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语法知识(近三年典型中考真题梳理附答案详解20页汇总)1 语法知识(甘肃省7市中考题)阅读下面语段,完成题目。
①春节起源于殷商时期年头岁尾的祭神祭祖活动,是中国最盛大、最热闹、最重要的传统节日。
在民间,传统意义上的春节从腊月初八的腊祭或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灶开始,一直到正月十五。
古时春节曾专指节气中的立春,也被视为是一年的开始。
自汉武帝太初元年始,以夏年(农历)正月初一为“岁首”(即“年”),年节的日期由此固定下来。
年节古称“元旦”。
1911年辛亥革命以后,开始采用公历(阳历)计年,遂称公历1月1日为“元旦”,称农历正月初一为“春节”。
现代民间习惯上把过春节又叫做过年。
其实,年和春节的起源是不同的。
那么,“年”究竟是怎么样来的呢?民间主要有两种说法。
一种说的是,古时候,有一种叫做“年”的凶猛怪兽,每到腊月三十,便要觅食人肉。
一个腊月三十晚上,“年”到了一个村庄,适逢两个牧童在比赛甩牛鞭子,“年”被啪啪的鞭声吓得jīng huāng shī cuò。
它窜到另一个村庄,又被一家门口晒着的大红衣裳吓得逃跑。
后来它又来到了一个村庄,朝一户人家门里一瞧,只见里面灯火辉煌,刺得它头昏眼花,只好又溜了。
人们由此摸准了“年”有怕响、怕红、怕光的弱点,便想到许多dǐyù它的方法,如放鞭炮,于是逐渐演化成今天过年的风俗。
另一种说法是,我国古代的字书把“年”字放禾部,以示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②由于谷禾一般都是一年一熟,所以“年”便被引申为岁名了。
(3)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传统节日”“觅食人肉”“吓得逃跑”“风调雨顺”四个短语的类型各不相同。
B.在画线句①中,加点词“殷商”“祭祖”“热闹’的词性分别是名词、动词、形容词。
C.根据文意,文中提到的“春节”“元且”和“年”的日期是同一天。
D.画线句②是一个复句,两个分句之间属于因果关系。
【答案】(3). suì cuàn (4). C2 语法知识(广东省中考题)(一)积累与运用(14分)。
请根据要求完成1-5题(14分)。
从1999年开始,每年的11月至12月期间是勒杜鹃开得最灿烂的时节,此时的深圳都会举办深圳勒杜鹏市花展。
经过历年的发展,逐渐成为一年一度市民翘首以盼的花展盛事,想一览美景,游客无需四处xún mì,登上莲花山即可一览美景。
这期问也是莲花山最美最热闹的时刻,簌杜鹃用热情迎接着[甲] (A.络绎不绝B. 前呼后拥)的游客。
她撒开女子的娇羞,尽情绽放,红的似火,粉的似霞,白的赛雪。
漫山遍野,花团锦簇,měi bú shèng shōu。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她虽不像梅花,[乙]在严寒下,顽强绽放。
(A.即使........也…… B. 只有........才……),但她只要一落地,便会生根开花,无论风雨多大,都要开出最鲜艳夺目的花。
作为深圳市花的勒杜鹃与雕塑“拓荒牛”及以“打开国门”为寓意的雕塑《闯》有着异曲同工之妙,都彰显着特区人民的开拓创新的奋斗精神。
“拓荒牛”的作者是著名中国的雕塑家潘鹤在1984年创作的。
“拓荒牛”勾头蹬腿,重心向前,浑身使力,将身后一个巨大的树根拔出地而的画面展示着深圳的开拓精神。
《闯》的作者是由设计者郑建平于1993 年为深圳创作的,他曾说:一个城市需要一个城市记忆的记录,城市记忆和城市的文化资产,都需要为之寻找载体,雕塑便是这样一种载体。
3.下列选项中错误的一项是 ( ) (3分)A. “环境宜人”“花团锦簇”都是补充短语。
B.“灿烂”“热闹'“鲜艳夺目”,这三个词都是形容词。
C.“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出自陆游的(卜算子·咏梅》,“卜算子”是词牌名。
D. “她撇开女子的娇羞,尽情绽放,红的似火,粉的似霞,白的赛雪。
”这句话运用了排比、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
