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地下水的作用及其勘察

地下水的作用及其勘察

地下水的作用及其勘察
【摘要】地下水是地球表层下的水体,它对于人类生产生活、自然生态系统
的发展和维持起着重要作用。

勘察地下水的情况,可以为地下水资源的利用提供
基础数据。

本文主要介绍了地下水的作用及其勘察方法。

在勘察方面,常用的方
法包括水文地质勘察、地球物理勘察和化学勘察等。

文章的主要结论是:地下水
是重要的水资源,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如污染和过度开采等,因此在勘察地
下水资源时,需要注意其合理利用和保护。

【关键词】地下水;作用;勘察
引言
地下水是地球表层下的水体,它对于人类生产生活、自然生态系统的发展和
维持起着重要作用。

地下水资源的勘察是保障和发展水资源的重要手段。

因此,
对于地下水的勘察和利用,是保障人民生存和发展的重要保障。

本文将介绍地下
水的作用及其勘察方法,以期能够更好地保障和利用地下水资源。

1. 地下水的基本类型与特征
地下水是地球表面以下的水资源,它们的类型和特征可以根据地下水的来源、地下水流动的状态、水文地质条件等多种因素来进行分类和描述。

以下是地下水
的基本类型和特征:
地表水渗漏形成的地下水:这种地下水主要来自于地表水渗漏入土壤中而形
成的。

它们通常具有与周围土壤和地表水相似的水质,流速较慢,汇集成的水体
呈现出灰色、黄色或棕色等颜色,通常具有较高的含盐量和微量元素含量。

降雨渗透形成的地下水:这种地下水主要来源于降雨,经过土壤和岩层的渗
透和过滤后形成的。

这种地下水的水质通常较为清洁,含有较低的盐分和微量元素,但它们可能受到地表污染物的影响。

断层、裂隙和孔隙水:这种地下水主要位于岩石断层、裂隙和孔隙中,通常
具有较高的水质,但也可能受到地质构造和人为污染的影响。

矿化度高的地下水:这种地下水的矿化度高,含有较高的盐分和微量元素,
通常是由于地质条件和地表环境的影响所导致的。

深层地下水:这种地下水位于地下较深的岩层中,通常含有较高的矿化度和
微量元素,但它们也可能具有较高的水质,因为它们受到地下水流动和地质构造
的保护。

2. 工程地质勘察中地下水的重要作用
2.1地下水水位升降对岩土工程的影响
地下水的水位升降会直接影响岩土工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例如,在土方开
挖时,地下水水位的变化会对土方的稳定性和支撑结构的设计产生影响。

地下水
的水位升高可能导致土方失稳和坍塌,而地下水的水位下降则可能导致地面沉降
和土壤龟裂,对工程造成危害。

2.2 地下水位对岩土物理性质的影响
地下水位的变化还会影响岩土物理性质,如强度、压缩性、渗透性等。

当地
下水位升高时,地下水的渗流压力会增加土壤的孔隙水压力,使得土壤的强度和
刚度降低,容易导致土体的液化和流变。

而当地下水位下降时,土壤的孔隙水压
力降低,土壤的强度和刚度增加,但也可能导致土壤的干缩和龟裂。

2.3 动水压力对岩土工程的危害
地下水流动会产生动水压力,对岩土工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造成危害。

例如,在隧道、地下室和河道等工程中,地下水流动的动水压力可能导致地面沉降、地
下水渗漏和结构损坏。

因此,在工程地质勘察中,需要对地下水的流动和动水压
力进行详细的调查和分析,以确保岩土工程的安全和稳定性。

3. 地下水勘察的主要内容
3.1地下水资源的调查
地下水勘察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评估地下水资源的量、质、分布和利用潜力。

