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1章 渗流的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

第1章 渗流的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


二、与油藏有关的压力概念
1、原始地层压力 Pi
藏在开发以前,整个油藏处于平衡状态,此时油层中流体 所承受的压力称为“原始地层压力”。
说明:当油层倾角较大时,各井油层中部深度各 不相同。矿场实践表明,在油藏开发前的原始状况下, 各井原始地层压力也是不相等的。
获取方法: 在开发初期,可以根据第一批探井获得。 思考:开发中后期,如何获得?
4、孔隙结构复杂性
储集层的五种特性
决定了渗流的特点:渗流阻力大;渗流速度慢
第二节 多孔介质及连续介质场
一、多孔介质的特点及分类
5、多孔介质分类
单纯介质
粒间孔隙 纯裂缝
三 种 介 质 七 种 结 构
纯溶洞 裂缝-孔隙
双重介质
溶洞-孔隙
裂缝-溶洞
三重介质
孔隙-裂缝-溶洞
第二节 多孔介质及连续介质场
一、多孔介质的特点及分类
且油藏具有明显的倾角时这种能量才起作用。
油藏具有明显的 倾角时这种驱动 方式 才起作用
第三节 渗流过程中的力学分析及驱动类型
6、驱动方式小结及三次采油介绍
在流体流向井底的过程中,往往是各种能量同时起作用, 区别在于每种能量发挥作用的大小不同,在某个时期,某 种能量会处于主导地位,其它能量处于从属地位,那么, 在某个时期内,什么能量处于主导地位,就叫做什么驱。
=9.435MPa prB>prA,所以油从B流向A。
A
z 10 m
B
第三节 渗流过程中的力学分析及驱动类型
三、油藏驱动类型及驱动能量
1、水压驱动
来源于与外界连通的边水或人工注入水。
注水井 边水压能
生产井
第三节 渗流过程中的力学分析及驱动类型
2、弹性驱动
Pf
P P
P'

