祛风湿药2010秋
络石藤
夹竹桃科攀缘 木质藤本植物 络石的带叶藤 茎。
秦艽
如以大秦艽汤化裁治疗面神经炎、 坐骨、天南星、瓜蒌各15g,白 芍、天麻、僵蚕、芒硝、大黄各10g, 水煎服。
五加皮
五加皮落叶小 灌木植物细柱 五加的根皮。
桑寄生
用法 用量
1. 生川乌、草乌为剧毒药,常用量 3-9g。丸散剂或酒剂1-2g。内服一般 用制川乌。 2. 入煎剂宜先煎30-60分钟,至入 口无麻为度。
独活
独活为祛风湿止痹痛的主药,不论病 之新久,用之皆宜。如用独活寄生汤治 疗腰椎骨质增生、椎间盘突出等,配三 七、牛膝、草乌等治疗风湿性关节炎、 腰肌劳损等。 还可配羌活、防风、全蝎、川芎、白 芷、伸筋草等,治风中经络,口眼喎斜。
(1)善舒筋活络,治 筋脉拘挛之要药。 (2)消食和胃:治消 化不良证。 (3)治脚气肿痛。
松节
松科常绿大乔 木油松,马尾 松等枝干的结 节。
海风藤
胡椒科常绿藤 本植物风藤的 藤茎。
性味 归经
味:辛、苦。 性:温。有毒。
功效
祛风除湿,散寒止痛,用治: (1) 为治风寒湿痹之佳品,寒痹痛甚 者(肢体关节冷痛)者尤宜。单用即能奏 效,复方如乌头汤。 (2) 心腹冷痛:乌头赤石脂丸,乌头、 附子同用治。 (3) 跌打伤痛:常与乳香、没药、三 七等同用。 (4) 麻醉止痛:古方外伤科麻药多以 生川乌为主药。
风湿日久,宜制成丸剂、酒剂常服。
使用 注意
偏辛温香燥者,阴虚血亏者应慎用。
独活
伞形科多年草 本植物重齿毛 当归的根。
威灵仙
植物威灵仙或 棉团铁线莲或 东北铁线莲的 根和根茎。
独活
威灵仙
性味:辛,温。
共同点
祛风湿,止痹痛:治风湿痹痛。
不同点
独 活 威灵仙
(1)善通络止痛, 治风痹肢体麻木、 筋脉拘挛。 (2)消骨哽:以 本品30g煎水,加 乌梅汁、米醋缓慢 吞咽。
秦艽
1. 祛风湿,止痹痛:用治 : (1)各种风湿痹痛,以热痹尤宜。 (2)善舒筋络,利关节,风湿痹 痛,筋脉拘挛及手足不遂多用。 2. 退虚热:治骨蒸劳热,如秦 艽鳖甲汤。 3. 清湿热,退黄疸:治湿热黄 疸。
木防己
防己科多年生 木质藤本植物 粉防己或马兜 铃科多年生缠 绕草本植物广 防己的根。
粉防己
防己
《本草正义》:“治风用 木防已,治水用汉防已”。
1.祛风湿,止痛:用治痹证, 尤宜于风湿热痹肢体疼痛者,以 木防已为好。 2.利水消肿:用治水肿、痰饮。
桑枝
桑科落叶乔木桑 树的嫩枝。
祛风通络,长于治上肢痹痛;兼 利尿:治水肿、小便不利。
海桐皮
豆科常绿乔木 植物刺桐的干 燥树皮。
多用于湿热下注之腰膝痹痛,并 杀虫止痒:治疥癣、湿疹瘙痒。
功用及 分类
二、祛风湿热药:祛风湿,通络止 痛,清热消肿,治风湿热痹,关节 红肿热痛者。 三、祛风湿强筋骨药:祛风湿,补肝肾,强 筋骨,治风湿日久或肝肾虚损之腰膝无力, 亦治肾虚腰痛或中风半身不遂等 。
常用配伍
1. 据感邪偏重不同配伍: 风痹(行痹,关节游走疼痛):祛风力强+活血养血 药。 寒痹(痛痹,疼痛明显):温性大+温经通阳药。 湿痹(着痹,肢体重着麻木):温燥药+健脾运湿药。 热痹(红肿热痛):苦寒性药+清热燥湿药。 2. 据病位 (1) 病邪在表或偏上部:配祛风胜湿解表药。 (2) 病邪入里:配活血通经。 3. 风湿日久肝肾不足气血亏虚:补肝肾药养血药。
桑寄生科植物 桑寄生的带叶 茎枝。
