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耀华中学2019-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高一年级地理学科试卷Ⅰ卷选择题(共60分)一、单选题:(共20小题,每题3分,共60分)2018年12月8日,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了嫦娥四号探测器,开启了人类首次月球背面软着陆的探测之旅。
据此回答1~3题。
1.嫦娥四号所处的天体系统中,级别最高的是:A.太阳系B.河外星系C.银河系D.地月系2.在探测过程中,嫦娥四号与地球的通讯受到短时间的干扰,最可能的原因是:A.地月引力B.太阳活动C.太阳辐射D.严重雾霾3.月球上没有大气层,可能在月球上发生的现象是:A.黑子与耀斑B.太阳辐射弱C.流星与极光D.昼夜温差大“地球变暗”效应是研究人员通过观察提出的与温室效应相伴随的一种现象。
研究发现,自1954年以来,我国每过10年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便下降约2%,这与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成正相关。
读图文材料,回答4~5题。
4.图中与“地球变暗”相关的环节是:A.①B.②C.③D.④5.人类活动排放的二氧化碳增多会导致全球变暖,是由于:A.①太阳辐射增强B.②云层反射作用增强C.③逆辐射保温作用增强D.④地面辐射消失新疆塔里木盆地南缘的尼雅古城曾经是古丝绸之路南道上的繁荣城镇,后来由于水资源匮乏,绿洲萎缩,土地荒漠化,居民弃城外迁,古城逐渐被黄沙掩埋。
张同学利用暑假到该地区进行了研学旅行。
据此回答6~7题。
6.下列四幅照片中属于张同学在当地拍摄的是:7.导致古城居民外迁的主要因素是: A .政治因素 B .经济因素 C .生态环境因素 D .社会文化因素 下图为“我国东部低山丘陵地区的水循环示意图”,该地农民以砍伐速生林木作为主要生活燃料。
读图文材料,回答8~9题。
8.示意图反映的该区域水循环的主要类型是:A .生物循环B .海上内循环C .陆地内循环D .海陆间循环9.大量砍伐林木,会导致该地:A .大气降水增加B .地下径流增加C .水土流失加剧D .蒸发、蒸腾增强下图为“我国华北某城市土地利用示意图”,图中M 为商业区。
读图回答10~11题。
10.M 成为商业区的主要区位优势是: A .位于城市中心 B .交通通达度高C .土地租金低D .消费人群少11.该市规划建设一大型仓储物流中心,其中最合理的地点是:A .甲B .乙C .丙D .丁 地域文化体现了人类对自然的利用和改造状况,是一定地域内各种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图为“天津发源地——三岔河口地区的景观照片”。
读图回答12~13题。
12.该照片反映的是:A .乡村景观B .城市景观C .工业用地景观D .渔业生产景观13.图中最能代表天津地域文化的文化景观是:A .天津之眼B .河流C .高楼大厦D .游轮读“北京城市空间扩张示意图”,回答14~15题。
14.图中直接反映出北京市城镇化发展的主要依据是:A.城镇人口规模增加B.城镇人口比重增加C.城镇道路密度增加D.城镇用地规模增加15.北京市城镇化过程中最可能出现的社会问题是:A.就业压力增大B.人口老龄化加重C.大气污染严重D.生物多样性增加16.天津地铁、轻轨的建设,促进了沿线大型商场、购物中心不断涌现。
这种变化体现了:A.城市中心已经不再是商业中心B.交通方式变革导致了城市衰败C.商业中心的兴衰只与交通的布局关系密切D.交通通达性的变化影响城市商业网点布局2017年我国完成快递数量401亿件,快递包装用纸不断增加。
因此有商家推出一款“共享快递盒”,即用塑料快递盒替代常用的纸箱。
这种快递盒是一个方形的塑料箱,签收后,快递小哥可将它折叠起来,变成一块塑料板,带回仓库重复使用。
据官方数据,这种共享快递盒单个制作成本是25元,预计使用寿命可在1000次以上,单次使用成本0.025元。
据此回答17~18题。
17.共享快递盒的出现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A.共同性原则B.持续性原则C.公平性原则D.发展性原则18.如果共享快递盒被大力推广,将会:①增加快递包装成本②减少森林破坏③增加快递发送速度④减少快递垃圾A.①②B.②③C.①④D.②④2011年南非德班召开的全球气候大会中提出,力争在2020年前由发达国家拿出2000亿美元帮助发展中国家应对气候变化。
据此回答19~20题。
19.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支持,体现可持续发展公平性原则的:A.代内公平B.代际公平C.责任公平D.物种之间公平20.下列地区存在的环境问题与本次大会议题关系最密切的是:A.南极上空臭氧层空洞的出现B.中国四川盆地的酸雨危害C.澳大利亚农田土壤的明显退化D.南太平洋岛国面临的生存危机Ⅱ卷综合题(40分)21.读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14分)为了完成课标“运用示意图,说明地球的圈层结构”的学习,请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学习材料一:地壳、地幔、地核主要特征的资料:地壳:由岩石组成的固体外壳,体积仅占地球的1%,厚度不一,其中大陆地壳厚,大洋地壳薄。
