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92012年Vol.27 No.9南昌教育学院学报 外语研究收稿日期:2012-08-16作者简介:周晓娴(1979-),女,湖南衡阳人,讲师,从事翻译理论与实践方向的研究。
一、本地化行业本地化是指企业在国际化过程中,为了提高市场竞争力,同时降低成本,将产品的生产、销售等环节按特定国家、地区或语言市场的需要进行组织,使之符合特定区域市场的组织变革过程。
对本地化的具体理解应该是一个过程而不是一个目的。
一个事物为了适应当前所处的环境而做的变化,通俗的说就是要入乡随俗。
本地化这一概念也广泛的用于不同的行业。
本地化的类别有很多种,主要分为企业本地化、市场本地化、生产技术本地化、人才本地化、网站本地化、软件本地化、游戏本地化。
“本地化”的实质是跨国公司将生产、营销、管理、人事等全方位融入东道国经济中的过程,它有利于跨国公司降低海外派遣人员和跨国经营的高昂费用、与当地社会文化融合、减少当地社会对外来资本的危机情绪,有利于东道国经济安全、增加就业机会、管理变革、加速与国际接轨。
本地化行业的不断发展是跨国公司的对外投资。
英国经济学家约翰·邓宁在上个世纪90年代就注意到,很多跨国公司在东道区域进行直接投资的目的已经由早期获取稀缺自然资源,过渡到占领当地市场,并以此为契机,通过提高企业的营运效率,获得以当地知识资本为代表的战略资产来提升本企业竞争力。
二、翻译人才(一)翻译行业发展状态随着国际之间交流的日益加深,翻译作为跨文化交流与沟通的桥梁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愈加密切相关,因此加大力度培养专业翻译人才就显得极为重要。
近些年来,部分外语院校开始设置翻译学硕士和博士学位以后。
不久,教育部批准设立本科翻译专业,又陆续开设翻译专业硕士学位课程。
也就是说,翻译已经作为一门较为独立的学科进一步得到大家的认同。
翻译学在我国虽说起步比较晚,但发展势头十分迅猛。
要想得到较为理想的发展,就一定要加强对翻译学科的建设。
不仅要加强翻译体系的建设,更为重要的是要开展学科理论的建设。
就拿翻译教学来说,就是要从翻译理论教学的实际出发,认真学习研究和总结先进国家的翻译教学经验,以此来弥补我国在这方面的差距。
只有对学科理念有正确的认识,并且加大力度进行翻译理论的研究,并开发出更为合理的课程设置和教材,只有这样才能逐步提高我国翻译学的学科地位;才有可能从宏观的角度上描述和解释翻译活动的过程,从微观上指导翻译的具体实践;才有利于培养真正意义上翻译专业的人才。
(二)翻译人才具体解析首先从翻译一词的具体含义来讲,“翻译”是指在准确通顺的基础上,把一种语言信息转变成另一种语言信息的行为。
也是把一种相对陌生语言的表达方式,转换成相对熟悉的语言表达方式的过程。
其内容有语言、图形、符号的翻译。
其中,“翻”是指对交谈中的两种语言进行即时的、一对一的转换,“译”是指对单向陈述的语言进行转换。
即说者只说不问,听者只听不答,中间为双语人员,只为说者作语言转换。
语言是为了适应人类社会传达感情、交代事件等事务而诞生的。
为了不同语言之间的相互交流而产生了翻译工作。
很多非文学类文本的翻译工作,包括软件手册和其他商业及专业文本,注重的是意义的传达,以能通顺传意为主要要求。
除了出版业以及本地化相关产业外,很多国家政府或国际组织,也需要大量的翻译人才。
目前国内市场最紧缺五类翻译人才,分别为科技口译、会议口译、法庭口译、商务口译、联络陪同口译和文书翻译。
中国的翻译服务市场正在急速膨胀。
国内专业外语人员少,又集中在少数经济相对发达的城市和政府部门中;其次,外译中工作由于相对容易,人才缺口不大,但能够胜任中译外工作的高质量人才则严重不足,估计缺口高达90%以上。
因此,翻译专业的就业前景非常好。
翻译人才是我国目前重点培养的对象。
(三)翻译人才与实践翻译经过千百年来各国翻译家的共同努力,已经在语言学、文学、文化、心理学、人类学、哲学和教育学等学科的基础上初步建立了一套理论体系,并在具体实践中总结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跨文化和跨语言的转换模式。
随着科学的日益进步,这种体系和模式正处在不断地完善之中。
就后者而言,翻译是人类社会活动的产物,具有很强的实践性。
翻译人才与实践的关系是辨证的;其辩证关系建立在翻译理论之上。
翻译理论产生于翻译实践,反过来又指导实践,实践转过来又丰富翻译理论。
可以说,没有社会实践就不会有翻译人才的产生;没有翻译理论作为指导,翻译实践就会难免走弯路。
因此,学好翻译既要重视翻译理论的学习,更要加强翻译实践;理论联系实际,这才是我们成为翻译人才的必由之路。
三、培养要求(一)基本能力建设针对我国实用型、职业化翻译人才供给严重不足的现状,2007年国务院学位办和教育部决定在我国高校开设翻译硕士专业学位(MTI)教育项目。
迄今为止,全国MTI办学单位已有40家。
作为专业学位教育,MTI具有明确的职业指向,要求学生入学前已经具备一定的知识基础和翻译实践经验,同时个人确立了今后在翻译职业领域的发展目标。
实用型翻译人才的培养需要一整套有别于学术型翻译教学的科学完善的训练体系。
(二)基本培养方向具体培养方向将根据翻译实践的需要,按照高级翻译译员的知识结构要求,通过系统化、专业化的知识和技能培训,培养目前国内所需的专业化高级翻译人才。
每位学员要掌握本地化行业的发展对翻译人才培养的要求周晓娴(湖南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 湖南长沙 410128)摘 要:在全球化浪潮的冲击下,各国之间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的交流日益密切对高层次翻译专门人才的需求量不断增加,翻译人才培养也因此而面临着新的挑战。
