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八年级下学期(五四学制)语文期中考试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6题;共12分)1. (2分)下列加线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A . 沙砾(lì)窥测(ɡuī)深渊(yuān)樵夫(qiáo)B . 浩瀚(hàn)愤懑(mǎn)峡谷(xiá)袅袅(niǎo)C . 吝啬(sè)徘徊(pái)崛起(jué)沉湎(miǎn)D . 瘠薄(jī)无垠(yín)嶙峋(lín)孱弱(chán)2. (2分) (2017七上·重庆期中) 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 如果能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就会收到事倍功半的效果。
B . 赵亮真是别有用心,办的手抄报从内容到形式都很精彩。
C . 宁泽涛获得喀山游泳世界锦标赛男子100米自由泳决赛冠军,领奖台上,他挥动双臂,神采飞扬,充满着民族自豪感。
D . 一谈起学习经验,班长就夸夸其谈,真让同学们钦佩不已。
3. (2分)下列各句,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 “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B . “哎呀,真是美极了。
”皇帝说:“我十分满意”!C . 福建野生着的芦荟,一到北京就请进温室,且美其名曰“龙舌兰”。
D . 请闭上眼睛想: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晒着阳光,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它们唤醒,这是不是个理想的境界。
4. (2分) (2019九上·柳州期末) 学校组织了一次“我读书,我快乐”的主题征文比赛,下面是某同学征文稿中的段文字:人为什么要读书呢?[A]书不仅可以引领迷惆的灵魂,而且可以唤醒沉睡的心灵[B]一本好书就是崭新的一个世界;[C]读艾青的诗歌,我坚定了不断前行的信念;读史铁生的散文,我鼓起了直面人生的勇气;读托尔斯泰的小说,我充满了对精神家园的憧憬。
[D]在阅读中,使我的心智得以增长思想得到启迪,境界获得提升。
你认为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 AB . BC . CD . D5. (2分) (2017八上·龙岗月考) 请选出下列说法中错误的一项()A . 《美丽的颜色》节选自《居里夫人传》,作者是美国物理学家、化学家艾芙·居里。
B . 吴均,字叔庠,南朝梁文学家,其诗文长于描写山水景物,风格峻拔清新。
C . 新闻具有立场观点鲜明、内容真实客观、语言简洁准确、报道及时等特点。
D . 律诗是近体诗的一种,要求诗句字数整齐划一,每句五个字或七个字,简称“五律”或“七律”。
6. (2分)下列句子语舌表达得体的一项是()A . 当同学向你请教问题时,你说:“有何见教?请说吧!”B . 当你骑车碰了一下别人的自行车时,你说:“真对不起,没碰坏哪里吧?”C . 当好朋友邀请你看球赛时,你说:“都快中考了,我没空!”D . 当班主任到你家走访时,你说:“你真是无事不登三宝殿啊!”二、句子默写 (共1题;共5分)7. (5分)诗文默写填空。
(1)“我是你簇新的理想,/________;/________;/我是你挂着眼泪的笑涡;/……”(舒婷《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2)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________;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________。
(《鱼我所欲也》)(3)苏轼在《江城子·密州出猎》结尾直抒胸臆,抒发杀敌报国豪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纳兰性德的《浣溪沙》中点明主旨的句子是:________!(5)《满江红》表明作者对贵妇人的生活并不留恋,反而蔑视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三、诗歌鉴赏 (共1题;共2分)8. (2分) (2018六上·大庆期末) 阅读诗歌,完成后面小题。
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1)《天净沙·秋思》是一首散曲中的________。
天净沙是________,秋思是散曲的________。
(2)对这首曲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 . 前三句十八个字,写了九种景物,有静有动、有声有色,而加在名词前的修饰性词语则体现了诗人对那些景物的独特感受。
B . 这首小令,写景由近到远,感情抒发由浅入深,开头一句“枯藤老树昏鸦”是诗眼。
C . 这是一幅秋景图,又是一幅绝妙的秋思图。
图中有景有人,人和景都是经过作者精心选择的,最能表现“秋思”。
D . 这首小令用极有限的字句,塑造了极丰富的意象;人与物结合,情与景交融,有一种动人心魄的力量。
四、课外阅读 (共1题;共19分)9. (19分)阅读下文,完成后面小题。
楚庄王欲伐越①。
庄子谏曰:“王之伐越,何也?”曰:“政乱兵弱。
”庄子曰:“臣愚患之,智之如目也,能见百步之外,而不能自见其睫②。
王之兵自败于秦晋,丧地数百里,此兵之弱也;庄蹻③为盗于境内,而吏不能禁,此政之乱也。
王之弱乱,非越之下也。
