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甲公司2012年12月发生的有关现金清查业务资料如下:
(1)在12月20日的现金清查中发现盘盈150元。
(2)12月22日经核查,12月20日盘盈现金中100元系少付张浩的补助款,其余现金原因不明,批准列入营业外收入。
(3)在12月25日的现金清查中发现现金短少605元,原因不明。
(4)12月27日经核查,12月25日的现金短缺其中600元属出纳员私自借款,已经收回;其余5元无法查明原因,批准转账。
要求:
(1)编制甲公司12月20日发现现金盘盈的会计分录。
(2)编制甲公司12月22日对盘盈现金核查结果的会计分录。
(3)编制甲公司12月25日发现现金短缺的会计分录。
(4)编制甲公司12月27日对现金短缺核查结果的会计分录。
二、甲公司2013年9月1日库存现金余额为1 000元,银行存款余额为260 000元。
9月份发生如下经济业务:
(1)开出现金支票向银行提取现金2 000元备用。
(2)行政人员王明报销差旅费1 500元,经批准予以报销,以现金500元补足差额(原借款1 000元)。
(3)收到乙公司交来归还货款的转账支票8 000元,出纳已将该支票送存银行。
(4)购入材料一批,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价款30 000元,增值税5 100元,采用汇兑结算方式支付货款,材料已验收入库。
(5)开出现金支票从银行提取现金180 000元备用工资。
(6)以现金支付职工工资180 000元。
(7)销售产品一批,售价40 000元,增值税6 800元。
价款已经收到,并存入银行。
(8)收到转账支票一张6 000元,系保险公司支付的赔款。
(9)企业用现金支付租入设备保证金800元。
要求:
根据上述资料,编制相应的会计分录。
三、乙公司系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增值税率17%,原材料采用实际成本法核算。
2013年12月1日,乙公司结存A材料500公斤,每公斤实际成本100元。
12月,乙公司发生了如下A材料收发业务:
(1)12月6日,采购A材料250公斤,每公斤时间成本105元,材料已验收入库(单货同到),同日,价款通过银行转账支付;
(2)12月16日,采购A材料350公斤,每公斤时间成本95元,材料尚未入库(单到货未到),同日,价款通过银行转账支付;
(3)12月24日,乙公司12月16日购入的A材料350公斤到货,验收入库。
(4)12月28日,发出A材料850公斤用于产品生产。
要求:
(1)编制乙公司12月6日采购A材料250公斤的会计分录。
(2)编制乙公司12月16日采购A材料350公斤的会计分录。
(3)编制乙公司12月24日A材料350公斤验收入库的会计分录。
(4)计算先进先出法下乙公司12月28日发出A材料850公斤的成本。
(5)编制先进先出法下乙公司12月28日发出A材料850公斤的会计分录。
(6)计算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下乙公司12月28日发出A材料850公斤的成本。
(7)编制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下乙公司12月28日发出A材料850公斤的会计分录。
四、企业某月发生材料收发业务如下:1日,月初结存200件,单价10.00元;5日,购入500件,单价9.80元;6日,领用100件;8日,领用300件;10日,购入200件,单价10.20元;12日,领用200件;18日,领用100件;28日,购入300件,单价10.25元。
要求:
(1)用先进先出法计算发出材料成本。
(2)用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计算发出材料成本。
(3)用移动加权平均法计算发出材料成本。
五、甲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2012年4月份发生以下采购业务:
(1)4月5日收到上月已验收入库,但未收到发票账单的A材料的发票账单,上月的暂估价为10 000元,发票账单上的实际成本为10 500元,增值税为1 785元,企业开出一张金额为12 285元的商业汇票。
(2)4月10日甲企业从外地购入B材料500吨,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B 材料的售价为每吨1 000元,增值税税额为85 000元,运输费6 000元(取得
运输业普通发票,税法规定运输费的扣除率为7%),途中保险费1 000元。
企业已付款,材料尚未到达。
(3)4月15日甲企业购进一批C材料,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原材料价款为50 000元,增值税8 500元,另外支付运输部门运费1 000元(取得运输业普通发票,税法规定运输费的扣除率为7%),支付装卸费200元。
款项已付,材料已验收入库。
(4)4月20日甲企业收到4月10日购入的B材料,运输途中发生合理损耗5吨,验收入库495吨。
(5)4月30日甲企业从本地购入D物资已经到达并验收入库,但尚未收到发票账单。
按以往的采购成本,暂估该物资的成本为50 000元。
要求:
(1)编制甲企业4月1日红字冲销上月A材料暂估价的会计分录。
(2)编制甲企业4月5日收到A材料发票账单的会计分录。
(3)编制甲企业4月10日收到采购B材料发票账单的会计分录。
(4)编制甲企业4月15日采购C材料的会计分录。
(5)编制甲企业4月20日B材料验收入库的会计分录。
(6)编制甲企业4月30日收到D材料的会计分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