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泰山封禅大典的前世今生

泰山封禅大典的前世今生

xxxx大典的前世今生
大道通天。

6366级台阶稳稳上升,从山脚直通泰山玉皇顶。

在古人眼中,这里是直接能与天对话的地方。

巍巍泰山拔起于平原、丘陵之上,立于东海之滨,是东方最高的山。

东方主万物交替、初春发生之地,故泰山为五岳之宗,又名岱宗。

泰山素以“五岳独尊”名扬天下,又以“天下名山第一”独占鳌头。

除去地理造化之外,泰山的显赫与历代帝王在泰山进行的一种旷世大典密不可分。

这到底是一种什么活动?能让帝王亲躬,能使泰山备受推崇?
这就是——xx!
封禅,是一种表示帝王受命于天的典礼。

封为祭天,禅为祭地。

泰山封禅,便赋予了帝王取得上天承认、证明白已是“天子”的神圣意义。

并非所有的帝王都有资格到泰山封禅。

只有国家统
一、功德卓著的帝王,在得到上天赐予的吉祥“符瑞”以后,才有资格到泰山封禅。

公元前219年,秦始皇率领着文武百官,登顶泰山举行了第一次封禅大典。

自秦汉至清,共有12位皇帝登泰山封禅或者祭祀,他们给泰山留下了不同时代的中国,最有代表性的文化和气韵。

然而,秦皇汉武、唐宗宋祖,这些历史上的赫赫君王早已淹没在历史的洪流中。

关于帝王们在泰山举办的旷世封禅仪式,已
经沉淀为一种文化的符号,只有凭借对中国文化的深刻理解和宏大的想象力,才能重现。

这一自清乾隆皇帝之后就绝版的盛大典礼,而今借助现代化、高科技的表演手段,重现封禅盛事,激活人们关于盛世王朝的历史记忆。

2010年5月,大型实景演出“中华泰山·封禅大典”在泰山东麓天烛峰脚下震撼上演。

这里曾是秦始皇登泰山封禅御道的起点。

夜幕降临,灯光打亮了远处巍巍的玉皇顶。

在特殊的灯光效果下,有148级台阶的阶梯式舞台与远山连为一体,浑然便是帝王登泰山的台阶。

秦始皇、汉武帝、唐高宗与武则天、宋真宗、康熙大帝,中国5个最强盛朝代的6位皇帝,依次登台。

或威赫或祥和、或绚烂或
雅致的封禅仪式,勾勒出中国历史的轮廓。

500名演员,2400多个角色,5000套霓裳华服,中国不同时代的音乐和舞蹈,展示着不同时代中国的风貌和文化气韵。

80分钟的演出,穿越了2000年的历史时空。

与传统的剧场演出不同,这是一场泰山亲自参与其中的演出。

阶梯式舞台依泰山山势而建,泰山自然天成的雄奇山水为演出营造了无与伦比的宏伟气势。

坐在剧场内仰望,四面是泰山的青山绿水、月夜星空,在泰山的真山真水中领略泰山文化,这是室内剧场远远不能达到的。

这不仅仅是一场关于帝王、关于泰山的演出,更是一场大人文、大历史的演出。

封禅典礼的背后是一轮波澜壮阔的历史画面:
秦与六国的浴血厮杀,汉宫乐舞的曼妙轻盈、唐代的万国来朝、宋代的文化繁荣、清代的民族融合。

那些复杂的历史背景和经典
的文化符号,通过覆盖在舞台上的LED视频,非常生动地表现出来。

自从2003年第一部实景演出《印象·刘三姐》一炮而红之后,至今实景演出已呈风起云涌之势。

张艺谋、陈凯歌等著名导演,都已涉足这个演出门类。

与其他的实景演出相比,《封禅大典》是一场将实景山水.历史文化和高科技结合得十分精妙的演出。

《封禅大典》的舞台上覆盖着全球最大的室外LED屏幕,达550平米。

舞台上共安置有12个升降平台,6块LED屏幕可以随着舞台升降不断变换组合。

阶梯式舞台上演员的表演,与舞台的移动,升降,视频内容融为一体,打造出浑然一体又大气磅礴的视听盛宴。

除了科技与文化的完美结合,《封弹大典》打动人的另一个亮点,是从人的角度对帝王们的解读。

这不是已冷却的历史,而是普通入能共鸣的、关于人的故事。

泰山的历史文化积淀,决定了它与个人、国家命运之间根深蒂固的联系。

在《封禅大典》中,秦始皇在泰山之巅留下的是一个非常孤独的背影。

《封禅大典》展示的汉武帝,是一个自信满满,对内统一思想,对外北却匈奴,文治武功无人能及的一代霸主。

最特别的泰山封禅典礼发生在唐朝。

武则天和唐高宗共同主持的封禅大典将“开放和气度”的主题演绎到极致。

宋朝是中
国文化的高峰。

《封禅大典》中的宋真宗没有身着龙袍,而是一身素衣,吟风邀月,风雅异常。

自从宋朝之后,泰山封禅大典不再举行。

直到清朝,康熙和
乾隆皇帝亲临泰山祭祀。

清朝是一个民族大融合的朝代。

《封禅大典》中威严、层叠的紫禁城,京味十足的市井生活,再现了康乾盛世:
而龙旗、八旗铁骑,则将气势磅礴的封禅场面推向了演出的高潮。

这场深度演绎泰山文化内涵、气势宏大、美轮美奂的演出,由国内顶尖艺术家主创。

《印象·刘三姐》的策划人和制作人、被誉为“实景演出创始人”的梅帅元担纲总策划人、总制作人,北京人民艺术剧院著名导演、剧作家李六乙担纲总导演,著名音乐家郭文景主创音乐,中国国家话剧院国家一级舞美设计师严文龙担任舞美。

《封禅大典》演出的最后一幕,风云已逝,一泰山巍巍,青山红日亘古不变。

演出的结尾处,从历史回到现实,一群朝气蓬勃的年轻人在泰山完成了“成人礼”,这意味着泰山已不是帝王将相的神山,泰山封禅也已经成为了一个世人向天告知的符号,而我们才是把握这个时代的主人,我们要把泰山精神,即责任重予泰山传承下去。

——《中华xx网》。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