上层化学成分以氧、硅、铝为主,下层富含硅和镁。
地壳的温度一般随深度的增加而逐步升高,底部为1000℃。
密度约为2.67g/cm3,底部约12000个标准大气压。
地幔:质量占整个地球的66%,体积占地球的83%。
物质状态为固态结晶质。
在上地幔上部大约60~250千米至400千米深度之间,物质组成与地壳相似,处于熔融状态,称为软流层,被认为是岩浆的发源地。
地幔底部压力约1352000个标准大气压,温度1000℃~4000℃,密度约3.5~5.1g/cm3。
地核:占地球总体积的16%,总质量占整个地球的31.5%。
科学家认为外核的物质是处于高压(底部压力约3617000个标准大气压)和高温(4000~6000℃)状态的液体物质。
内核的温度与太阳表面的温度差不,极大的压力把铁原子和镍原子挤到一起,成为固态金属球(铁镍为主)。
地核密度约9.98~12.5 g/cm3。
(1)要比较地壳、地幔、地核三个圈层特征的差异,先要确定比较项目。
结合学习材料一,确定你认为能体现地球内部圈层结构特点的两个比较项目、。
(2分)(2)请你任选一个项目对三个圈层的特征进行概括对比:。
(4分)学习材料二:某同学手绘的地球圈层结构示意图。
;岩石圈包括。
(4分)地球各个圈层并不是彼此孤立、静止不动的,而是相互制约、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的,是不断发展和变化的。
例如:植物的光合作用影响大气的组成成分,说明生物圈与大气圈的联系。
(4)请仿照上述材料中的实例写法,再举一个实例说明上述观点。
(4分)22.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12分)材料一:天津大港发电厂被称为敢“喝”海水的火力发电厂,利用海水每年可以生产淡水约50多万吨,每年可以节约地下水达到80多万吨,这些水可以满足8万多户居民的一年用水。
另外,在满足生产发电用水的同时,还开发了民用水使用,生产的瓶装饮用水,销售到全国各地,为海水淡化民用开发创造了一个好的先例。
材料二:天津大港发电厂“水电联产机组”生产流程示意图。
(1)天津大港发电厂将锅炉的余热蒸汽用于海水淡化,有利于(双项选择,4分)A.增加生产成本B.循环利用废弃资源C.生物多样性减少D.减少化石燃料使用(2)这种循环经济体现了的理念。
(2分)水资源短缺是当今世界面临的重大课题。
根据联合国数据,到2025年将有18亿人口生活在水资源绝对稀缺的地区和国家,三分之二的世界人口可能生活在水资源紧张的条件下。
(3)有人提议:应该大力发展海水淡化产业,缓解水资源短缺。
你同意这种观点吗?说出你的理由。
(6分)观点:理由:。
23.阅读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14分)材料一:新疆是我国农业部计划建立的国内唯一的长绒棉生产基地,其中“胜利1号”是育种专家首次育成的我国第1个长绒棉新品种,改写了中国没有自育长绒棉品种的历史。
如今,每年9、10月来到新疆,就能看见在广阔的田野里盛开着一片片雪白的“银花”,把戈壁绿洲映衬得格外明丽。
材料二:天山北坡经济区是我国“一带一路”上重点开发的区域,区域内城镇、交通、能源等基础条件好,是新疆现代工业、农业、交通信息、教育科技等最为发达的核心区域。
未来将建成我国面向中亚、西亚地区对外开放的陆路交通枢纽和重要门户,全国重要的能源、石油化工及纺织工业基地。
材料三:新疆物产及交通示意图(下图)(1)据图文资料,列举新疆长绒棉种植的有利区位条件?(4分)(2)据图文资料,分析新疆天山北坡经济区建设石油化工基地的优势区位条件?(4分)(3)有人认为:新疆地广人稀,应迁入大量的人口。
你赞同吗?请说明理由。
(6分)天津市耀华中学2019-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高一年级地理学科答案一、单选题:(20小题,每题3分,共60分)1~5 CBDBC 6~10 DCDCB 11~15 CBADA 16~20 DBDCD二、综合题:(共40分)21.(14分)(1)密度、压力、温度、体积、物质组成(任答两点即可)(2分)(2)略(4分)(3)大气圈、水圈、生物圈(答对两个得2分)地壳和软流层以上的地幔(2分)(4)实例:流水的侵蚀作用影响岩石的形态,说明水圈与岩石圈的联系;植物蒸腾作用影响大气中的水分含量,说明生物圈与水圈的联系;河湖等水体的蒸发影响大气中的水分含量,说明水圈与大气圈的联系。
(合理即可得4分)22.(12分)(1)BD(4分)(2)可持续发展(2分)(3)同意。
海水资源非常丰富,大力发展海水淡化产业,有利于增加淡水资源储量,缓解世界淡水资源短缺的问题。
不同意。
海水淡化技术难度大,投资成本高,见效周期长,淡化量有限,难以缓解水资源短缺的问题。
(6分)23.(14分)(1)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国家政策扶持科技支持(任答两点 4分)(2)石油资源丰富,原料充足;多条铁路线经过,交通十分便利;国家“一带一路”政策的大力支持;城市众多,市场广阔。
(4分)(3)赞同。
新疆人口稀少,迁入大量的人口,可以解决劳动力短缺的问题,促进其经济发展。
不赞同。
新疆气候干旱,水资源短缺,土地稀缺,生态环境脆弱,资源与环境承载力较低,不适宜迁入大量人口。
(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