而欲伐越,此智之如目也。
”王乃止。
故知之难,不在见人,在自见。
故曰:自见之谓明。
(节选自《韩非子》)【注释】①越:越国。
②睫:眼睫毛。
③庄蹻( qiāo):当时民间反对派首领。
(1)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①丧地数百里()②自见之谓明()(2)翻译文中画线句子。
①王之弱乱,非越之下也②故知之难,不在见人,在自见(3)庄子劝谏楚庄王放弃伐越的故事说明了什么道理?用自己的话概括。
(4)结合文意,简要说说楚庄王是个怎样的人。
五、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41分)10. (20分) (2017九上·郑州月考) 阅读下文,完成后面小题。
怎样读书①一个普通人走进了图书馆,看见满屋满架的书,觉得眼睛都花了。
这是由于他对世界上的知识没有一方面的特殊兴趣。
研究学问的事固然不必每人都参加,但是一方面的特殊兴趣确为任何人所不可少。
我们读书的第一件事,是要养成特殊方面的兴趣。
②有人读书,只随便翻翻就抛开;有人读书,却要从第一个字看到末一个字才罢。
其实两种方法都有道理,但永远只用一种方法是不对的,因为我们可看的书籍太多了,倘使无论哪一部书都要从第一个字看到末一个字,那么,人的生命有限,一生能够读多少部书呢?但有几部书是研究某种学问的时候必须细读的,若只是随便翻翻,便不能了解那种学问的意义。
读书的第二件事,是要区分书籍的轻重缓急,知道哪几部书是必须细读的,哪几部书是只要翻翻的,哪几部书只要放在架上不必动,等到我们用得着它的时候才去查考的。
③我们读书,是要借书上的记载寻一条求知的路,并不是要请书来管束我们的思想。
读书的时候要随时存疑。
换句话说,要随时用自己的思想去批评它。
我们只要敢于批评,就可分析出它哪一句话是对的,哪一句话是错的,哪一句话是可以留待商量的。
这些意思可以写在书端上,或者写在笔记簿上。
遇到有疑惑的地方,就查一查相关资料。
心中有什么问题,就自己研究一下。
勤于动手,常写常翻,便可以养成自己的创作力。
几年之后,对于这一门学问自然有驾驭运用的能力了。
我们读书的第三件事,是要运用自己的判断力。
只要有了判断力,书本就成了我们研究学问的一个载体了。
④再有两件事情,也是应当注意的。
其一,不可以有成见。
以前的人因为成见太深了,只把经史看作是最大的学问,经史以外的东西都看作旁门小道。
结果,不但各种学问都被抑遏而不得发达,并且由于各种学问不发达,就连经史也不能研究得好。
近来大家感到国弱民贫,又以为唯有政治经济之学和机械制造之学足以直接救国,才是有用之学,其余都是无关紧要的装饰品。
这个见解也是错误的。
学问的范围何其之大,凡是世界上的事物都值得研究,就是我们人类,再研究一万年也还是研究不尽。
⑤其二,应该多赏识。
无论哪种学问,都不是独立的,与它关联的其他学问非常之多。
我们要研究一种学问,一定要对别种学问有些赏识,使得逢到关联的地方可以提出问题,请求这方面的专家解决,或者把这些材料送给这方面的专家。
以前有人说过,我们研究学问,应当备两个镜子:一个是显微镜,一个是望远镜。
显微镜是对自己专门研究的一科用的,望远镜是对其他各科用的。
我们既要对自己研究的一科极尽精微,又要对别人研究的各科略知一二。
这并不是贪多务博,只因为一种学问都不是独立的缘故。
(选文有改动)(1)阅读全文,作者认为应该怎样读书?(2)文章第①——③段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3)分析第④段的论证思路。
(4)下面材料放在哪一段最恰当?为什么?譬如看报,有人喜欢看专题新闻,有人喜欢看小说文艺,也有人看商市行情。
只要他能够有一件喜欢的,自然拿到了一份报纸就有乐趣。
11. (21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小题奥利弗与其他鸵鸟 [美]詹姆斯·瑟伯一天,一只具有权威、态度严厉的鸵鸟向年轻的鸵鸟讲演,认为它们比其他一切物种都优越,“我们为罗马人所知,或者确切地说,罗马人为我们所知。
”他说,“他们称我们avis struthio(拉丁语:鸵鸟),我们称他们‘罗马人’,希腊人称我们struthio,意思是诚实的鸟,好象是。
我们是世界上最大的鸟,因此,也是最好的鸟。
”所有的听众都大叫起来:“说得好!说得好!”但只有富有思想的鸵鸟奥利弗没有欢呼。
“我们不能像蜂鸟那样向后飞。
”它大声说。
“蜂鸟向后飞是撤退。
”这个老鸵鸟说,“我们向前飞是前进,我们永远向前进!”“说得好!说得好!”其他所有的鸵鸟都叫喊起来,除了奥利弗。
“我们的蛋最大,因此也最好。
”这个老学者又说。
“知更鸟的蛋更漂亮。
”奥利弗说。
“知更鸟的蛋,除了生知更鸟什么都不生。
”老鸵鸟说,“知更鸟吃草虫成性。
”“说得好!说得好!”其他所有的鸵鸟都叫起来,除了奥利弗。
“我们用4个脚趾走路,而人需要10个。
”这个老学究提醒它的学生说。
“可是人可以坐飞机飞行,而我们却根本不能。
”奥利弗评论说。
老鸵鸟先用左眼,后用右眼,严厉地看着奥利弗说:“人飞得太快,因为地球是圆的,所以后者很快会追上前者,发生相撞。
人永远也不知道,从背后撞他们的也是人。
“说得好!说得好!”其他所有的鸵鸟都叫喊起来,除了奥利弗。
“在危险的时刻,我们可以把头埋进沙子里使自己什么都看不见。
”老学者慷慨激昂地说,“别的物种都不能这么做。
”“我们怎么知道,我们看不见人家而人家也看不见我们呢?”奥利弗问道。
“胡说!”老鸵鸟叫喊道。
除了奥利弗,其他所有的鸵鸟都叫道:“胡说!”它们并不知道是什么意思。
就在这时,老师和学生们都听到一阵令人惊慌的奇怪的声音,这是一种惊雷般的声音,由远及近,越来越近。
但是这不是暴风雨即将来临的雷声,而是一大群因受惊而狂奔的野象所发出的雷鸣般的轰响,老鸵鸟与其他所有的鸵鸟——奥利弗除外——都迅速地把头埋进沙子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