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治疗寄生虫的中草药

治疗寄生虫的中草药

治疗寄生虫的中草药槟榔茯苓榧子南瓜子【摘要】:医学寄生虫学是研究与人类健康,疾病有关的寄生虫的科学,通过研究起特征,生活规律以及相互关系等,以达到预防,控制,消灭寄生虫的目的。

本学期在汤老师的带领下学习了医学寄生虫学,从对寄生虫的一无所知到逐渐的接触他,了解他。

简单掌握一些寄生虫的诊断及怎样中西医结合寄生虫病。

通过汤老师的教学,我知道了寄生虫病是世界上分布广、种类多、危害严重的一类疾病,必须引起我们的重视。

中药在治疗某些寄生虫有独特的优点,如副作用小,疗效高等逐渐得到人们的认可。

本文将简单介绍一些治疗寄生虫的中草药【关键词】:中草药寄生虫药理作用1贯众【主治】:用于时邪感、偏热者、发热重、恶寒轻、头痛、咽红、咽肿、口干而渴、舌质红、苔薄白、脉浮者,清热解毒,凉血止血,杀虫。

【现代药理研究】:1.驱虫作用:粗茎鳞毛蕨,即东北贯众,根称绵马,含粗绵马精(Filicin)49.17%,可作欧绵马Dryopterisfilixmas(L.)Schott的代用品,驱除绦虫。

欧绵马能麻痹绦虫,应用历史已很长。

贯众在体外对猪蛔有效。

其复方煎剂对牛片形吸虫病及阔吸盘吸虫病有治疗功效。

2.抗病毒作用:贯众对流感病毒(流感原甲型PR8株、亚洲甲型病毒)在鸡胚试验上有强烈抑制作用,在小鼠(滴鼻法)试验上也有效,但作用较弱。

此抗病毒作用与其所含鞣酸有关(含14.5%)。

贯众对流感病毒的甲型(PR8)、亚洲甲型(57-4)、乙型(Lee)、丙型(1233)、丁型(仙台)均有抑制。

在用人胚肾原代单层细胞的组织培养上,也证明贯众对479号腺病毒3型、72号脊髓灰质炎Ⅱ型、44号爱可9型、柯萨奇A9型、柯萨奇B5型、乙型脑炎(京卫研1株)、140号单纯疱疹等七种有代表性病毒株有较强的抗病毒作用。

【临床应用】:一治疗蛔虫,钩虫病。

①贯众30g, 苦楝二层皮15g 水煎服②贯众15g,川楝子10g, 紫苏5g, 水煎服。

二预防感冒,流脑。

①贯众10g, 板蓝根10g ,水煎服代茶饮。

②贯众10g, 桑叶6g,甘草3g, 水煎服。

③贯众10g,石膏10g, 金银花10g,甘草3g, 水煎服。

【不良反应】:用量大对视力有影响,有可能造成不可逆转的失明,所以杀虫慎用。

2南瓜子【主治】:驱虫,消肿。

用于治绦虫、蛔虫、产后手足浮肿、百日咳、痔疮。

【现代药理研究】:1.驱虫作用蚯蚓实验法证明南瓜子乙醇提取物有驱虫作用。

猫用南瓜子浓缩制剂100-300mg/kg一次灌胃,对绦虫、弓蛔虫等有明显驱虫作用。

40%南瓜子粉煮液和30%瓜子提取物在体外对牛肉绦虫或猪肉绦虫的中段及后段都有麻痹作用,使之变薄变宽,节片中部凹陷(中段节片尤其明显),而对其头及来成熟节片则无此作用。

曾用合成的dl-南瓜子氨酸饲喂犬及小鼠,对犬包囊带虫、豆状带虫及小鼠短膜壳绦虫皆有效;体外实验证明,1∶500溶液使犬绦虫明显兴奋,甚至挛缩,并与氢溴酸槟榔碱有协同作用。

