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渡槽施工方案

渡槽施工方案

目录
一、编制依据 (1)
二、工程概况 (1)
三、施工准备 (1)
3.1 技术准备 (1)
3.2 现场准备 (2)
3.3 人员准备 (2)
3.4 机械设备计划 (2)
四、施工技术方案 (3)
五、施工进度安排 (5)
六、质量保证措施 (5)
七、安全生产保证措施 (6)
八、文明施工及环境保护措施 (7)
一、编制依据
1、甘肃省交通勘察规划设计院设计的******黄河大桥施工图纸。

2、甘肃省交通勘察规划设计院提供的地勘报告。

3、******黄河大桥总施工进度计划。

4、《灌溉与排水设计规范》(50288-99)
二、工程概况
***大桥南岸与永靖县城规划罗家川南滨河路相接,北岸上跨现有北滨河路与在建折达二级公路连接,同时设匝道与北滨河路连接。

路线全长984.445,其中桥梁全长635m,引线长349.4m。

本工程在ZK0+870处设置一座渡槽,该渡槽结构形式为钢管输水渡槽,3垮,输水管为φ273×8钢管,输水钢管渡槽坡度为5%,进水口需改移水渠65米。

进水口采用沉淀池连接,出水口与现有的输水渠顺接,其跨度为11+17.5+12m,全长共40.5m。

三、施工准备
3.1 技术准备
(1)、组织有关人员审核施工设计图纸、地勘报告等,分析现场实施的难点和关键环节、危险点。

(2)、渡槽基础施工前对施工现场地上地下障碍物进行全面检查。

(3)、复核甲方提供的水准点和座标控制点,无误后,建立施工现场测量控制网。

(4)、施工前充分做好管理人员和施工班组的技术交底。

3.2 现场准备
(1)、施工区域处于折达公路,须张贴醒目的警示标志和提示标语,做好安全文明施工各项准备工作;
(2)、现场配备专门人员,指挥交通,确保现场交通规范及不妨碍北滨河路交通运行。

(3)、结合现场实际,合理布置临时用水、临时用电。

3.3 人员准备
3.4 机械设备计划
四、施工技术方案
本钢管渡槽布置图如下:
主要工程量如下:
(一)工程施工顺序
测量放样→基坑开挖→浇筑垫层→树立并固定钢管→基础砼浇筑→改移水渠施工→沉淀池施工→安装输水管。

(二)基坑开挖
基础采用两层扩大基础。

基坑采用挖掘机配合人工进行开挖施工。

当开
挖至距基底20cm左右时,人工清理至设计标高。

(三)浇筑垫层
在基础开挖完毕经联合验收取得签证后时即可进行下道施工;在整平的地基表面上做5%水泥稳定砂砾垫层,施工厚度50cm,在垫层中预埋立管预埋件,以备后续立管施工。

(四)树立并固定钢管
首先使用吊车将钢管调至指定位置,在钢管下部焊接四角支架进行固定,确保砼浇筑时钢管位置不会发生偏移。

(五)渡槽基础砼施工
支设模板后经监理单位检验合格后进行基础混凝土的浇筑。

砼需要精心养护;砼经过养护,当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70%时,方可拆模。

(六)改移水渠施工
在渡槽进水口需改移水渠50米,改移水渠采用浆砌石砌筑完成,浆砌石尺寸符合设计图纸要求,砌筑前,应在砌体外将石料表面的泥垢冲洗干净,砌筑时保持砌体表面湿润。

浆砌石施工采用座浆法分层砌筑,砌筑应先在基础面上铺一层3~5cm厚的砂浆,然后安放石块,力求砂浆饱满。

(七)沉淀池施工
沉淀池施工时先按照设计图纸尺寸开挖,然后进行浆砌石浇筑,在放置钢管渡槽那侧预留孔,等钢管渡槽安装完成后用少量水泥砂浆进行密封,防止漏水。

(八)安装输水管
渡槽架设前的准备工作:用螺栓将输水管、槽钢输水管钢箍组装起来,
使用两辆25T汽车吊将输水钢管起吊到设计位置安装、固定。

由具有丰富经验的机械工程调度指挥架渡槽,平衡上升,保证架梁作业轻起慢放,就位准确。

五、施工进度安排
计划安排15天,完成渡槽施工。

六、质量保证措施
1、渡槽基础开挖严格按照测量放线施工。

2、渡槽基础开挖完成后必须进行夯实,等待测量人员复核后才能进行立模浇筑。

3、钢管渡槽的两边支撑管树立时必须确保设计高程、竖直,并且使两边支撑管面平行。

4、模板和支架应符合下列要求:
(1)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能承受施工过程中可能产生的各项荷载。

(2)保证构造物的设计形状、尺寸及各部分相互之间位置的正确性。

(4)模板的接缝务必严实、紧密,以确保新浇砼在强烈振动下不致漏浆。

(5)注意底模安装完毕后,应对其平面位置、顶部标高、节点联系及纵、横向稳定性进行全面检查。

5、在钢管渡槽进水口与出水口混凝土必须密封,不会发生漏水。

6、在立杆树立完成后,进行两个立杆安放钢管渡槽高程确定,符合设计图纸要求。

7、砼浇筑振捣设专人负责,严格操作规程既保证全振实又不能漏振过振。

密实的标志是混凝土停止下沉,不再冒出气泡,表面呈现平坦、泛浆。

8、采用插入式振动器,特别注意碰撞模板、钢筋,同时严禁砼浇筑过程落入异物。

七、安全生产保证措施
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原则,建立建全安全管理体系和安全责任制。

建立安全管理体系,设专职安全员在现场负责安全巡视,及时纠正安全隐患,保证安全施工。

1、定期组织安全学习,提高安全意识;并由专职安全员每天负责检查工地安全情况,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2、作业人员进入施工现场必须戴合格的安全帽,系好下颚带,锁紧带扣。

3、材料运输车辆要勤检查,勤保养,保证车辆的各方面性能良好,加强对车辆的抽检,不符合要求的车辆不得上路。

4、进场施工的机械要设1人专门负责指挥,并指定车辆的行驶路线,车辆进入施工现场后应减速慢行,避免机械之间的碰撞。

5、施工区域设置明显限速、施工等标志,并设专人指挥交通,确保由折达路通行车辆安全通过。

6、吊装钢管渡槽时必须设专人指挥,设备操作人员与指挥人员保持信号统一。

八、文明施工及环境保护措施
1、坚持文明生产,科学施工,选择最佳施工方案,严格执行政府文明施工的规定。

2、施工人员遵章守纪,施工场区道路畅通,施工材料置放有序,施工机械定点停放,作业场地工完场清,场区安全标识齐全,生活区域清洁卫生。

3、配备专用洒水车,对施工现场和运输道路经常进行洒水湿润,减少扬尘。

4、施工废水、生活污水按有关要求进行处理,不得直接排放。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