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记叙文写作指导之《细节描写》

记叙文写作指导之《细节描写》

《写作指导之细节描写》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指导学生捕捉生活中的细节,明确细节描写的内涵,学习细节描写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赏析例文中各种精彩的细节描写,感受细节描写的好处,并学会运用细节描写的方法来塑造人物、表达情感。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引导学生善于观察、捕捉生活中的细节,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做一个生活的有心人。

教学重点:学习细节描写,体会其作用,并掌握细节描写的方法。

教学难点运用细节描写并能灵活运用到写作之中。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实物投影教学方法范例法、情境法、比较归纳法、自主合作探究法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图片导入同学们,屏幕上有两棵树,请看看它们分别有什么特征?(通过将图片中的一棵枯萎衰败的大树和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进行对比,引出细节描写。

)如果我们把文章比作是一棵大树,单纯的记叙及写好文章的结构,只是勾勒出了大树的枝干。

如果在完整的记叙和结构的基础上,加入生动的细节描写,那么,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才是一棵枝繁叶茂、生机勃勃的大树。

由此可见,生动的细节描写能把文章写“活”!那么,什么是细节描写呢?二、简介细节描写1、细节描写的定义细节描写是对事件发展的细小场景和人物独特的外貌、个性的语言、细微的神态及心理、细小的动作以及典型环境等所作的细腻、具体的描写。

2、细节描写的分类①人物细节描写:包括人物的肖像、神态、动作、语言、心理等细节描写②环境细节描写:包括自然环境细节描写和社会环境细节描写③场景细节描写:指事件发生过程中人物活动的画面描写各类细节描写是密不可分的,写作过程中事必有人,人必有事,写人叙事都是为了共同彰显主题;而环境、场面描写则是为写人叙事提供特定的场景,起铺垫映衬作用。

三、竞猜激趣,聚焦细节好处(课前准备:要求学生挑选一位自己所熟悉的同班同学,并用文字将其描写出来)1、请几位同学发言介绍一位他所熟悉的同学,师生共猜他是谁。

随后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有些同学介绍时大家一猜即中,有些同学介绍时我们却迟迟不敢下定论?(通过对比,引导学生了解细节描写的作用)2、细节描写的作用成功的细节描写,可以做到:写人使读者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写事使读者如临其境,感同身受;——能够增强文章的形象性、生动性、真实性。

教师小结:细节描写在文章描写的中的地位看似闲笔或赘笔,信手拈来,无关紧要,可有可无;但都是作者精心的设置和安排,不能随意取代。

一篇文章,恰到好处地运用细节描写,能够增强文章的真实性、生动性和感染力,有助于塑造出丰满的人物形象、推动情节的发展,进而突出文章的中心。

反之,即便文章情节再曲折,也只能让读者味同嚼蜡。

四、赏析范文,归纳方法(一)找准典型,突出特征——要抓住所描写的人、景、物的最突出的特征,写出他们所不同于其他人、景、物的独特之处。

教材示例:(1)那对浓似灌木丛的眉毛下面,一对灰色的眼睛射出一道黑豹似的目光,虽然每个见过托尔斯泰的人都谈过这种犀利目光,但再好的图片都没法加以反映。

这道目光就像一把成锃亮的钢刀刺了过来,又稳又准,击中要害。

——《列夫·托尔斯泰》(2)他的脚板宽大,裂着许多干沟,沟里嵌着沙子和泥土。

父亲的这双脚是洗不干净的,……父亲就坐在台阶上很耐心地洗。

因为沙子多的缘故,父亲要了个板刷刷拉刷拉地刷。

后来父亲的脚终于洗好了,终于洗出了脚的本色,却也是黄几几的,是泥土的颜色。

我为他倒水,倒出的是一盆泥浆,木盆底上还积了一层沙。

父亲说洗了一次干净的脚,觉得这脚轻飘飘的没着落,踏在最硬实的青石板上也像踩在棉花上似的。

——《台阶》(二)锤炼词语,巧用修辞——对精彩的动词、形容词的辨析和筛选,对所描述的内容进行准确生动的修饰和限制,以少胜多,一字传神。

同时,运用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可以增强语言的生动性,变抽象为具体,变无形为有形,变平淡质朴为文采斐然。

教材示例:(1)他生就一副多毛的脸庞,植被多于空地,浓密的胡髭使人难以看清他的内心世界。

长髯覆盖了两颊,遮住了嘴唇,遮住了皱似树皮的黝黑脸膛,一根根迎风飘动,颇有长者风度。

宽约一指的眉毛像纠缠不清的树根,朝上倒竖。

一绺绺灰白的鬈发像泡沫一样堆在额头上。

不管从哪个角度看,你都能见到热带森林般茂密的须发。

——《列夫·托尔斯泰》(2)架在小窗上方的横梁──小眼睛上方的额头,倒像是用刀胡乱劈成的树柴。

皮肤藏污纳垢,缺少光泽,就像用枝条扎成的村舍外墙那样粗糙,在四方脸中间,我们见到的是一只宽宽的、两孔朝天的狮子鼻,仿佛被人拳头打塌了的样子。

在乱蓬蓬的头发后面,怎么也遮不住那对难看的招风耳。

凹陷的脸颊中间生着两片厚厚的嘴唇。

——《列夫·托尔斯泰》(三)细化动作,延长过程——将人物动作进行分解,仿佛电影中的慢镜头将某一瞬间延长,并用特定镜头加以放大,用文字进行细致描写,做到“此时无声胜有声”。

