霉菌和毒素的检测方法
选取菌落数在 10 CFU~150 CFU的平板,根据菌落形态分别计数 霉菌和酵母数霉菌蔓延生长覆盖整个 平板的可记录为多不可计。菌落数应 采用两个平板的平均数。
实用文档
2.1.4.1 结果
计算两个平板菌落数的平均值,再将平均值乘以相 应稀释倍数计算。
若所有平板上菌落数均大于 150 CFU,则对稀释度最高 的平板进行计数,其他平板可记录为多不可计,结果按平均菌 落数乘以最高稀释倍数计算。
霉菌和酵母计数。
02 方法
食品中霉菌和酵母
计数 PetrifilmTM
测试片法。
实用文档
2.1食品微生物学检验霉菌和酵母计 数
实用文档
实用文档
2.1.1 样品的稀释
2.1.2 培养
实用文档
2.1.3 菌落计数
肉眼观察,必要时可用放大镜, 记录各稀释倍数和相应的霉菌和酵母 数。以菌落形成单位(colony forming units,CFU)表示。
实用文档
2.2.5 气相色谱和气 质联用法 实用文档
液相 色谱
高效液相色谱法较 早用于霉菌毒素的检测 常用的检测器有荧光、 紫外、二极管阵列、蒸 发光散射等检测器,目 前使用最广泛的检测霉 菌毒素的方法 涉及到畜 牧化工和食品等各行业。
实用文档
2.2.4 微柱法
微柱法:将样品提取液通过氧化铝-硅镁型吸附剂填 充的微柱,样品中的杂质被氧化铝吸附,霉菌毒素则被 硅镁型吸附剂吸附,在紫外分析灯下观察荧光环与标准 比较定量 本法简便快速、灵敏度高。主要用于饲料中黄 曲霉毒素的筛选。
实用文档
微柱凝胶免疫监测仪
2.2.5 薄层色谱法
薄层色谱法:将样 品提取液在薄层板上点 样, 展开后,用吸收 法或荧光法对被测样品 与标准品扫描测定。对 于黄曲霉毒素B1的检测, 我国国标采用(TLC)法, 该方法更适于确认黄曲 霉毒素 存在与否。
食品中霉菌及毒素的检测方法
专 业:食品科学
实用文档
Number 1 Number 2 Number 3
目录
contents
实用文档
Number 4
1 研究背景及意义
霉菌 霉菌广泛分布于 自然界中,由于其 可形成各种微小的 孢子, 因而很容 易污染食品。
霉菌毒素 霉菌毒素是霉菌 产生的一种有毒的 次生代谢产物,毒 素污染会导致营养 价值降低,引起动 物疾病,并直接或 间接危害人类健康。
实用文档
2.2.2 荧光检测法
荧光检测法 FLD 常结合免疫亲和柱使用,是美国 AOAC 的标准检测方法,我国国标(GB/T 18979-2003) 也采用此法检测黄曲霉毒素的含量,检测样品经甲醇/水 提取后、过滤、稀释。用含有黄曲霉毒素特异抗体的免疫 亲和柱层析净化,超纯水洗去杂质,甲醇洗脱,加入溴溶 液衍生后用荧光光度计测定。赵东豪等 2009 此法也常用 来检测玉米赤霉烯酮等。荧光检测法方便、快捷、花费少、 不需使用霉菌毒素的标准品,减少对人的伤害 也常作为 快速筛选方法使用。
实用文档
实用文档
2.1 食品中霉菌和酵母计数 PetrifilmTM测试片
法
PetrifilmTM霉菌和酵母测试片:
1)测试片中添加抗生素,可
抑制细菌生长;
2)含有酵母菌指示剂,使酵
母菌更易计数;
3)适用与菌落总数、金黄色
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单增李斯
特氏菌。
实用文档
实用文档
实用文档
实用文档
实用文档
2.2.3近红外光谱法
近红外光谱法(NIR)是近 年来发展得比较快的光谱分 析技术。 NIR 可以用来检测 小麦中的脱氧雪腐镰刀菌烯 醇等霉菌毒素。使用 NIR 分 析,样品不需预处理,多种 组分可以同时测定,分析速 度快,重现性好,但是此方 法必须先建立准确的校正模 型, 适用于经常性质量控制 分析。
实用文档
自从20 世纪 60 年代发现强致癌的黄曲霉毒素以 来,霉菌与霉菌毒素对食品的污染日益引起重视。我国 在2011 年颁布了国家标准 GB2761-2011食品中真 菌毒素限量,各级食品监督检测机构全面开展霉菌的检 测工作。
实用文档
2.1霉菌检测方法
01 方法
GB4789.15-2010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若所有平板上菌落数均小于 10 CFU,则应按稀释度最低 的平均菌落数乘以稀释倍数计算。
若所有稀释度平板均无菌落生长,则以小于 1 乘以最低 稀释倍数计算;如为原液,则以小于 1计数。
实用文档
2.1.4.2 报告
1)菌落数在 100 以内时,按“四舍源自入”原则修约,采用两 位有效数字报告。
2)菌落数大于或等于 100 时,前 3 位数字采用“四舍五入” 原则修约后,取前 2 位数字,后面用0 代替位数来表示结果; 也可用 10 的指数形式来表示,此时也按“四舍五入”原则修约, 采用两位有效数字。
3)称重取样以 CFU/g 为单位报告,体积取样以 CFU/mL 为 单位报告,报告或分别报告霉菌和/或酵母数。
实用文档
2.1.5 镜检
B.1 检样的制备:取定量检样,加蒸馏水稀释至折光指数为 1.3447~1.3460(即浓度为7.9%~8.8%),备用。 B.2 显微镜标准视野的校正:将显微镜按放大率 90~125 倍调节 标准视野,使其直径为 1.382 mm。 B.3 涂片:洗净郝氏计测玻片,将制好的标准液,用玻璃棒均匀的 摊布于计测室,以备观察。 B.4 观测:将制好之载玻片放于显微镜标准视野下进行霉菌观测, 一般每一检样观察 50 个视野,同一检样应由两人进行观察。 B.5 结果与计算:在标准视野下,发现有霉菌菌丝其长度超过标准 视野(1.382mm)的1/6或三根菌丝总长度超过标准视野的1/6(即 测微器的一格)时即为阳性(+),否则为阴性(-),按100个视 野计,其中发现有霉菌菌丝体存在的视野数,即为霉菌的视野百分 数。
实用文档
实用文档
2.2
霉
菌
毒
素
酶菌毒素
检
测
方
法
实用文档
2.2.1 酶 联 免 疫 吸 附 法
ELISA 是利用抗原抗体反应原理 ,已知抗原吸附在 酶标板上 加入酶标记抗体和样品提取液并混合均匀,充分 反应后用去离子水洗去多余抗体,再加入酶的底物,产生有 色物质,最后加入终止液使反应终止。柳其芳 2006 ELISA 法操作简单、检测速度快、成本低,适用于大批量样品的快 速筛选。蒋建云 2006 等也用此法检测饲料中黄曲霉毒素 B1 的含量,不但特异性强 提取纯化步骤简单,结果也易判 读 回收率在 90%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