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13课辛亥革命练习一

第13课辛亥革命练习一

第13课辛亥革命(限时练一)
一、单项选择题
1.1905年,中国同盟会在日本东京成立,这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入一个新阶段的标志,这主要是因为中国民主革命开始有了( )
①革命舆论战斗的阵地②全国性统一的革命政党
③较为明确的反帝要求④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
A.①②③ B.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
2.中国同盟会政治纲领中“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的实质意义是( )
A.反清复明 B.反满兴汉
C.反对民族压迫 D.反对清朝封建统治
3.20世纪初,中国同盟会成立后,发动了一系列武装起义,这表明( )
A.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形成
B.革命派具有独立的武装力量
C.革命派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D.中国民主革命深入发展
4.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其中规定:“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在当时最实际的意义是( )
A.确立民主共和的原则 B.使人民获得政治权利
C.结束封建统治秩序 D.否定君主专制制度
5.推翻清王朝后,辛亥革命的主要领导人中,有的准备功成身退,有的转移实业,有的醉心于议会政治。

这说明他们( )
①革命性已经丧失②对中国革命缺乏全面和完整的认识③未看到中国革命的长期性和复杂性④未认清中外反动派的本质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6.民国二年,某地农村百姓家贴了一副春联:“帝德乾坤大,皇恩雨露深。

”该春联反映的问题是( )
A.清朝皇帝仍然在位,深受农民拥护
B.清末的“新政”使百姓受益,农民很怀念
C.辛亥革命反封建不彻底,封建思想依旧存在
D.农民深受皇恩,不敢遗忘
7.(2011年广东湛江二模文综)N·佩弗《远东》一书认为:“1912年在中国建立起美国共和政体的仿制品,真是荒唐可笑……这种共和政体悲惨的结束了,即悲惨的失败了。

然而,失败的并不是共和政体,而是一代人。

”对“失败的并不是共和政体,而是一代人”理解最准确的是( )
A.没有推翻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B.辛亥革命成果落到了袁世凯的手里
C.没有摧毁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
D.没有找到一条真正可挽救中国的道路
8.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是
A.同盟会 B.日知会 C.强学会 D.兴中会
9.同盟会成立后,创办的机关刊物是
A.《浙江潮》 B.《革命军》 C.《民报》 D.《国闻报》
10.“七十二健儿,酣战春云湛碧血;四百兆国子,愁看秋雨湿黄花”,此对联写的是A.浙江起义 B..安徽起义 C..惠州起义 D .黄花岗起义
11.20世纪初,同盟会发动的多次武装反清起义,最终失败的根本原因是
A.革命党人没有充分发动和依靠广大人民群众 B.革命党人的武装反清计划不周密C.革命党人没有提出明确的资产阶级革命纲领 D.革命党人发动起义的条件不成熟12.在中国近代历史上,共和政体确立的标志是
A.湖北军政府的建立B.南京临时政府的成立
C.清帝退位D.袁世凯当选为临时大总统
13.下列对辛亥革命胜利了的影响的叙述,错误的一项是
A.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 B.结束了二千年的封建制度
C.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D.推翻了清朝的反动统治
14.清王朝统治结束的标志性事件是
A.武昌起义爆发 B.袁世凯担任内阁总理大臣
C.南京临时政府成立 D.宣统帝正式下诏退位
15.袁世凯能够窃取辛亥革命胜利果实的原因有①帝国主义对中国革命的破坏②立宪派、旧官僚对革命政权的进攻③资产阶级革命派的软弱妥协④袁世凯的反革命欺骗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16.辛亥革命给近代中国政治民主化带来的直接影响是①推翻了封建帝制②推翻了封建制度③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④促进了民族工业的发展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 D.①③④
17、南京临时政府的法令和措施在经济方面规定:“奖励和保护工商业,鼓励人民兴办实业,鼓励华侨在国内投资,设立实业部,各省成立实业公司,废除清朝的苛捐杂税。

”这反映出资产阶级领导革命的根本目的是()
A.推翻清政府 B.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C.为资本主义发展开辟道路 D.平均地权
18、1912年春,南京临时政府颁布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A.宣告了中华民国的成立
B.标志着清王朝统治的结束
C.宣布废除清政府与列强签订的一切不平等条约
D.标志着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的诞生
19、毛泽东指出:“中国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正规地说起来,是从孙中山先生开始的。