3. [解析] A.“花团锦簇”“环境宜人”都是主谓短语。
3 补写(贵州省安顺市中考题)22. 同学们制作了《关于实验操作技能测试》小册子,下面是推荐语。
请整合目录信息,补写相应内容,注意简明、连贯、通顺。
推荐语你见过大豆种子的内部长什么样吗?你能把一个小灯泡接亮吗?你有办法让浑浊的泥浆水变清澈吗?这本小静子能帮上你的忙!小册子主要包括①______这几个部分。
②______;然后,就是③______,这是最详细的内容;此外,小册子还提醒你要注意实验规范,请相信,我们精心制作的小册子可以帮助你成为实验操作小能手哦!目录序言一、你要知道的测试学科 1测试年级 2测试时间 3测试方式 4测试时长 5结果等级 6 二、你要会做的生物实验观察种子的结构8 慢头在口腔中的变化12 物理实验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18 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22 化学实验浑浊泥浆水的过滤27 蒸发少量氯化钠溶液32 三、你要注意的实验操作规范35实验报告撰写规范37 致谢注:由于试卷版面有限,目录未能展示实验操作技能测试的所有信息。
答案:22. ①. ①你要知道的、会做的和注意的②. ②首先,小册子会让你知道测试的学科、年级、时间等重要信息③. ③你要会做的生物、物理、化学三个学科的各项实验。
【22题详解】依据图表中目录的分类,分为“一、你要知道的”“ 二、你要会做的”“ 三、你要注意的”几部分,所以小册子主要包括几个部分就从这三点概括出来,答案为“你要知道的、会做的和注意的”;图表中各项的展开是有顺序性的,研究发现,首先是关于测试学科、年级、时间、方式结果等级等信息,然后就是从生物实验到物理实验、化学实验的具体内容的展开,依据这样的目录结构,可以概括为“首先,小册子会让你知道测试的学科、年级、时间等重要信息”然后“你要会做的生物、物理、化学三个学科的各项实验。
”4 语法知识(贵州省黔东南州中考题)4.下列对语文知识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如今,由于创新在各个领域蔚然成风,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发动机”。
(本句成分残缺,是病句)B.黔东南州旅游产业化工作推进大会对我州如何强化旅游服务意识和提升旅游服务质量提出了新思路。
(句中“对”是介词,“和”是连词,“新”是形容词)C.“眨眼睛”“干得很好”“他的声音”这三个短语分别是动宾短语、补充短语、偏正短语。
D.5月28日,2021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在贵阳圆满闭幕。
(句子主干是:博览会圆满闭幕。
)答案:4.D5 语法知识(贵州省铜仁市中考题)5.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某种负担,如“思想包袱”。
——这是通过比喻产生的意义,叫比喻义。
(此句中标点符号没有错误。
),不只是B.“流水鸣溅溅”“涓涓细流”“莲叶田田”中都运用了叠词。
(叠词的运用,不只是字词的简单重复,还可产生节奏韵律之美,突出事物特征,有利于情感的抒发。
)C.这里除了光彩,还有淡淡的芳香,香气似乎也是浅紫色的,梦幻一般轻轻地笼罩着我。
(该句运用通感的修辞手法,将无形的香味化为有形的颜色,将人带入了梦幻般的境界。
)D.李老师对小涵说:“请你明天告诉语文科代表,叫她把今天布置的作文收齐后,交到我的办公室。
”第二天,小涵对语文科代表说:“李老师让我告诉你,叫你明天把今天布置的作文收齐后,交到他的办公室。
(小孟转述的内容是准确的、完整的。
)【分析】本题考查标点符号、词语运用、修辞手法、语句转述等正误的辨析。
根据平时对各知识点的掌握,结合选项内容分析判断。
【解答】ABC.正确;D.有误,小涵转述李老师的话是在第二天,所以转述中“明天”这个时间词出错,应改为“今天”。
故选:D。
【点评】转述他人话语,要注意人称的转换,并注意转述时间与地点的变换。
