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山寺旅游服务与管理的现状及对策镇江市的金山寺位于市区西北,高四十四米,周五百二十米,距市中心三公里。
古代金山是屹立于长江中流的一个岛屿,“万川东注,一岛中立”,与瓜洲、西津渡成犄角之势,为南北来往要道,久以“卒然天立镇中流,雄跨东南二百州”而闻名,被称为“江心一朵芙蓉”。
直至清代道光年间,才开始与南岸陆地相连,于是“骑驴上金山”曾盛行一时。
金山形胜天然,风景幽绝,金山寺是中国佛教诵经设斋、礼佛拜忏和追荐亡灵的水陆法会的发源地。
景区里有天王大殿、夕照阁、观音阁与随之相连的妙高台、楞伽台,北与慈寿塔、法海洞等,收藏着乾隆真迹和镇山四宝--周鼎、诸葛铜鼓、东坡玉带和明文徵明绘金山图。
自古为我国优美游览胜地之一。
作为国家认证的4A级旅游景区,金山寺具备了很多具有吸引游客的吸引物和资源基础。
不仅自然风景引人入胜,其文化氛围也相当浓厚,历史文化、宗教韵味更是让人沉醉其中。
我们总能在一些历史故事以及神话传说里感受到金山寺的魅力,但是,来到现实中的金山寺,亲身体验一番之后,可能原来的这份感受就要大打折扣了。
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现在的金山寺,在商业化的摧残下,暴露出了它的一些不足之处。
这些不足都是应该及时改进的地方。
第一,宣传力度不够,应积极向各地宣传我们的金山,我们的历史文化。
在我身边的很多人甚至以为金山是杭州西湖的,同学都以为金山寺是和雷峰塔在一起的。
连江苏省内人才镇江的金山有都不太知晓。
可见,加大宣传力度有多重要。
第二,收费不合理,管理人员应该做出相应的调整。
在金山里面有很多要额外给钱的地方。
例如,攀爬慈寿塔要钱,里面的金山博物馆要钱,也就是说,游客不仅要支付高额的门票,到了里面,还得支付很多额外的费用。
第三,内容不多,景区必须增加一些迎合游客娱乐需求的项目。
花了不少钱去过的人,都会觉得,高额的门票跟里面的实质不相称,玩的东西很少,文化的东西又不足,不古不今。
景区内部应该要争取使客人停留时间更长:这就需要提高兴奋度,通过提高兴趣度增强客人参与性、趣味性,通过更多个性化的活动内容促使客人留连忘返。
旅游者的旅游行为是一种文化消费行为,其外出旅游的动机和目的在于获得精神上的享受和心理上的满足;而旅游经营者要达到盈利的目的就必须提供一种能满足旅游者文化享受的旅游产品。
游客来的目的是观赏游玩,景区要有看头、有玩头、然后有吃头,有买头,最终才能把钱留在景区里头。
观
赏加互动,要让游客在欢歌笑语中忘记了身份,忘记了年龄,忘记了性别,人在景中游,情在景中生,留连忘返,乐不思归。
第四,管理太差,没有严格的管理就不能留住游客的口碑。
在金山寺门口,黄牛到处都是,这是多煞风景的现象。
另外,因为金山寺以烧香,这就带来了众多的小贩在附近卖香火,如果你去过,就会发现卖香的那些商贩会不依不饶的跟随着游客推销,很多游客都很深恶痛绝。
如果对这一现象做出合理的处理,我想,游客的心情会愉快许多。
景区管理人员应该严厉监督黄牛现象的出现,并对卖香火的商贩进行合理的规划,统一的管理,维持好景区以及景区附近的秩序。
第五,一些景点设施明显不健全,要合理改善。
比如,景区内的慈寿塔,游客来到宝塔里,必定要爬上去观赏,而塔内上上下下都是一个楼梯,下面的人等上面的人下来才能上去。
人拥挤的时候,塔下的管理员就喊“你们挤啊,不挤你们想等到什么时候啊,挤啊。
”这样的状况会在一个4A级景区出现,我也只能说,赶紧改改吧。
第六,公共卫生又乱又差,急需改进。
去过沙家浜,那里的洗手间让我印象非常深刻,干净卫生,装潢大方,服务设施齐全,可以说是很高档了。
而在金山寺里,首先,不熟悉路线的人,会发现洗手间很难找,我有个同学和我说了她的“探索”路线:她看到有个卫生间的箭头,于是就想去方便一下,经过了转弯,直行,下楼梯,转弯,总算在撞钟的那边找到了,还是那么点大的一个。
在卫生服务这块,金山寺景区的改善空间很大,至少应该做到让游客舒心才稍微对得起4A的称号吧。
还望景区能够进一步加快游客中心建设,规范标识标牌,更新提级旅游公厕。
第七,导游素质普遍不高,景区需要培养一批高素质的导游。
导游是景区和游客直接交流的活工具。
没有导游的向导,也许景区损失不算大,但是如果有一些素质不高的导游带领游客,可能这对景区的收入就要产生直接影响了。
我发现,在金山寺内,随处看见导游宰客还,之前就听说过这样一件事,在金山寺内,一女导游导了20多分钟,就把游客带到慈寿塔下,说:“这里是埋老和尚的,阴气重,建议你们不要去。
”其实那个导游既是对慈寿塔的文化不了解,更主要的还是想把游客骗到文化园。
到了文化园,女导游赶紧说:“带你们到金山文化公园去看一下,那里展示金山公园的文化,到镇江必须要到金山,到金山必须要到金山文化公园。
”进文化园,是要再次收费的。
导游的这种变相欺骗行为实在是令人厌恶。
所以,景区内导游的素质必须提高。
如果一个景区不能提供完善的服务,不具备良好的管理措施,这个景区是不会有好的前景的。
金山寺这一历史文明景区,有好的自然资源,悠久的历史,以及家喻户晓的传说,这
么好的市场,却在后期的管理上出现很多不足,不得不说,管理人员只顾收钱,不管办事。
如今的金山寺,主要赚钱的地方就是游客去烧香的钱了。
真正的有文化有底蕴的地方却不能被更好的开发利用。
很多能体现镇江这座古城历史文化魅力的地方并没有得到淋漓尽致的展现。
只希望被压抑着的文化能得到重视,景区的服务能更加到位,管理体制更加完善。
蒋玮
010610125
文化产业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