因此,地下水勘察的第一个任务是调查地下水资源的分布、类型、含量、质量等
情况,以确定地下水资源的总量和可开发程度。

同时,还需要进行地下水的水化
学分析、环境监测等工作,以评估地下水的水质和污染情况。

3.2地下水动态监测
地下水勘察还需要对地下水的水位、水流、水温等动态参数进行监测和记录。

通过对地下水动态变化的观测和分析,可以评估地下水资源的补给和消耗情况,
为地下水资源的合理利用提供数据支持。

3.3地下水渗透性测试
地下水渗透性是地下水资源的重要指标之一,也是影响工程稳定性和安全性
的关键因素之一。

地下水勘察中需要进行渗透性测试,以评估土壤和岩石的渗透
性和水分运移特性。

测试方法包括水压试验、渗透率试验、反渗透试验等。

3.4地下水动力学分析
地下水动力学分析是指通过研究地下水的流动规律和变化过程,来预测和评
估地下水资源的利用潜力、地下水污染的扩散和地下水对岩土工程的影响等问题。

在进行地下水动力学分析时,需要运用一定的理论和方法,以建立适当的地下水
数学模型和计算程序。

地下水动力学分析中需要考虑许多因素,如地下水流动的控制因素、地下水
的流动方向、流速和流量等。

其中,控制因素是指影响地下水流动的各种物理、
化学和生物因素,如地形、土壤、岩石的渗透性、地下水位高度、降雨量、蒸散
发等。

这些控制因素的变化会影响地下水的流动方向和速度,进而影响地下水的
利用和保护。

4.地下水常见勘察方法
地下水勘察是指对地下水的水文地质特征、水力特性、水化学特性、水文动
态特征以及水污染状况等进行系统的调查和分析。

地下水勘察对于工程建设、水
资源管理和环境保护等领域都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将介绍地下水常见的勘察方法。

4.1 钻孔勘探
钻孔勘探是一种常见的地下水勘察方法。

通过钻孔取样分析,可以对地下水
的水文地质特征、水力特性和水化学特性等进行分析。

在钻孔勘探中,采用不同
类型的钻探设备(如手摇钻、液压钻等)钻取钻孔,取得不同深度的土样或岩样,并进行水文地质分析和水化学分析等。

4.2地下水位监测
地下水位监测是通过设立井眼或井管,在特定时间和空间范围内进行地下水
位的观测和记录。

可以通过水位监测数据,分析地下水的水文动态特征和地下水
的变化趋势。

此外,地下水位监测还可以为地下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管理提供数
据支持。

4.3地球物理勘探
地球物理勘探是利用地球物理方法,对地下水进行探测和分析的方法。

常见
的地球物理勘探方法包括重力测量、磁法勘探、电法勘探和地震勘探等。

通过地
球物理勘探,可以分析地下水的分布、含量、流动方向和地下水矿化程度等特征。

4.5环境同位素技术
环境同位素技术是利用地下水中的同位素进行分析的方法。

常见的同位素包
括氢同位素、氧同位素、碳同位素和氘同位素等。

通过对同位素比值的测定和分析,可以确定地下水的来源、流动路径、补给方式和污染程度等。

环境同位素技
术是一种重要的地下水勘察方法,也是地下水研究的前沿领域之一。

4.6饱和导电率勘测
饱和导电率勘测是利用地下水的导电性差异进行勘测的方法。

地下水的电导
率受到水质、盐度、温度等因素的影响,通过测量地下水的电导率可以分析地下
水的矿化程度和污染状况等特征。

饱和导电率勘测是一种非破坏性勘测方法,可以较准确地确定地下水的分布和含量等信息。

5.结语
地下水是重要的水资源,其勘察和利用需要注意其合理利用和保护。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需要根据不同地区的地质、水文等特点,采用不同的勘察方法和技术,制定科学合理的地下水资源利用和保护方案。

此外,地下水资源的开采和利用需要考虑到生态、环境和经济等多方面的因素,综合平衡利益关系,推动可持续发展。

因此,加强对地下水的勘察和保护工作,对于维护生态环境、保障人民生存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冯祯辉,郭万鹏,曹风旭.论地下水的作用及其勘察[J].工程建设与设计,2020(20):33-34.
[2]张旭.水文地质勘察中地下水的问题及其应对措施[J].科学技术创
新,2018(28):29-30.
[3]张培刚.水文地质勘察中地下水的问题及其应对措施研究[J].西部资源,2016(05):123-124.
[4]李延坤.水文地质勘察中地下水的问题及应对措施分析[J].科技与企业,2013(22):342+346.。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