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钢管杆基础开挖作业指导书

钢管杆基础开挖作业指导书

基础施工作业指导书施工单位:日期:二0一六年三月六日编制人:审核人:批准人:一、工程概况1.1、概况1.2、设计范围二、施工现场平面布置三、基础开挖流程四、施工作业及要求4.1施工准备4.2材料准备4.3线路复测4.4基础开挖示意图4.5基础开挖4.6基础开挖注意事项4.7基础浇筑作业流程4.8支模要求4.9基础浇筑要求4.10混凝土养护要求4.11混凝土回填要求五、安全施工注意事项5.1安全风险与控制措施5.2施工准备措施5.3注意事项六、安全文明施工措施七、环境保护措施一、工程概况1.1工程概况:(1)、新建110kVXXXT接-XXX线路起始于110kV肖家变站内沣河出线构架下方新建电缆支架,最终接入新建110kVXXXGIS室,本次新建110kV线路为单回路架空电缆混合线路,线路走径长度8.41km(其中架空4.11km电缆4.33km。

共新建钢管杆2基,本次导线采用两相JI/G1A-300/40-24/7钢芯铝绞线,一相OPPC-24B1-300/40光纤复合架空相线,电缆采用YJLW02-64/110kV-1×630mm2型铜芯交联聚乙烯绝缘皱纹铝护套聚氯乙烯外护套电力电缆(2)新建110kVXXXT接-XXX线路工程,本线路起始于110kV沣都沣肖双回线路XXX26#小号侧10米位置处T接XXX,接入新建110kVXXXGIS室,本次新建110kV线路为单回路架空电缆混合线路,线路走径长度10.08km(其中架空0.15km,电缆10.07km),电缆采用YJLW02-64/110-1×630mm2型铜芯交联聚乙烯绝缘皱纹铝护套电力电缆,新建单回电缆线路走径长约10.07km,其中电缆上终端杆0.02km,新建埋管敷设0.1m(¢175×4m水泥管×4根),市政规划电缆沟道敷设9.9km,变电站沟道敷设0.05km;新建中间接头井20座,钢管杆一基。

1.2设计范围XXX110KV输变电工程(线路工程)是为了满足110KVXXX电站设计双电源线路工程,变电站建在兰池三路与秦汉大道交汇的东北角。

新建钢管杆6#,位于原线路正草线7#塔位左侧30米。

19#位于原线路正草线18#前方40米位置(已经完成基础浇筑)。

沣都“T”新建线路位于XXX路26#塔位小号侧10米右侧20米位置。

二、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合理布置工程项目部、施工驻地及材料站,以便于工程指挥、调度和地方协调,方便施工。

根据施工图纸和我公司对工程现场实地勘察,掌握工程所处的行政区域和交通条件。

项目部、材料站及施工队驻地设置:本工程沿线附近有乡村的土路可以利用,个别地段较困难,交通运输条件较好,具备通讯、水电等生活设施,便于与地方政府、项目法人、建设管理单位、监理及各施工队的联系。