6 语法知识(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中考题)5.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2分)A.“马莲花像一朵朵湛蓝色的小喇叭,对着都市的天空唱着动听的歌,”这句话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修辞。
B.“微波细浪”是并列短语,“聆听风声”是主谓短语。
C.“我喜爱的作家有很多,如:莫言、王小波、莎士比亚、毕淑敏……等,这些作家的作品开启了我的心门,丰厚了我的人生。
”这句话标点使用正确。
D.“艺术节上,孩子们最喜爱的节目是女教师们展示的模特秀《古韵旗袍》。
”句子主干是:孩子们喜爱教师,答案:5A7 语法知识(黑龙江省绥化市中考题)4.下列语法知识判断错误的一项是()(2分)A. “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都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是假设复句。
B. “永恒的骄傲”“一封家书”“十分艰巨”“慢慢地离开”这四个短语类型相同。
C. “夏天的雨也有夏天的性格,热烈而又粗犷。
”句中“粗犷”是形容词。
D. “李白的诗歌充满强烈而又集中的艺术力量。
”句中“充满”作谓语。
答案:4A8 语法知识(湖南省娄底市中考题)6.(2分)下列各句中,对修辞使用判断正确的一项是()A.这里除了光彩,还有淡淡的芳香,香气似乎也是浅紫色的,梦幻一般轻轻地笼罩着我。
(通感)B.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趣味。
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
(排比)C.哪一种办法更省时间?我们能一眼看出第一种办法好,后面两种办法都“窝了工”。
(反问)D.一提到孙犁,人们就仿佛看到白洋淀“那一望无际的密密层层的大荷叶,迎着阳光舒展开”。
(比喻)【分析】本题考查修辞手法的运用。
常用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拟人、排比、夸张、反问、设问、反复、对偶等。
解答此题,首先要对句子运用的修辞方法作出准确辨析,然后对照括号内的修辞方法来判断正误。
【解答】A.正确;B.有误,句中使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C.有误,句中使用了设问的修辞手法;D.有误,句中未使用修辞手法。
故选:A。
【点评】解答此题,首先要根据自己已有的修辞知识储备,对句子运用的修辞方法作出准确辨析,然后选出判断正确的一项。
9 语法知识(湖南省益阳市中考题)3.(6分)阅读下面语段,完成问题。
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国人民志愿军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近20万英雄献出了宝贵生命,被誉为“最可爱的人”。
在松骨峰战斗中,,,,。
激战后,烈士们的遗体,保留着各种各样的姿势:有的抱着敌人的头,有的掐着敌人脖子,有的咬着敌人耳朵……他们一个连打死了300多个敌人,坚持等到了部队主力的到来,最终保住了阵地。
(1)下列对语段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从词语的性质看,语段中“战斗”“掐”“最终”分别是动词、动词和副词。
B.从修辞的运用看,语段中“有的……有的……有的……”运用了排比的修辞。
C.从句子的结构看,语段中画横线的句子是一个单句,主干是:遗体保留姿势。
D.从标点的用法看,语段中的省略号用于列举的省略,表示遗体姿势还有很多。
【分析】(1)本题考查语文知识积累。
A.有误,“战斗”是名词。
BCD.正确。
故选:A。
10 语法知识(辽宁省鞍山市中考题)6.(2分)下列语法知识判断有误的一项是()A.“老家的院子里有一棵苹果树,那高大的身躯铺设了一地绿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