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世界旅游资源赏析

世界旅游资源赏析

世界旅游资源赏析欧洲旅游景观的特点及其旅游资源的开发对中国旅游业发展的启示[键入文档副标题]姓名:学号:系别:年级:专业:欧洲旅游景观的特点及其旅游资源的开发对中国旅游业发展的启示摘要:欧洲是一个旅游大洲,其旅游资源极其丰富,其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也是属于世界的顶尖水平,游客数量一直是世界第一。

论旅游资源,中国绝不比欧洲少,论人口数量,中国也不比欧洲少,而中国的旅游业还是很不发达,很难与欧洲相比,那么我们就应该去学习、去借鉴欧洲旅游发展的成功要诀来使我国的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更合理、旅游业发展得更好、更快、更健康。

关键词:旅游资源欧洲中国旅游发展正文:一、欧洲自然景观的特点及其旅游业开发现状整个欧洲地势的平均高度底,地形以平原为主,主要有东欧平原、中欧平原和西欧平原。

南欧和北欧的冰岛多火山,地震频繁。

南部耸立着一系列山脉,总称阿尔卑斯山系。

河网稠密,水量丰沛,分布均匀,多短小而水量充沛的河流,是一个多小湖群的大陆,湖泊多为冰川作用形成。

总的特点是冰川地形分布较广,高山峻岭汇集南部,部分冰岛火山频繁,是世界冰与火之地。

常住人口在各大洲中是唯一没有热带气候的一洲,大部分地区地处北温带,气候温和湿润。

西部大西洋沿岸夏季凉爽,冬季温和,多雨雾,是典型的海洋性温带阔叶林气候。

东部因远离海洋,属大陆性温带阔叶林气候。

东欧平原北部属温带针叶林气候。

北冰洋沿岸地区冬季严寒,夏季凉爽而短促,属寒带苔原气候。

南部地中海海沿岸地区冬暖多雨,夏热干燥,属亚热带地中海式气候。

由于欧洲工业发达,大部分国家都属于发达国家,经济条件相当好,人民生活水平质量较高。

因此人们对于精神的追求相对落后地区要上升一个档次。

故而在人们在人文思想、旅游观点等方面的建设也比较强势。

从世界各大洲、各国等旅游发展上看,到欧洲的游客数量一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由于欧洲地区这样的地形地势、气候条件等地理因素,使欧洲的自然景观也呈现出多样式的特点。

对于欧洲,我们知道有法国花都香醉痴迷的夜景;德国神秘而若入仙境的浪漫之路;地中海美女如云的蔚蓝海岸;意大利水城威尼斯的贡多拉上的歌声;古城罗马令人怀旧的雕塑和那个已沉寂多年的火山脚下的城市;荷兰港口灯红酒绿的花花世界;西班牙惊心动魄的斗牛比赛;阳光、海滩和情人的蜜月岛;音乐国度奥地利蓝色的多瑙河之旅;多瑙河上的明珠布达佩斯中的宁静;阿尔卑斯山亮丽雪景照耀下的瑞士小城及精美绝伦的钟表等等。

其实,根据欧洲的地理条件,可以总结出欧洲自然景观的特点:河网稠密,水量丰沛,分布均匀特点,如伏尔加河、多瑙河、莱茵河。

所以欧洲自然景观中具有很多著名的湖泊和河流。

南欧和北欧的冰岛一带的火山、地震频繁,所以欧洲具有周期性的火山形成的景象。

欧洲地势平坦,多为平原、丘陵,如东欧平原、中欧平原和西欧平原。

阿尔卑斯山脉是褶皱山脉,横亘南部,是欧洲最高大的山脉,山势雄伟,许多高峰终年白雪皑皑,山谷冰川发育,阿尔卑斯山脉的主干向东伸展为喀尔巴阡山脉,向东南延伸为韦莱比特山、特纳拉山脉,向南延伸为亚平宁山脉,向西南延伸为比利牛斯山脉。