五加皮
桑寄生
性味:苦。
共同点
祛风湿,强筋骨: 治风湿日久腰膝 酸软,筋骨无力等证。
不同点
五加皮
(1)多用于老年久 病体弱者,如五加皮 酒,亦治小儿行迟。 (2)利水消肿:治 水肿,如五皮饮。
桑寄生
(1)兼甘味,性平。 (2)长于补肝肾, 强筋骨,故肝肾不足、 腰膝酸痛者尤宜。 (3)养血安胎:治 胎漏下血、胎动不安, 如寿胎丸。
木瓜
蔷薇科落叶灌 木植物贴梗海 棠(宣木瓜), 木瓜(光皮木 瓜)的成熟果 实 。
蚕沙
蚕蛾科昆虫家 蚕幼虫的粪便。
木 瓜
蚕 沙
性味:温。
共同点
祛湿舒筋,和胃化浊,治: (1) 风湿 痹痛;(2) 吐泻转筋腿痛等。
不同点
木 瓜 蚕 沙
(1)祛风除湿,配 清热化湿药,治风 湿热痹。 (2)和胃化浊:治 霍乱吐泻、腹痛转 筋良药。 (3)外用治风瘙瘾 疹。
(1)味兼苦,燥湿力 强,尤宜于湿痹。 (2)味厚浊,善走下, 多用于下半身风寒湿 痹。 (3)解表:用治风寒 表证夹湿者。
川乌
毛莨科多年生 草本植物乌头 的块根。
川乌
一、药性 二、功效应用
三、用法用量
蕲蛇
为尖吻蝮蛇除去 内脏的干燥全体。 五步蛇—大白花 蛇、蕲蛇(以湖 北蕲州者佳) 银环蛇—小白花 蛇、金钱白花蛇
复习思考题
1. 祛风湿药的定义、分类 及其功用。 2. 独活、秦艽、五加皮、 桑寄生的功效及临床应用。 3. 独活与威灵仙、五加皮 与桑寄生功用之异同。
参考
本品既善养血活血、益肝肾而强筋骨; 又能祛风除湿、舒筋活络而止痹痛,对 肝肾不足之痹痛尤为适宜。 寄生胶艾汤:桑寄生30g、杜仲15g、 当归10g 、白芍15g 、川芎6g、熟地 12g、艾炭9g、甘草6g、阿胶10g、棕榈 炭20g,治月经量多,或大出血,伴腰 酸痛,或孕后坠胀,甚至流产。
雪莲花
菊科植物绵头雪 莲花等的带花全 株。
Contents
1 2
Introduction
Strategy Challenges Forward Conclusion
3 4
参考
治风湿性关节炎、腰膝疼痛:用威灵 仙、桑枝、牛膝各500g,地龙30g,研 末为丸,每次服6g,每日2-3次。 治骨鲠:用威灵仙30g浓煎服,或与 米醋同用,慢慢咽下。 治食道炎:威灵仙90g,白芍20g,白 及15g,枳实12g,日1-2剂,水煎频频 含咽之,能较快地缓解症状。
秦艽
龙胆科多年生 草本植物秦艽 的根。
第十一章
1 2
祛风湿药
述
概
第一节 祛风寒湿药 第二节 祛风湿热药 第三节 祛风湿强筋骨药
3 4
一、含义 二、药性分析
概
述
三、功用及分类 四、常用配伍 五、使用注意
含义:凡以祛风除湿, 解除痹痛,用治风湿痹证 为主要功用的药物。 1. 性味:多为辛温香燥。 2. 归经:主入肝、肾, 次入脾。
一、祛风寒湿药:祛风湿,散寒 止痛,治风湿痹痛属寒者。
蕲蛇
1. 祛风通络,用治: (1) 顽痹之久痛不愈、肢体麻 木、筋脉拘挛;(2) 中风口眼歪 斜,半身不遂。 2. 定惊止痉:治破伤风、小儿 惊风。 3. 祛风攻毒止痒:治皮肤瘙痒、 麻风、顽癣、恶疮。
白花蛇
眼镜蛇动物银 环蛇的幼蛇干 燥全体。
乌梢蛇
乌梢蛇除去内 脏的全体。
雷公藤
植物雷公藤的 全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