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质量数据及分析、统计基本方法(ppt 20)
质量数据及分析、统计基本方法(ppt 20)
顺序抽样法;
分层抽样法; 整群抽样法。
b. 一般随机抽样法:
抽取样品是随机
方法:将全部产品编号后可用抽签、抓 阄儿、查随机数表或掷骰子等办法抽取 样品。 优点:抽样误差小
缺点:较复杂
c. 顺序抽样法
又称等距抽样法、系统抽样法、或机械 抽样法。 方法:先将全部产品编号,用随机抽样 法产生一个抽样起点,每隔相同数据间 隔而抽取的个体样本方法。 优点:操作简便 缺点:偏差性可能会很大
b. 中位数,用 X 表示
c.极差R
极差是指一组数据中最大与最小之差,用符号R 表示: R=L-S L:数据的最大值 S:数据的最小值
d. 样本方差
样本方差:是衡量统计数据分散程度的特
征数字,用符号S2表示
S
2
n
( Xi X ) n 1
2
n 1
国际标准化组织规定:将样本方差的平方根做为 标准偏差,用S表示:
能以个数计算的数据。 如不合格品数,缺陷数等
2、总体和样本
a. 总体:又叫“母体”是指要分析研究
对象的全体。可以是一个过程,也可 以是这一过程的结果即产品。
组成总体的每个单元(产品)叫做个体。
总体中所含的个体数叫做总体含量,也称总
体大小。通常用N表示。
b. 样本
样本也叫“子样”。它是从总体中随机 抽取出来,并且要对它进行详细研究分 析的一部分个体。 样本中所含的样品数目,一般叫样本容 量或样本大小。通常用n表示。
缺点:代表性差、误差大
4、几个重要的特征数
a. 平均数:用 X 表示:
X X1 X 2 X n n
n:数据个数
X i :第i个数据值
1
n
n
Xi
i 1
将一组数据按从小到大顺序排列,位于中间位置 的数叫中位数。 当n为奇数时,则取顺序排列的中间数 当n为偶数时,则取顺序排列的中间两个数的平 均数。
e. 标准偏差
S
n 1
1
n
(X i X )
2
i 1
标准偏差S反映了数据的离散程度: S值大,数据密集程度差,离散度大 S值小,数据密集程度高,离散度小 同时也反映平均值的代表性 若S值大,则 X 代表性差 若S值小,则 X 代表性好
二、质量管理七大手法
常用质量管理手法分为:
排列图法
质量数据及分析、统 计基本方法
一、质量数据的基本知识
1、质量、数据的分类
质量数据是多种多样的,按其性质和使 用目的不同,可分为两大类。 • 计量值数据 计量值数据是可以连续取值,或者说可 以用测量工具具体测量出小数点以下数值的 这类数据。 如长度、压力、温度等。
b.计数值数据
计数值数据是不能连续取值,只
方图法
控制图法
调查表法
分层法
矩阵图法
因果图法
a. 排列图:将质量改进项目从最重要到最
次要进行排列而采用的一种简单图示技 术。(见例图)
b. 直方图:用一系列宽度相等,高度不等的矩形表示数
据分布的图。
c. 控制图:将一个过程定期收集的样本数据按顺序点
绘成的一种图形技术,用于判断过程正常或异常的 一种工具。(见例图)
d. 调查表:用来系统地收集资料和积累数据确
认事实并对数据进行粗略整理和分析的统计 图表。 e. 分层法:按照一定的标志把搜集到的大量有 关某一特点主题的统计数据加以归类、整理 和汇总的一种方法。 f. 矩阵图:是以矩阵的形式分析问题与因素、 因素 与因素、现象与因素之间相互关系的 图形 g. 因果图:又称石川图、要因图、鱼刺图等, 是以结果为特性,以原因为因素。在它们之 间用箭头联系起来。
3、抽样及抽样方法
a. 抽样:
抽样:是指从总体中随机抽取样本的活动。 随机性:是指要使总体中的每一个个体(即 产品)都有相同机会被抽取出来组成样本的 特性。 在质量管理过程中,常用抽取样本并通过样 本检测所得到数据来预测总体质量状况的这 种手段
常分为以下几种方法:
一般随机抽样法;
d. 分层抽样法(又称类型抽样法)
方法:总体可分为不同的子总体(也称 层)时,按规定的比例从不同层中随机 抽取样品(子样)来组成样本时的方法。
常用于产品质量的验收
优点:抽样误差较小
缺点:较一般随机抽样还要繁锁
e. 整群抽样法(又称集团抽样法)
方法:将总体分成许多群,每个群由个
体按一定方式结合而成,然后进行随机 抽取若干群,并由这些群中所有个体组 成样本。 优点 :实施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