得到健康发展。
可见友谊的确很可贵。
我们要想拥有朋友、获得友谊,就应该培养自己活泼开朗的性格。
学生思考交流问题:我们应怎样与朋友交往,培养自己热情开朗的性格?(学生回答后老师小结):坦率地敞开自己的心扉;在朋友需要帮助时,主动提供帮助;尊重朋友的意愿,保守朋友的私人秘密;和朋友互相信任;朋友不在场时,同样维护他的正当利益;给朋友感情上的支持;与朋友交流时,注意力要集中;不嫉妒朋友与他人交往;彼此发生矛盾时,要互
相宽容等……
最后学生集体朗读散文诗《成长的礼赞》
师总结新课:正如文中所说,“成长着的东西,不都是完美的”,青春期既是人生的美好
时光,但也充满着不完美。
有快乐,也有烦恼;有执着,也有困惑。
青春期的心理就是在矛盾中形成并慢慢趋于成熟完美的。
正是经历了成长中的不完美,痛并快乐着,我们逐渐地成熟、完美。
愿同学们珍惜青春期这一重要时期,赞美青春,歌颂成长,努力养成健康的心理,减少烦恼,快乐地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