材料运输:建设管理单位提供的材料,由项目部材料站在指定供货点卸车、检验、清点和保管,并运至项目部材料站,或直接分供各施工点。

公司自购的材料运输由材料员负责。

三、基础开挖施工工艺流程图:四、作业方法及要求:线路复测与设计交桩无误,即可进行杆塔基础的分坑,定位测定位划线后既可进行基础工程的开挖。

4. 1、施工准备:(1)技术准备:熟悉开挖基础的施工图及施工技术手册,了解对基础坑洞的要求及基坑尺寸。

(2)组织准备:每基杆塔的开挖应有专人负责,根据工程量的大小和作业面的民技工人数。

(3)材料工器具准备:铁锹、钢钎、凿岩机、大锤、斗车、抽水机等其它施工用具。

4. 2. 材料准备1)根据XXX110KV输变电工程(线路工程)施工进度计划,编制材料到场时间,并及时上报甲方和公司,以便组织材料供应。

所有的材料均应:①符合设计文件要求的相应品级并符合国家的质量标准的要求。

②按电力行业规程规范及监理工程师的选择和要求,进行材料样品试验。

合格后方可使用。

2)材料供应组织管理。

材料管理原则:设备和装置性材料由项目部材料员负责接收、检验、装卸、运输、保管分供等工作。

由于项目部中心仓库比较小,所有材料和设备应按施工进度计划要求分期、分批进货。

所有材料放置应整齐有序、标识清晰,并有专人保管。

3)材料管理。

材料仓库由专人负责管理,并制定收货、检验、保管、发放等管理办法,按规定建立帐卡并做到卡物相符。

4.3.线路复测(1)进入施工现场对线路走径进行复测,与规范进行对比,如超出者及时上报。

(2)应对重要跨越物的标高、位置进行复测。

(3)对丢失的杆塔位按原设计数据予以补钉,其测量精度应符合规定。

4.4.基坑开挖示意图: 4.4.1、 (110GD---40)基础开挖图:4.4.2(110GD---40)基础开挖图3900m8008008002401900m2900m3500m2500m1500m70070070021004.4.3开挖注意事项:(1)认真核对线路名称、桩号、杆塔型号以及基础图号;(2)杆塔基础的深度应以施工图的施工基面为起算面,特殊情况应以最低为起算面;(3)钢管杆基坑深度容许误差+100mm、-50mm,坑底应平整;定型铁塔同一基础在容许误差范围内时,应按最深一坑操平;(4)钢管杆基坑超深100--300mm时,超深部分可回填原土夯实,如超深300mm时,以铺石灌浆处理;(5)钢管杆基础开挖超过1.5米深时,对基础坑内加撑防护板,派专人现场监护安全施工。

4.5、基础开挖:4.5.1、基础开挖:杆塔基础的坑深应以设计图纸的施工基地面为准,基坑开挖施工时要保护好分坑时所钉的辅助桩,特别是中心桩,辅助中心桩。

如在基坑开挖施工中原钉桩要受到干扰,则应移至不受干扰位置,即增定辅助桩,用以找出中心桩。

施工时应严格按要求的位置与深度开挖,特别是深度不应超挖。

深度允许误差为+100毫米、-50毫米,坑底应平整,操平。

4.5.2 一般土坑的开挖:开挖一般土坑基础,在挖掘前应将基南及基面附近的浮石等杂物清理干净,挖掘应自上而下进行,不得采用掏洞法挖坑,如坑底面积超过2平方米时,可由2人同时挖掘,但不得面对面或相互靠近工作。

向外抛土时应防止坑边石块回落伤人。

休息时不得在坑内。

不用挡土挖坑时,坑壁应留有适当的坡度,坡度的大小与土质特性,地下水位、挖掘深度等因素有关。

4.5.3一般基础开挖的边坡度:在开挖前还必须对土壤进行多方面的了解,边坡距离要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加长或缩短,确保不发生坑壁坍塌现象。

在开挖过程要随时注意对土壤的情况,发现土壤的湿度较大,或者土质松散时,采取措施。

可将边坡加大,或者对坑壁加以支撑。

开挖的坑底必须铲平,中间不得有凹凸不平现象,坑的四角应在同一水平面上。

基坑如为膨胀土,开挖后不能立即进行下道工序,施工时,坑底应暂留300毫米,等到进行下道工序施工前夕再开挖整平,使基坑底面少受自然自候的影响。

4.5.4 水坑的开挖:水坑和带有泥土的泥水坑的开挖,主要是视水坑的渗水量而定,渗水速度比较慢的水坑,用人工淘水的方法,边挖边淘水,挖到主杆的有效深度时,便可放置底盘,现浇基础应即时组织浇筑;如渗水速度较快的水坑开挖,必须配合抽水机械,采用边抽水边开挖的方法。

使抽水速度快于渗水的速度,这时一般对大于1.5米的深坑,需采用挡土板承坑壁的方法来开挖,以防坑边坍塌。

支档的方法有: A、土桩填充支撑法:在基坑挖至0.5米左右,装好第一层横支撑木,把杂木桩由横支撑木及坑壁间插下,在坑壁与杂木桩中填草袋,边塞草袋边将杂木柱向下打,一直打到土中100—200毫米左右,再继续挖土,同时再将桩往下打并继续填草袋,当挖至距第一层横支撑木约0.8-1米,再加第二层横支撑木,杂木桩之间的距离约0.1-0.2米左右。