所以,欧洲具有冰川、褶皱山脉特点。

欧洲气候及地理条件使欧洲的动植物种类繁多,在欧洲平原、丘陵、山川拥有很多美丽的植被和动物。

如动物:伊比利亚山猫、北大西洋脊美鲸、巴伐利亚松鼠、赛加羚羊和地中海僧海豹等。

如植物:洋水仙,矮牵牛,玫瑰,苜蓿,薰衣草,梧桐,百里香等。

欧洲的建筑物特色。

独特的风格建筑自立成派。

尤其是西欧现存的古典教堂的风格主要有:早期的基督教风格,拜占庭风格,罗马式风格,哥特式风格,文艺复兴风格,巴洛克风格,古典主义风格,以及由于文化交流而产生的混合样式和风格。

欧洲的旅游资源利用率较高,游客数量一直是世界第一,根据欧洲的经济发展水平,欧洲地区大部分国家是属于发达国家,人民生活水平较高,这样的经济条件下,使欧洲的旅游业也得到推进和发展,所以,在欧洲的各种地理环境中的自然景观,人文景观都开发到了一定成熟的地步,但是欧洲的旅游业近年来逐渐步入困难,国外游客数量在缓慢下降,尽管到欧洲的游客数量仍然是世界第一,但是大部分游客来自境内,外来游客并不多见,因为欧洲比较发达,人们的生活水平很高,旅游消费占总消费的比例不小。

而在数量的增长上,其它地区,如亚洲,美洲等地区旅游业逐渐发展,每年的游客数量都在增长,其原因同样是由于经济的不断不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搞高,加之对旅游业的良好开发。

而欧洲很多地区出现零增长甚至是负增长。

这样形势也就定位了欧洲的旅游业开发将面临更大的竞争和挑战。

二、中国旅游资源的分布特点,景观特色以及对旅游业发展的意义(一)广泛性:旅游资源的广泛性主要表现在品种的多样性,类型的复杂性,分布的多域性。

我们在前面讲旅游资源分类时,已经从不同角度罗列了它的类型,其中既有看得见的自然风光和历史文化实物,又有看不见、摸不着、只能体验感受的风俗民情、传说典故。

有古代的,也有现实的和新生的;有物质的,也有精神的;有经济的,也有文化的。

它们从不同的形式,渗透于各个领域、各个地区。

有的在天上,有的在地下,有的在海洋,有的在陆地,有的在都市,有的在乡村。

总之,几乎所有领域都有它们的“形迹”。

(二)时代性:旅游资源具有鲜明的时代内容。

主要表现在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和不同的时代,有的现象可以做为旅游资源,有的则不能做为旅游资源,同一种东西,却有两种不同的利用价值。

这是因为不同性质的国家、不同阶层的人们,道德观念和审美观念是不同的。

如赌场、妓院,在资本主义社会可以用来吸引游客,在我们社会主义国家里是绝对不能允许的。

又如有的革命纪念地,象德国法西斯屠杀爱国人士的集中营、万人坑,在当时是杀人场,在今天是人们凭吊革命先烈的纪念馆,是法西斯罪行的有力罪证。

还有封建时代的宫阙,过去是皇家贵族淫乐的巢穴,平民百姓根本不可能出入,现在却成了人民游乐观览的地方,成了控诉封建统治者血腥镇压人民的教育阵地。

类似这样变化的例子很多,说明旅游资源具有随时代而变化的特点。

这种变化的本质,就是社会时代性的差异。

(三)变异性:旅游资源还有变异性的特点。

所谓变异性,就是它产生时并非具有旅游的属性,后来因某种原因,使它发生了质的变化,形成了旅游资源。

相对于它初生的用途,发生本质的变异。

这种例子也多得很。

如名人故居,在主人还未变为名家时,他的住宅不过为几间普通的房子,后来他成了名人,房子也变为旅游资源。

房子前后并未变,变化的是房子的不同性质的用途。

又如美国华盛顿州的海圣伦斯火山,1980年5月18日大爆发,喷出的1400亿立方英尺的火山灰、石(其威力相当于美国投向日本广岛的原子弹500多倍),给附近造成近百人的死亡和失踪,全部经济损失达10亿美元。

当时的美国总统巡察了灾区之后说:“从长远观点看来,火山爆发将会使人们对它产生巨大的科学兴趣,甚至使这个地区变成旅游区,……可能成为一个可与大峡谷比美的游客吸引地”。

