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基因克隆的基本过程
基因克隆是指利用生物学技术进行繁殖某一抗原性基因组片段实现基因复制的过程。
主要由下面几个步骤组成:
一、启动物获取:
1. 从细胞中分离出DNA片段;
2. 使用酶切技术将DNA片段的‘钩子’附加到对应的载体上;
二、基因克隆扩增:
1. 把完美结合的细菌进行培养,促进DNA分子的复制;
2. 使用克隆抗体来处理载体以防止它们散发;
三、基因克隆分离:
1. 使用特定的限制酶进行裂解,将前面复制的DNA分离出来;
2. 使用水和石蜡将克隆体分离;
四、基因克隆实验:
1. 实验研究克隆DNA片段表达的基因;
2. 用PCR微量实验研究克隆体的表达水平;
五、基因突变:
1. 对克隆的DNA片段进行诱变;
2. 使用嵌合子技术将变异的片段插入到载体中;
六、基因表达检测:
1. 检测新插入的基因是否有正常表达;
2. 研究新基因对于抗性或者功能的影响;
七、生成抗原性基因组片段:
1. 用PCR实验研究整个新基因的表达水平;
2. 使用基因合成技术进一步改善新基因的特性;
基因克隆技术的应用有很大的广度,能够有效地增强病原体与病毒的抗体力,提升受抗原抗药的抵抗力,为生物科学的发展提供更多的研究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