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关于泰山封禅文化的社会实践报告

关于泰山封禅文化的社会实践报告

关于泰山封禅文化的社会实践报告
在2013年暑假期间,按照我校暑假社会实践活动方案的要求,我们小组在泰安泰山风景区进行了关于泰山封禅文化的暑假社会实践活动。

在老师指导下进行探究性活动,以获得知识、技能,端正学习态度,提高学习能力,形成善于求知探索的思想并提高团队能力。

让自己过一个有意义、充实,并且丰富多彩的假期。

泰山是我们泰安人的骄傲,也是我们山东人的骄傲,泰山是中国五岳之首,古名岱山,又称岱宗,位于山东省中部,济南、长清、肥城、泰安之间。

泰山有“五岳之长”、“五岳独尊”的称誉。

泰山上存有许多人文景观。

据中国古代各朝代文献记载,此山经常是皇帝设坛祭祀祈求国泰民安和举行封禅大典之地。

第一个在此举行大规模封禅仪式的是秦始皇,在泰山封禅祭祀被人认为是天神必将赐予吉祥的“符瑞”,这便形成泰山大典的历代传统。

泰山前邻孔子故里曲阜背依泉城济南主峰玉皇顶海拔1545米。

198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自然文化遗产名录。

但是,泰山并不是五岳中最高的,也不是五岳中最险峻美丽的,那么为什么泰山还是五岳之首并且在世界闻名呢?
这就与泰山的封禅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了。

泰山[2]是黄河流域古代文化的发祥地之一。

很早以前,泰山周围就被我们祖先所开发,泰山南麓的大汶口文化,北麓的龙山文化遗存,便是佐证。

再早还有5万年前的新泰人化石遗存和40万年前的沂源人化石遗存。

战国时期,沿泰山山脉直达黄海边修筑了长约500千米的长城,今遗址犹存。

泰山与孔子活动有关的景点有孔子登临处坊、望吴圣迹坊、孔子小天下处、孔子庙、瞻鲁台、猛虎沟等。

神山、文化宝库。

所以泰山有了“五岳之首”、“五岳独尊”的称誉。

它是政权的象征,成为一座神圣的山。

古代帝王登基之初,太平之岁,多来泰山举行封禅大典,祭告天地。

先秦时期有72代君主到泰山封禅;自秦汉至明清,历代皇帝到泰山封禅27次。

皇帝的封禅活动和雄伟多姿的壮丽景色,历代文化名人纷至泰山进行诗文著述,留下了数以千计的诗文刻石。

这更加增添了泰山的人文价值。

因为东方是太阳出升的地方,古人即认为是万物交替、初春发生之地。

因此,东方就成了生命之源,希望和吉祥的象征。

而古代先民又往往把雄伟奇特的东岳视为神灵,把山神作为祈求风调雨顺的对象来崇拜,于是,地处东方的泰山--这个通天拔地的庞然大物便成了“万物孕育之所”的“吉祥之山”、“神灵之宅”了。

受天命而帝王的“天子”更把泰山看成是国家统一,权力的象征。

为答谢天帝的“授命”之恩,也必到泰山封神祭祀。

商周时期,商王相土在泰山脚下建东都,周天子以泰山为界建齐鲁;传说中秦汉以前,就有72代君王到泰山封神,此后秦始皇、秦二世、汉武帝、汉光武帝、汉章帝、汉安帝、隋文帝、唐高宗、武则天、唐玄宗、宋真宗、清帝康熙、乾隆等古帝王接踵到泰山封禅致祭,刻石纪功。

历代帝王借助泰山的神威巩固自己的统治,使泰山的神圣地位被抬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

而且历代文化名人纷至泰山进行诗文著述,留下了数以千计的诗文刻石。

使泰山文化遗产极为丰富,现存古遗址97处,古建筑群22处,对研究中国古代建筑史提供了重要实物资料。

通过此次研究性学习我有了以下感悟:我对泰山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更加热爱我们美丽的泰安大地。

我们应对泰山文化进行原真性的抢救,合理开发利用泰山的文化与旅游资源,同时反过头来对泰山进行文化与环境上的保护,保护传承发展泰山文化,将泰山文化发扬光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