可见,火山也会变成一座引人注目的旅游资源。

再如我国1976年唐山——丰润大地震,从性质上讲,这是一次大灾难,使几十万人民死亡,造成的财产损失就更难以计算。

可是,震后许多地方保留的现场遗址,却成了人们参观和科学考察的基地。

唐山冶金设计院有座四层楼房,受猛烈的地震破坏,上两层被甩在楼侧空地上,整整齐齐地耸立在那里。

这种奇怪的地震破坏现场,深深吸引了许多游客和科学研究者。

从旅游角度看,它原为非旅游资源的普通楼房建筑,后来只因地震破坏,出奇不意地变成了旅游资源,这种变异差别多大啊。

(四)地域性:主要表现在旅游资源的地方和民族特色上。

所谓地方特色指不同地域有不同的景观。

如北欧挪威海岸,有许多伸入内陆的峡江景观,地中海沿岸有“三S”景观,非洲东部有“天然动物园”景观,中国西南有大面积岩溶地貌景观,长江中下游有水乡景观,热带海岸有红树林景观,这些都是大尺度自然景观。

地域继续缩小,还有中、小尺度景观。

这里地方特色就更浓郁,如四川盆地的方山景观,江南丘陵的红层和丹霞景观,罗布泊滨区的雅丹景观,柴达木的盐湖和风蚀地貌景观,云南元谋盆地的土林景观,黑龙江五大莲池的熔岩火山景观等等。

民族特色的景观也有大、中、小尺度的区别,大者象中华民族,阿拉伯民族这样超级民族区内的景观特色。

如中国的园林、庙观、古建筑(亭、台、楼、榭……)等在世界很有特色,它是中华民族古老历史文化的结晶。

中、小范围的民族景观,主要指各民族的历史文化特色和风俗习惯。

如蒙古族的“那达慕”节日,傣族的“泼水节”,壮族的赛山歌,高山族的杵舞等,民族风情十分浓厚,富有巨大的吸引性。

从世界而言,这种异族风情、异国情调更是丰富多彩,引人入胜。

总之,这些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历史文化和风俗民情,都是具有地域活动局限的人们经过长期的历史活动形成的,地方和民族色彩在地域上的差异变化十分鲜明。

(五)交叉性:旅游资源的交叉性主要表现在同一地区多种类型的交错分布。

世界上的主要旅游地区,几乎都是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交叉分布的综合体。

自然和人文诸景观要素又往往在互相联系和制约的环境中,不断产生和发展着。

很少存在孤立的、与周围其它景观要素互不联系的单一景象。

从大尺度景观类型而言,任何人文旅游资源总是发育在一定的自然环境中,其观赏价值也常受自然条件的制约。

如南方地区开展滑冰运动,就比北方地区少,而北方地区搞游乐设施,在冬半年会长时间地处于淡季状态。

这种情况都是与气候条件分不开。

反过来,自然旅游环境亦需要人工的规划、建设和开发,需要人文经济景观和条件的配合。

如交通路线、旅馆设施以及一些人工景观建筑的点缀。

没有这些条件,自然旅游资源也无法开发利用,自然景观的美学价值也不能获得更高级的发展。

其实,这种旅游资源的交叉性,对一个风景区具有极大的吸引力,因为游人的动机往往是多种多样的,他们的出游大多数都想看到更多的景观类型。

所以旅游资源的交叉性,更能适应游人的观景要求,是旅游活动丰富多彩的决定性因素,也是一个旅游区开发的优势所在。

(六)永续性:综观旅游的发展史,人们不难发现大多数旅游资源具有无限重复使用的价值。

尽管有部分旅游资源,如狩猎、垂钓、采集、购物、品尝风味等,会被旅游者消耗掉的,需要自然繁殖、人工饲养、栽培和再生产来补充,但是多数旅游资源是不会被游客消耗掉的,如参观展览、泛舟、滑冰、海水浴、太阳浴等,都具有永续使用的特点。

对于这些旅游资源,游人只能带走各种印象和美感,而不能带走旅游资源本身。

旅游资源的永续性,正是形成旅游业投资小、收益大、利用时间长等优点的基本原因。

但是,旅游资源也有一个保护问题,其中包括自然环境和地方风格的保护。

只有加强旅游环境的保护,才能使这种资源的永续性得到充分的利用。

(七)季节性:旅游资源的季节性是由纬度和地势、气候、日、月运动等因素决定的。

纬度的高度,使地面获得的热量出现了差异。

高纬度地带,太阳高度角低,地面接受的太阳能少,因此出现了一年四季景观的变化。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