开采前

Pf P
条带状地层
>3
圆形地层
平面等厚模型(x,y)
B
K=A/B <3
A
第一节 油气藏及其简化
二、油气藏的简化(层状、块状)
1、层状油藏
底水油藏
边水油藏
封闭边界
定压边界
第一节 油气藏及其简化
二、油气藏的简化(层状、块状)
2、块状油藏 必须考虑流体在纵向上的流动和交换。
第二节 多孔介质及连续介质场
一、多孔介质的特点及分类
Pe
油井
水井
Pe
微分方程的边界条件
第三节 渗流过程中的力学分析及驱动类型
4、井底压力
井底流压 Pwf :正常生产时,生产井或注水井的井底压力。 井底静压 P :正常生产情况下,关闭一口井,其它井正常工 w 作,稳定后的关闭井的井底压力。
Pe
油井
水井
灌溉
Pwf Pw
Pe
第三节 渗流过程中的力学分析及驱动类型
一、油气藏的类型(构造、地层和岩性)
3、岩性油气藏(砂岩透镜体、生物礁和岩性歼灭)
生物礁油气藏
第一节 油气藏及其简化
一、油气藏的类型(构造、地层和岩性)
3、岩性油气藏(砂岩透镜体、生物礁和岩性歼灭)
岩性歼灭油气藏
第一节 油气藏及其简化
二、油气藏的简化(层状、块状)
1、层状油藏 忽略流体在纵向 上的流动和交换
油气层渗流力学
第一章
渗流的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
第1章 渗流的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
第一节 油气藏及其简化
第二节 多孔介质及连续介质场
第三节 渗流过程中的力学分析及驱动类型
第四节 渗流的基本规律和渗流方式
第五节 非线性渗流规律
第六节 两相渗流规律
第一节 油气藏及其简化
一、油气藏的类型
二、油气藏的简化
第一节 油气藏及其简化
第三节 渗流过程中的力学分析及驱动类型
2、目前地层压力 P
藏开发过程中,不同时期的地层压力,与开发程度、水平有关。
获取方法: 关闭所有井,稳定后,测定的地层中部压力,为目前的地层 压力。
目前地层压力与原始地层压力的关系?
第三节 渗流过程中的力学分析及驱动类型 3、供给压力 Pe
在油藏供给边界上的压力或注水井井底压力。
一、渗流程中的力学分析
1、流体的重力和势能
A B
M
Pz
动力
M
Pz
阻力
流体重力势能图
表示重力势能的压力: P
z
gz
重率:
g
第三节 渗流过程中的力学分析及驱动类型
2、流体惯性力
m/v
当流体运动时,惯性使其总要保持原状,因而表现为阻力。
dv Pa m ma dt
第三节 渗流过程中的力学分析及驱动类型
二、连续介质及连续流体
1、连续流体
p lim p
p p
p
2、连续介质
p lim p
p p
p
第三节 渗流过程中的力学分析及驱动类型
一、渗流过程中的力学分析 二、与油藏有关的压力概念
三、油藏驱动类型及驱动能量
第三节 渗流过程中的力学分析及驱动类型
一次采油、二次采油
1)水压驱动(刚性和弹性:边水、人工注入水) 2 )弹性驱动(岩石和流体) 3 )气压驱动(气顶气) 4 )溶解气驱(溶解气)
5 )重力驱动(原油本身重力)
第三节 渗流过程中的力学分析及驱动类型
6、驱动方式小结及三次采油介绍
1 )化学驱 聚合物驱 碱水驱 表面活性剂驱 聚合物+碱水 聚合物+表面活性剂 碱水+表面活性剂
>
PrB PB Z B
>
= =
>
第三节 渗流过程中的力学分析及驱动类型 6、压力梯度曲线
油藏埋深与实测压力的关系曲线,叫做压力梯度曲线。不同 水动力学系统压力梯度曲线也不同。
0
P2 P3 Pi P 1
P
思考:Pi P 实测 ?
系数b称为压力系数; b<0.7 异常低压油藏; b>1.2时异常高压油藏。
⊙多存在于碳酸盐岩油气层。
储、渗
第二节 多孔介质及连续介质场
④ 理想土壤:由等直径的平行毛细管组成的多孔介质。
⑤ 假想土壤:由等直径的固体颗粒堆积而成的多孔介质。
第二节 多孔介质及连续介质场
孔 隙 介 质
蒙脱石
粒间孔隙
伊利石
第二节 多孔介质及连续介质场
储层裂缝 石英颗粒粒内裂缝
裂 缝 介 质
第二节 多孔介质及连续介质场
一元驱
二元复合驱
三元复合驱:聚合物+碱水+表面活性剂
第三节 渗流过程中的力学分析及驱动类型
6、驱动方式小结及三次采油介绍
2 )注酸(浓硫酸、盐酸-前苏联) 油套管腐蚀严重 3 )注气(CO2、N2、NG) 4 )交替注气注水 注蒸汽 5 )热采 蒸汽驱 蒸汽吞吐
第二节 多孔介质及连续介质场
一、多孔介质的特点及分类
3、比表面性 S
S
S
Sr
A S 是指单位体积岩石内孔隙总内表面积,以岩石外表表 V 面体积为基准。
A S V
A Sr Vr
以岩石孔隙体积为基准的比表面
以岩石骨架体积为基准的比表面
第二节 多孔介质及连续介质场
一、多孔介质的特点及分类
一、油气藏的类型(构造、地层和岩性)
1、构造油气藏(背斜、断层、刺穿和裂缝)
背斜油气藏
挤压背斜
基底升降背斜
滚动背斜
披覆背斜
底辟拱生背斜
第一节 油气藏及其简化
一、油气藏的类型(构造、地层和岩性)
1、构造油气藏(背斜、断层、刺穿和裂缝)
断层油气藏
复杂断层
简单单断层
交叉断层
逆断层
第一节 油气藏及其简化
5、多孔介质分类
① 孔隙介质:以固体颗粒为骨架,在颗粒之间形成连
通或不连通的孔隙。
⊙多存在于砂岩油藏中,在油田最为常见。
储、渗
第二节 多孔介质及连续介质场
② 裂缝介质:具有裂缝的多孔介质。
⊙多存在于碳酸岩油藏中。
纯裂缝
裂缝-孔隙 储、渗
第二节 多孔介质及连续介质场
③ 溶洞介质:以次生溶洞为主要储集空间的岩石。
'
开采后
Pf ' P '
来源于岩石和液体的弹性。 综合压缩系数 :
Ct C f C L
第三节 渗流过程中的力学分析及驱动类型
3、气压驱动
第三节 渗流过程中的力学分析及驱动类型
4、溶解气驱动
来源于溶解气。
第三节 渗流过程中的力学分析及驱动类型
5、重力驱动
来自原油本身的重力。
5、折算压力 Pr
C B A
投产前,油藏处于平衡状态。
PC PB PA
PA
PC
油藏流体由C→B→A?
思考:为什么? 潜水、核潜艇
PB
A 、B、 C 的高度不同。
只有把三口井压力折算到同一水平面上,才具有可比性。
比个头、地质储量计算
第三节 渗流过程中的力学分析及驱动类型
5、折算压力 Pr
将油藏内各点压力按水力学内部压力分布规律,折算到同一 水平面上的压力,叫做折算压力。
f
1 V f Cf V f P

开采前
P
P'

Pf P

'
V f ---孔隙体积变化量
开采后
Pf ' P '
C f ---表示油层压力每降低一个大气压时,单位体积岩石中孔隙
体积的缩小值。
第三节 渗流过程中的力学分析及驱动类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