本文拟从本地化行业发展的大背景下对翻译人才培养的要求提出自己的绵薄之见,以期培养出既遵循翻译人才培养的一般规律,又能适应区域经济和文化发展的实际的地方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专门翻译人才,更好地实现服务社会的职能。
关键词:本地化行业;翻译人才;培养要求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6757(2012)09-0169-022012年第27卷 第9期周晓娴:本地化行业的发展对翻译人才培养的要求翻译学科的基础理论知识,具备过硬的综合素质、良好的职业道德,较强的语言运用能力、宽广的知识面,能够独立地、高质量地从事翻译工作,并在一两个专业领域具备较强的专业知识;专业翻译达到本地化市场需求的人才标准。
(三)明确理论在翻译基础理论方面,翻译教学理论等许多方面的研究,都已有不少具有代表性的著作问世。
现今,关于翻译理论的研究,我国翻译理论工作者首先应致力于对中国传统翻译学的继承性研究。
充分利用现今翻译学理论重新诠释我国传统翻译论这个时机,加大力度挖掘和发展中国传统翻译理论中的宝贵遗产,让人文性强的中国传统翻译论为科学性强的西方翻译论提供一个崭新的理论视角,扩大翻译学研究的视野。
其次,注重对国外翻译学理论的借鉴性研究。
一方面大力引进和深入研究西方的翻译论;另一方面加大力度对西方翻译论的“扬弃”,用中国的翻译现象和研究成果对西方翻译论进行论证、修订和补充。
最后要对相关学科进行跨学科的吸收性研究以及各学科间的交叉渗透研究,从而实现翻译理论在深度和广度的全面系统发展。
翻译理论的全面性更加有利于翻译人才的培养。
四、结语通过以上对本地化翻译人才各方面的具体分析,我们了解到随着文化的不断传播,各国之间的信息交流、情报交流、人员交流都变得越来越频繁,地球变得越来越小、国与国之间变得越来越近。
翻译和本地化服务公司的发展需要大批专业的人才,特别是接受过专业教育和培训的技能型和实践型人才。
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翻译人员成为本地化行业来往交流的纽带,其重要性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翻译是把一种语言文字的意义用另一种语言文字表达出来。
这其中就需要更多的技巧及其方法。
在学习中不能只注重翻译能力的培养而忽视翻译修养的提高,应当注意培养各方面修养,培养全局意识,努力拉近理论与实际应用之间的距离。
只要认真学习,勇于实践,在翻译的田园里辛勤耕耘,翻译人才就会不断增多,会为本地化行业的发展结出丰硕之果。
参考文献:[1]崔启亮.高级本地化技术与管理培训教程[Z].北京:北京昱达环球科技有限公司,2007.[2]苗菊.翻译能力研究—构建翻译教学模式的基础[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7(04):47-50.[3]仲伟合.翻译硕士专业学位(MTI)及其对中国外语教学的挑战[J].外研之声,2008(08):6-11.The development of localization industry on translation talents training requirementsZhou Xiao-xian( College of foreign languages Hun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Changsha Hunan, 410128, China) Abstract : Under the impact of globalization, politics, economy, culture between countries, and increasingly close exchanges of high level translation talents demand increases ceaselessly, translation talents training is facing new challenges. This paper from the localization industry development in the context of translation talents training requirements put forward my own humble opinion, in order to cultivate not only follow the general rules of translation talents training, but also to regional economic and cultural development of the local social economic development needs of the translation of specialized personnel, better realization of social service function.Key words: translation localization industry; talent; training requirements [责任编辑:周 呈]到各个展台进行咨询、询价等;有的全天立于展台内,接待问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