”这是因为孙中山()
A.在中国第一个提出推翻清政府
B.第一个提出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
C.第一个提出推翻清政府,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D.第一个发动了推翻清政府统治的武装起义
20、“三民主义”是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其局限性主要表现在()
A.反封建不彻底,反帝不明确
B.没有反映人民的政治民主要求
C.没有表达资产阶级的经济利益要求
D.没有提出反对封建土地制度的纲领
21、南京临时政府颁布的《临时约法》是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它规定()
①国家主权属于全体国民②总统有权单独颁布法令③国民享有居住、言论等自由④确立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2、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创立的中华民国,在政治体制方面效仿的西方国家是
A.美国 B.英国 C.俄国 D.德国
二、非选择题
2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辛亥革命老人吴玉章曾作诗:“丧权辱国震人心,铁路风潮鼎沸腾,武汉义旗天下应,推翻专制共和兴。


材料二1912年2月13日,孙中山认为“帝制从此不存留于中国之内,民国的目的亦已达到”,遂向参议院请辞临时大总统,并推荐说:“清帝退位,南北统一,袁君之力实多。


材料三每逢“五一”和“十一”这样的重大节日,孙中山先生的巨幅画像总会摆在天安门广场,与天安门城楼正中的毛泽东主席巨幅画像遥相面对。

请回答:
(1)材料一诗中反映了哪些重大历史事件?
(2)材料二中,孙中山这样做的直接原因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孙中山的观点是否正确?为什么?
(3)请你结合辛亥革命的史实说出孙中山先生在材料三中具有如此崇高地位的主要理由。

24.材料一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无论种族、阶级、宗教之差别。

材料二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定行使其统治权。

国务员于临时大总统提出法律案,公布法律,及发布命令时,须副署之。

——摘自《临时约法》
(1)材料一中“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的规定,体现了什么原则?
(2)材料二中统治权力的分工体现了什么原则?
(3)材料一中“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无论种族、阶级、宗教之差别”的规定有何进步意义?
(4)料二中哪些内容旨在限制袁世凯的权力?
13课限时练答案(一)
答案
1.B 解析:①项说法明显有误,在中国同盟会成立大会上提出的革命纲领也并未有明确的反帝要求,③项错误,故答案为B项。

2.D 解析:“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即推翻满洲贵族统治,其实质就是反对清朝封建统治。

3.D 解析:中国同盟会领导的一系列旨在推翻清王朝的武装起义,推动全国革命进入高潮,民主革命正朝深入方向发展。

4.D 5.B
6.C 解析:中华民国成立了两年,农民仍有着“帝德乾坤大,皇恩雨露深”的封建思想,说明了辛亥革命反封建的不彻底。

7.D 解析:辛亥革命的失败在于没有找到符合中国国情的民主革命道路,虽然推翻了封建专制制度,但并未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

8.D 9.C 10.D 11.A 12.B 13.B 14.D 15.A 16.C
23.(1)事件:清政府宣布“铁路国有”、四川保路运动、武昌起义、清政府被推翻和中华民国建立。

(2)直接原因:中华民国已经建立,在袁世凯的两面手段作用下,清帝也已经退位;孙中山认为辛亥革命的主要任务已经完成。

不正确。

原因:辛亥革命的目的并没有真正实现,袁世凯篡夺革命果实后,开始实行专制统治;南京临时政府名义上是中央政府,实际上并没有实现国家的真正统一,也没有结束全国的混乱局面。

(3)理由:孙中山是民主革命的先行者(或最杰出的资产阶级革命家),他一生为革命奔走,为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解放,为祖国的独立、自由、民主和富强,贡献了自己的心血和生命。

24.(1)主权在民。

(2)三权分立。

(3)体现了民族平等原则,有利于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

(4)临时大总统的权力受参议院和国务员的限制(或答“国务员于临时大总统提出法律案,公布法律,及发布命令时,须副署之”均可。


13课限时练答案(二)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C D C D C A C B C C A D D D D D D B B A
题号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答案 A D B A D C B B A C B A C D C C C C C C
41.①途径:推翻清政府,建立共和国。

②措施:建立革命组织;传播民主革命思想;发动武装起义;创建革命理论。

42.推翻了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共和政体;产生了近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了资产阶级、无产阶级等新的阶级;出现了新式学堂;引进了西方先进科技。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