B、板桩支挡法:用板桩支的挡坑壁,板桩的尺寸一般厚度为50毫米,宽度有150-200毫米,横支撑木的距离不大于1米,板桩在基础中边挖边打,打板桩时应垫上木头以防打裂,要随时注意板桩下沉是否垂直,横挡是否水平。

4.5.5 流砂坑的开挖:基坑开挖遇到流砂时,会出现流砂不断涌出的现象,解决的办法是如果流砂不很严惩可以采用大挖方的方法,扩大基础开挖面直至能够施工为止,电杆是装配或予制基础,要求施工前做好一切准备,使施工紧凑,衔接尽量避免间断作业,现浇砼基础,由于施工时间长,大挖方的方法不行时,也用板桩支档的方法。

流砂比较严重的情况,可采用砼护管的方法,护管的内径1.8米,高0.8米,壁厚0.1米,有上下企口的圆形管,护管的大小,主要是考虑强度上保证安全,下管操作方便,使用的节数应根据地质情况、坑深而定。

混凝土护管的使用方法: A、用起重设备或扒杆将砼护管吊放于坑位上,使护管的中心与基坑中心重合。

B、开挖时应注意坑内挖土人员,设专人监护,一定要沿管下端四周均匀向下开挖,以便管自动下沉,不可沿一侧奋力下挖,否则,将使护管发生倾斜,易造成杆塔基础迈步和偏移。

4.5.6人工掏挖基坑:对于地质良好(粘土类)的杆塔基础,为充分利用原状土,提高基础的搞拨能力,可以进行人工掏挖成型,这样可以减少较大的开挖方量,缩短工期,在冬季施工也便于养护。

采用人工掏挖施工,应有可靠的安全措施,掏挖时坑下,坑上应配合好,随时鉴别各种深度的土质状况,如发现有易坍塌土层,应及时处理,故不可冒险开挖,要防止掏宽底部土后,上部土方坍塌,造成人员伤亡事故。

掏挖施工前,先按基础中心位置,画好基础立柱边缘尺寸,先使用锹从地面表面开挖至半米多深后,改用短把锹(镐)掏挖,掏挖到设计深度后,再按底部扩大尺寸向四周掏挖,并应符合设计要求尽可能将坑壁修光。

4.5.7电缆接头井开挖:为保证施工安全,按不同的土质放相应的边坡度,为施工方便,按不同的土质应开挖相应的操作裕度,施工操作裕度按基础底宽(不包括垫层)每边增加量:a.普通土、坚土坑、水坑、松沙石坑为0.2m。

b.泥水坑、流沙坑、干沙坑为0.3m。

c.岩石坑有模板为0.2m,岩石坑无模板为0.1m。

4.6、基础开挖注意事项:(1)开挖过程中,如发现地基土质与原不符或坑底发现天然孔洞、古墓管道等,应及时与设计单位、甲方研究处理意见。

4.2.9.施工检查项目及质量评定标准:(1)基础开挖之前必须由现场技术人员检查各桩位是否正确,待确定桩位无误后,方可进行开挖作业。

(2)由自检员进行基础坑深、大小及坑底、相对高差,进行自检,合格后,报专职质检员进行复检。

4.2.10、组织验收:基础开挖完毕后,应及时组织验收,由于是隐蔽工程必须停工等检报监理工程师或甲方质检人员检查并签证验收合格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做好施工记录。

4.7、基础浇筑作业流程4.8.支模要求:4.8.1.模板安装;(1)基础支模前,基坑已经监理验收,验收手续已经完毕,并按施工设计图要求做好基坑垫层处理。

(2)在坑内组装时,地面应平整,坚实。

4.8.2.钢筋绑扎:(1)钢筋规格,型号,间距,搭接长度,焊接长度等应符合设计规范要求。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