2.抗日本血吸虫作用南瓜子有遏制日本血吸虫在动物体内向肝脏移行的作用。

在小白鼠感染血吸虫尾拗的同时,给服南瓜子共28天,有预防作用;但对成虫无杀灭作用。

接种血吸虫尾蚴的家猪,每天喂去壳去油南瓜子粉,预防效果与小鼠实验结果基本相仿。

小鼠实验证明,口服南瓜子能抑制和杀灭体内日本血吸虫幼虫,对雌虫作用更强;但对血吸虫成虫无杀灭作用,只在服药1周后(每天3g),开始发生形态上的退行性变化。

新鲜南瓜子与1年陈旧的南瓜子的预防效果相同。

不同产地的南瓜子均能抑制血吸虫在小鼠体内的生长,但作用强弱有所不同,徐州所产的功效较为显著。

南瓜子浆粉与生南瓜子仁同样有抑制和杀灭血吸虫幼虫的作用。

南瓜子对幼虫的抑制作用主要在性发育期前;在宿主肝内能杀灭部分幼虫,表现为炎性反应及虫体的退化性变化。

南瓜子氨酸不能杀灭成虫,但能使虫体萎缩,生殖器官退化,和子宫内虫卵减少。

【临床应用】:一驱除绦虫: ①新鲜南瓜子仁一至二两,研烂,加水制成乳剂,加冰糖或蜂蜜空腹顿服;或以种子压油取服十五至三十滴。

②南瓜子、石榴根皮各一两,日服三次,连服二日。

二治蛔虫:南瓜R(去壳留仁)一至二两。

研碎,加开水、蜜或糖成为糊状,空心服。

三治血吸虫病:南瓜子,炒黄、碾细末。

每日服二两,分二次,加白糖开水冲服。

以十五日为一疗程。

四治百日咳:南瓜种子,瓦上炙焦,研细粉。

赤砂糖汤调服少许,一日数回。

六治营养不良,面色萎黄:南瓜子、花生仁、胡桃仁同服。

七治内痔:南瓜子二斤,煎水熏之。

每日二次,连熏数天。

3使君子【主治】:治小儿腹中蛔虫攻痛,口吐清沫;治小儿痞块,腹大,肌瘦面黄,渐成疳疾;治头疮久不瘥;治小儿虚肿,头面、阴囊俱浮【现代药理研究】:1. 抗寄生虫作用实验证明: 使君子酸钾对整体猪蛔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但不能使之死亡.临床实验证明: 使君子酸钾的驱蛔能力与新鲜使君子仁的效力相近, 而逊于山道年.有报告认为, 使君子中所含的吡啶与驱虫作用有关.亦有报告指出使君子固定油与蓖麻油混合剂对动物与人排虫率高, 且无显著副作用.体外实验中, 使君子对蚯蚓、蚂蟥亦有较强的驱除作用.使君子粉对自然感染鼠蛲虫的小白鼠有一定程度的驱蛲作用;与百部粉剂合用, 效力较单用为好, 且对幼虫亦稍有作用.2. 抑真菌作用使君子水浸剂(1:3)在试管内对堇色毛癣菌、同心性毛癣菌、许兰黄癣菌、奥杜盎小芽胞癣菌、铁锈色小芽胞癣菌、腹股沟表皮癣菌、星形奴卡菌等皮肤真菌, 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临床应用】:一、治疗蛔虫病使君子仁(生仁或炒至香脆)嚼碎吞服,或然干研末开水送服,亦可制成煎剂服用。

每日1决于空腹时或食后2小时左右服下,或每日2~3次分服,或连服2~3日。

二、治疗蛲虫病将使君子仁炒熟,于饭前半小时嚼食。

小儿每日3~15粒,,成人15~30粒,分3次服。

连服15天为一疗程,隔1月再服一疗程。

服药前后忌饮浓茶。

一般经1~2疗程,症状即可消失。

三、治疗肠道滴虫病1岁以内每日1钱,1~2次分服,1~3岁每日服1.5钱,成人日服1次,每次5钱,连服3~5天为一疗程;必要时隔3~5天后再服1~2个疗程。

观察7例,其中成人3例,经一疗程治愈;婴儿4例,经2~3疗程治愈。

4槟榔【功能主治】:驱虫;消积;下气;行水;截疟。

虫积;食滞;脘腹胀痛;泻痢后重;脚气;水肿;疟疾【现代药理研究】:1驱虫:本品及所含槟榔碱有麻痹猪绦虫、短小绦虫、蛔虫作用, 使虫体产生弛缓性麻痹, 对猪绦虫作用更为强大, 能使虫体各部瘫痪.2拟胆碱作用:槟榔碱为M-胆碱反应系统兴奋药, 能增强胃肠蠕动而产生腹泻, 故服槟榔煎剂驱虫, 可以不用泻下剂.另有缩瞳等拟副交感神经作用.本品含鞣质, 低浓度能增强乙酰胆碱对大鼠回肠、子宫的兴奋作用, 高浓度时本身可使大鼠回肠痉挛.3. 对中枢的作用:槟榔碱能降低小鼠探究反射以及咖啡因、苯丙胺所致的活动增加, 并能减轻戊四氮引起的惊厥3、抗病毒:水浸液与流感病毒PR8混合后感染小鼠, 证明具有对抗流感病毒的作用【临床应用】:槟榔(120g)、大腹皮(10g)、川椒(15g)、乌梅(15g)、南瓜子(50g)、仙鹤草(15g)、大黄(30g)、芒硝(10g)。