(1)韩麦尔先生站起来,脸色惨白,我觉得他从来没有这么高大。

“我的朋友们啊,”他说,“我——我——”但是他哽住了,他说不下去了。

他转身朝着黑板,拿起一支粉笔,使出全身的力量,写了几个大字:“法兰西万岁!”然后他呆在那儿,头靠着墙壁,话也不说,只向我们做了一个手势:“放学了,你们走吧。

”——《最后一课》(2)扫开一块雪,露出地面,用一支短棒支起一面大的竹筛来,下面撒些秕谷,棒上系一条长绳,人远远地牵着,看鸟雀下来啄食,走到竹筛底下的时候,将绳子一拉,便罩住了。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四)变换角度,增加层次——调动各种感觉器官,借助肖像、动作、神态、语言各个方面的描写,用入微的感觉(味、听、嗅、触、视),细腻描摹,写准写活人、景、物的形、声、味、质感等要素,从而使叙述的层次更丰富、生动。

(1)小草偷偷地从土地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

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

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

风轻俏俏的,草软绵绵的。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

花里带着甜味;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

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的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

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

——《春》(2)她骂他懦夫。

(这句话我们就可以从动作、神态、语言、心理等方面把它变得更具体。

)A.她骂他道:“你真是一个懦夫!”(添加语言)B.她用手指着他的鼻子骂道:“你真是一个懦夫!”(添加动作)C.她早已被气得浑身颤抖,脸色铁青,怒目指着他的鼻子骂道:“你真是一个懦夫!”(添加神态)D.其实,她早已被气得浑身颤抖,脸色铁青,但她还是在不断地告诫自己:不要失态!不要骂人!最终她实在是忍不住了,于是怒睁杏目,用手指着他的鼻子骂道:“你真是一个懦夫!”(添加心理)(五)展开联想,添其内涵——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人生感受,对人物的所思所想展开合理的想象和联想,进行类比黏连,使故事的内涵丰富。

范文示例对比:(1)我的初中语文老师讲课有一个习惯性动作,讲着讲着,他就会将眼睛向上看……(2)我的初中语文老师讲课有一个习惯性动作,讲着讲着,他就会将眼睛向上看。

当他沉浸在他描述的文学世界里的时候,他的眼光就会一点点远离我们,开始望向天花板,那是什么样的眼神啊!我曾在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里见过,那启蒙先生的眼神是对古代文化的陶醉和沉迷;我曾在都德的《最后一课》里见过,韩迈尔先生的眼神是对法兰西语言的热爱和崇敬;我曾在《时间简史》的扉页上见过,霍金先生的眼神是对科学王国的探索和追求。

教师小结:其实,我们的课文中还有许许多多打动人心的细节描写,除此之外,课文中也还有许多的写作技巧等着同学们去发现、去总结。

因此,这节课也是在提示同学们,在平时的课堂上,一定要学会从课文中总结规律,从典型范文中归纳方法,养成多读书、多思考、多积累的好习惯。

五、自主训练,巩固运用请灵活刚才所学的技巧,修改自己刚才介绍同学的文字。

(先修改自己的习作,而后小组内互相修改)(提示:注意观察,抓住特征,运用你的想象,可适当添加肖像、语言、动作、神态、心里等描写)六、习作展示,自评互改(请几位同学朗读自己或小组成。

员的习作,说说优缺点,然后全班同学帮忙进一步修改)七、作业有约生病之时,白天与黑夜混在一起守护着你;调皮之时,将手掌高高的举起而后轻轻的落下;委屈之时,将你深情的拥在怀里,满眼的心疼;远行之时,目送你远去,却迟迟不愿离开……细节虽小,但却比金珍贵。

请珍视你我的父母,因为不管你我年轻还是年老,只要父母健在,他们都会是你我执着而坚强的守护者,你我永远都会是父母眼中那个“不老的孩童”。

请以《那些年,记忆中的母亲/父亲》为题,捕捉家庭生活中的细节,运用本节课所学技巧,投入真情实感,写一篇600字左右的作文。

八、课堂总结古往今来,伟大的作家,总是终生用心捕捉那些使人灵魂颤栗的人和事,抓住细节,刻画细节,才能成就千古流传的篇章。

古今中外有太多的经典篇章,它们的故事主题大多逃不开兴衰存亡、生老病死、爱恨离愁等大的框架,经典之所以能够成为经典,从来就不是因为它的主题,而在于围绕这个主题,它拥有太多人人心中有,个个笔下无的动人细节,正是这些细节,才成就了经典。

送同学们一句话:“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一双发现美的眼睛。

”愿同学们都能够成为生活中的有心人!板书设计:“细节”——使文章鲜活起来一、找准典型,突出特征二、锤炼词语,巧用修辞三、细化动作,延长过程四、变换角度,增加层次五、展开联想,添其内涵。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