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行四边形对点坐标关系(线段平移规律)
平行四边形的综合性习题较多,平行四边形的相对两点坐标关系是解决平行四边形存在问题的一种万能方法,这种方法避免了画图不全面而容易丢解的弊端,是一种好的方法!
教学过程如下:
题目: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点M (2,3),N (-3,4),P (-2,-1),请求出点Q 的坐标,使得以M 、N 、P 、Q 为顶点的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
由于此题的四边形的顶点顺序没有明确给出,所以此题就会出现多种情况,学生遇到的难点会有两个,一个是考虑问题不周,造成丢解;一个是问题考虑全面,但是求解困难,为此,借助几何画板帮助学生更快地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几何画板演示: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线段AB ,A (2,1)B (3,4),将线段AB 进行平移,即左移4个单位长度,上移2个单位长度,得到线段CD 。
(A 、B 、C 、D 四个点的坐标在画板中要标注好,便于发现坐标之间的关系)
如此平移之后,利用平移的性质可知四边形ABCD 为平行四边形,通过坐标平移规律引导学生发现平行四边形四个顶点的坐标关系。
由于只进行了一次平移,学生很难发现,所以利用几何画板再进行不断地演示,直至学生发现:平行四边形相对两点的横、纵坐标之和均相等这一规律。
在发现规律的过程中,几何画板的演示起到了帮助加速学生发现规律的作用。
在发现及归纳规律之后,引导学生利用数学知识进行验证,即利用三角形全等的知识进行证明!
在学生通过几何画板的“形”的直观,发现猜想,到利用数学知识验证所得的猜想正确后,还要引导学生总结三个定点构成平行四边形问题可以通过分类讨论的思想,利用对点坐标的关系快速求解,就省去了画图的步骤,从而全面快速解决问题! 情况一:NP 为相对的两个顶点
情况二:NM为相对的两个顶点
情况三:NQ为相对的两个顶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