方1剂,研粗末,水煎1大碗,空腹1次服完。

在服药前先嗅炒鸡蛋之香味一小会儿,然后吃一小口,约1-2分钟后,再服药,煎药时莫让病人嗅到药发散的气味为佳,并备大便桶,内装温水,水温约30-40℃为宜。

服药疗程一般为1天,个别病例2小时或5小时内有较强的排便感,这时患者可坐在便桶上,绦虫可随粪便排出体外,但切莫急于求成,勿用手拽拉虫体以免残断。

待虫体全部便出后,用水冲除粪便,留虫仔细查看是否有虫头。

【用药禁忌】:气虚下陷者禁服5乌梅【功能主治】:久咳;虚热烦渴;久疟;久泻;痢疾;便血;尿血;血崩;蛔厥腹痛;呕吐;钩虫病。

【现代药理研究】:1.对蛔虫的作用:乌梅对蛔虫具有兴奋和刺激蛔虫后退的作用。

如将乌梅煎剂加入置有蛔虫的1%盐水和0.1%碳酸氢钠溶液内可见蛔虫活动增强2.抗病原生物作用:体外筛选发现,乌梅对多种致病菌有抑制作用,如痢疾杆菌、大肠杆菌、伤寒杆菌、副伤寒杆菌、脑膜炎双球菌等。

对结核杆菌也有抑制性作用,这一作用可能与所含枸橼酸和苹果酸有关。

对某些致病性真菌如须疮癣、絮状表皮癣菌、石膏样小芽胞菌等也有抑制作用。

【临床应用】:1用于肺虚久咳。

乌梅酸涩收敛,能敛肺止咳。

适用於肺虚久咳少痰或乾咳无痰之症。

常与罂婴壳、杏仁等同用2温脏驱蛔乌梅肉30克,黄连78克,黄柏18克,细辛18克,干姜30克,蜀椒12克,桂枝18克,附子18克,人参18克,当归12克。

(此为驱蛔虫之祖方。

凡由于蛔虫所致各证,皆可用之,但要善于权变,灵活加减运用。

另外,还可治疗久痢)3用于蛔厥腹痛,呕吐。

蛔虫得酸则伏,乌梅极酸,具有安蛔止痛,和胃止呕的功效。

适用於蛔虫引起的腹痛、呕吐、四肢厥冷的蛔厥病症。

常与细辛、川椒、黄连、附子等同用,如乌梅丸。

或乌梅7 个,苦楝树皮(白色、较薄而软的一层) 6 克,甘草6 克,水煎,睡前服,小儿酌减。

4.用於胆囊炎、胆结石。

乌梅7 个,五味子、四川金钱草各30 克,水煎服。

6苦楝皮【功能主治】:清热,燥湿,杀虫。

治蛔虫,蛲虫,风疹,疥癣【现代代理研究】:1. 驱虫作用川楝、苦楝的根皮或干皮中所含的苦楝素有驱蛔作用.其酒精提取物在体外对猪蛔虫, 特别对其头部有麻痹作用.与山道年相比, 川楝素对蛔虫的作用慢而持久.川楝素低浓度(1:5000~1:9000)时对猪蛔及其节段(头部及中部)即有明显的兴奋作用, 表现为自发活动增强, 间歇地出现异常的剧烈收缩, 其运动的规律被破坏, 并持续较长时间(10~24小时).此种兴奋作用是苦楝素透过虫体表皮, 直接作用于蛔虫肌肉, 扰乱其能量代谢, 导致收缩性疲劳而痉挛, 最后使虫体不能附着肠壁而被驱除体外.较高浓度(1:1000以上), 则可麻痹猪蛔, 特别是麻痹其头部的神经节.所谓麻痹作用, 可能是虫体长期受药物作用后而呈间歇性痉挛收缩的貌似静止状态.25%~50%苦楝皮药液在体外对小鼠蛲虫也有麻痹作用.苦楝皮提取液尚有一定的抗血吸虫作用.2. 抗真菌作用苦楝子乙醇浸液(1:4)在试管内对黄色毛癣菌、同心性毛癣菌、许兰毛癣菌、铁锈色小芽胞癣菌、星形奴卡菌等常见的致病性真菌, 有较明显的抑制作用;热水提取物也有抗真菌作用.3. 对肌肉收缩的作用实验表明: 川楝素对骨骼肌由直接刺激引起的收缩反应有增强作用;对豚鼠平滑肌的自发收缩亦有增强作用, 并可被阿托品所对抗4. 其他作用川楝素200mg/kg灌胃, 能使兔在体肠肌张力及收缩力增加, 故用以驱虫时, 不需另加泻药.其对肠肌的兴奋作用不被阿托品阻断, 但能被抗组胺药苯海拉明所拮抗.【主治功能】:1、治小儿虫痛不可忍者:苦楝根白皮二两,白芜荑半两。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