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 课《夏》教学设计(苏教版初一上)2doc 初
中
语文
、教学目的要求:
1.品味作者的思想感情。
2.明白得文章的思路。
3.感受语言的魅力。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目的要求1、2 教学难点:目的要求3 三、教学时刻:一课时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同学们,从小学到初中,我们学过许多吟咏四季的古诗。
古诗配美景,真美!演示多媒体画面〔春、秋、冬〕。
在每一幅画面后,让学生背属于那个季节的诗句。
师:同学们,你们有没有发觉,少了哪个季节。
生:没有夏季。
师:专门好。
让我们先背诵一下有关夏的诗吧!〔生齐背〕。
同学们,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当代作家梁衡的散文?夏?。
板书课题、作者。
〔二〕作者简介:山西霍县人。
要紧从事散文创作、散文理论研究。
作品曾获青年文学奖、赵树理文学奖、全国优秀科普作品奖;1996 年在?佛山文艺?发表的散文?忽又重听〝走西口〞?获?美文??文学自由谈??佛山文艺?三家联合举办的〝心系中华〞散文征文优秀奖。
有散文三篇?晋祠??觅渡,觅渡,渡何处?和?夏?入选中学教材。
要紧著作有?新闻三步曲?〔三卷〕?数理化通俗演义?〔两卷〕,散文集?名山大川??人杰鬼雄?。
〔三〕诵读文章时,同学们要在脑海里想象画面,朗读时要读出轻重缓急,读出感情。
〔四〕学生自由放声朗读。
1.扫清字词障碍。
对不识、不明白的字词句,自由发咨询。
2.学生各抒己见后,教师边小结边板书。
板书:景美人勤} 颂扬紧张烈火急促} 颂扬
〔五〕精读课文:
1.齐读第一段:
①这一句话中哪些词语概括了夏的特点?
②它起什么作用?
2.指名一生读第二段。
学生概括段意。
哪些画面突出了夏的特点?
3.男生读文章第三段:
①找出采纳对比手法的句子。
②哪个句子呼应第二段。
4.女生读文章第四段:
①农民的辛勤表达在哪里?
②请用一句话概括第四段。
5.全体学生齐读第五段:
①找出采纳对比手法的句子。
②请同学讲讲寓于此段中的感情。
6.作者什么缘故颂扬春与秋之间的〝黄金的夏季〞?
〔六〕学生总结全文。
〔学生分小组讨论、总结〕
〔七〕文章的写作特点:
1.文中哪些内容表达了对比手法,起什么作用?
2.文中还运用了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
试举例分析。
〔八〕师生归纳文章主题:
本文抓住夏天烈火、紧张、急促,收成已有而期望未尽的特点,描画夏天金黄色的大地上暑气蒸腾、麦浪翻动、万物蓬勃生长的景象,表达了对夏天的喜爱之情,深情颂扬了辛勤劳作的农民。
〔九〕布置作业:你心中的夏是如何样的?
①学生口述心中的夏。
②写成习作?我心中的夏?。
③课本136 页练习一、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