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考试大纲解读 函数的概念与基本初等函数 考纲原文
(十二)数列
1.数列的概念和简单表示法
(1)了解数列的概念和几种简单的表示方法(列表、图像、通项公式). (2)了解数列是自变量为正整数的一类函数. 2.等差数列、等比数列
(1)理解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的概念.
(2)掌握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与前n 项和公式.
(3)能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识别数列的等差关系或等比关系,并能用有关知识解决相应的问题. (4)了解等差数列与一次函数、等比数列与指数函数的关系.
名师解读
与2017年考纲相比没什么变化,而且这部分内容作为高考的必考内容,在2018年的高考中预计仍会以“两小或一大”的格局呈现.
如果是以“两小”(选择题或填空题)的形式呈现,一般是一道较容易的题,一道中等难度的题,较易的题主要以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的定义、通项公式、性质与求和公式为主来考查;中等难度的题主要以数列的递推关系、结合数列的通项、性质以及其他相关知识为主来考查.
如果是以“一大”(解答题)的形式呈现,主要考查从数列的前n 项和与第n 项的关系入手,结合数列的递推关系式与等差数列或等比数列的定义展开,求解数列的通项,前n 项和,有时与参数的求解,数列不等式的证明等加以综合.试题难度中等.
样题展示
考向一 等差数列及其前n 项和
样题1 (2017新课标全国I 理科)记n S 为等差数列{}n a 的前n 项和.若4524a a +=,648S =,
则{}n a 的公差为 A .1 B .2 C .4
D .8
【答案】C
样题2 已知数列{}n a 是公差为正数的等差数列,其前n 项和为n S ,且2315a a ⋅=,416S =. (1)求数列{}n a 的通项公式; (2)数列{}n b 满足11b a =,11
1
n n n n b b a a ++-=⋅.
①求数列{}n b 的通项公式;
②是否存在正整数m ,n (m n ≠),使得2b ,m b ,n b 成等差数列?若存在,求出m ,n 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解析】(1)设数列{}n a 的公差为d ,则0d >. 由2315a a =,416S =,得()()111215
4616
a d a d a d +⎧+=+=⎪⎨
⎪⎩,
解得112a d ==⎧⎨
⎩或17
2
a d ==-⎧⎨⎩(舍去). 所以21n a n =-.
②假设存在正整数m 、n (m n ≠),使得2b ,m b ,n b 成等差数列,则22n m b b b +=. 又243b =,323121242n n b n n -==---,31
242
m b m =--,
所以
4313242n ⎛⎫+- ⎪-⎝⎭3
12242m ⎛⎫=- ⎪-⎝⎭
,即11121642m n =+--, 化简得7221n m n -=
+9
71
n =-+, 当13n +=,即2n =时,2m =(舍去); 当19n +=,即8n =时,3m =,符合题意.
所以存在正整数3m =,8n =,使得2b ,m b ,n b 成等差数列.
考向二 等比数列及其前n 项和
样题3 (2017新课标全国II 理科)我国古代数学名著《算法统宗》中有如下问题:“远望巍巍
塔七层,红光点点倍加增,共灯三百八十一,请问尖头几盏灯?”意思是:一座7层塔共挂了381盏灯,且相邻两层中的下一层灯数是上一层灯数的2倍,则塔的顶层共有灯 A .1盏 B .3盏 C .5盏
D .9盏
【答案】B
样题4已知数列{}n a 的前n 项和为n S ,且满足11a =,125n n n S S a +=++. (1)证明:{}5n a +是等比数列; (2)若5128n S n +>,求n 的最小值.
【解析】(1)因为125n n n S S a +=++,所以125n n a a +=+, 所以
15210
255
n n n n a a a a +++==++,而156a +=,
所以{}5n a +是以6为首项,2为公比的等比数列.
(2)由(1)得156232n n n a -+=⨯=⨯,325n n a =⨯-,
∴()
23322225n
n S n =⨯++++-= (
)2123562
6512
n
n
n n ⨯-⨯
-=⨯---,
由5626128n n S n +=⨯->,得6723
n
>, 因为5
467
223
>
>,所以5128n S n +>时,n 的最小值为5. 考向三 数列的综合应用
样题5 (2017新课标全国Ⅲ理科)等差数列{}n a 的首项为1,公差不为0.若a 2,a 3,a 6成等比数列,则{}n a 前6项的和为 A .24-
B .3-
C .3
D .8
【答案】A
【解析】设等差数列{}n a 的公差为d ,
由a 2,a 3,a 6成等比数列可得2
326a a a =,即()()(
)2
12115d d d +=++,
整理可得2
20d d +=,
又公差不为0,则2d =-, 故{}n a 前6项的和为()()
()6166166166122422
S a d ⨯-⨯-=+
=⨯+⨯-=-.故选A. 【名师点睛】(1)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及前n 项和公式共涉及五个量a 1,a n ,d ,n ,S n ,知其中三个就能求另外两个,体现了用方程的思想解决问题.(2)数列的通项公式和前n 项和公式在解题中起到变量代换作用,而a 1和d 是等差数列的两个基本量,用它们表示已知和未知是常用方法.
样题6 已知各项均不相等的等差数列{}n a 满足11a =,且125,,a a a 成等比数列. (1)求数列{}n a 的通项公式; (2
{}n b 的前n 项和n S .
111111
1122113355721212121n n S n n n n +⎛⎫⎛⎫⎛⎫⎛⎫=--+++--+-+=--=- ⎪ ⎪ ⎪ ⎪
-+++⎝⎭⎝⎭⎝⎭⎝⎭
. 样题7 (2017天津理科)已知{}n a 为等差数列,前n 项和为()n S n *
∈N ,{}n b 是首项为2的等
比数列,且公比大于0,2312b b +=,3412b a a =-,11411S b =. (1)求{}n a 和{}
n b 的通项公式;
(2)求数列221{}n n a b -的前n 项和()n *∈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