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西方政治思想史第二章 古代希腊罗马政治思想

中西方政治思想史第二章 古代希腊罗马政治思想

该由掌握政治知识的人来治理国家
• 2、判断真理要靠知识,而不是靠多数 • 3、公民必须维护国家法律的尊严,法律如契约,
遵守法律就是遵守契约,破坏法律就是破坏契约
• 4、反对僭主政府和豪富专政,主张贵族整体和
贤人政治
• 5、城邦应注重教育
精选课件ppt
9
第二节 柏拉图
• 一、生平和著作
• 427B.C.-347B.C. • 出生在雅典的名门望族,继父是著名的民主政治
• 战争期间,奴隶大批逃亡,农民破产,贵族专权,
豪强横行,平民与贵族豪富的斗争愈趋剧烈,动 摇了城邦制度的社会基础,使希腊城邦国家均纷 纷陷入政局动荡、僭主篡权、宗派纷争的危机之 中。
精选课件ppt
5
• 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城邦政治学说便产生于这
个时期。他们的学说既是城邦政治制度发展成熟
的结果,也是对城邦政治的历史和危机进行研究 和反思的结果。
基础。
• (4)人是城邦政治的动物。 • (5)把正义视为城邦理想政治的追求目标。 • (6)把奴隶和所谓的野蛮民族排除于人之外,
精选课件ppt
11
84B.C.-322B.C.,马其顿人统治希腊的时期。 • 17岁,从师于柏拉图。 • 335B.C.,回到雅典,开办自己的学校。 • 亚里士多德对当时已知的各门学科几乎都作了有
意义的创造性的探索,开辟了政治学、逻辑学以 及动物学等新的领域。
第二章 古代希腊罗马政治思想
精选课件ppt
1
• 古希腊的历史,一般来说,大体可以分为三个时
期,即早期(波希战争前及战争期间),繁荣时 期(波希战争后期及胜利后),衰落时期(伯罗 奔尼撒战争后)。
• 思想和文化的发展大体与这三个时期相适应: • 第一时期,自然哲学比较发展, • 第二、三时期,政治学说和伦理学说才开始发展
起来。
• 换句话说,第一时期,人们比较注重思考宇宙的
本源,第二、第三时期,人们才注意研究现实的 斗争和研究内心的精神世界。
精选课件ppt
2
• 波希战争(492 B.C.-449 B.C.)以希腊城邦的胜
利而告终。社会生产力得到空前的发展,奴隶的 广泛使用,手工业得到进一步发展,商业和对外 贸易的发达,使希腊经济的繁荣达到鼎盛时期。
• 从这儿可见,亚里士多德的国家观具有较多的民
主色彩,但又不同于近代社会契约论的国家观。 国家统治的目的是什么呢?
精选课件ppt
15
城邦政治学说具有以下特点:
• (1)政治即治理城邦,政治学即关于治理城邦
的学问,政治学的目的乃是在于追求城邦的善德 和善业;
• (2)个人利益必须以城邦的整体利益为依归。 • (3)把小国寡民的城邦看作是实现理想政治的
• 从公元前443 –429年,雅典民主派领袖伯里克
利连任十将军委员会的首席将军,成为雅典最有 威信的最高领导者,他进一步改革和完善雅典的 民主政治。
精选课件ppt
3
• 执政官不仅由抽签产生,而且向所有公民开放。 • 国家发给公职人员津贴,使贫困的公民可以担任
公职。
• 国家还发给贫民“观剧津贴”,资助穷困的公民
个人和家庭。
• 人不能脱离城邦而生活,人是天然的政治动物,
而政治就是城邦国家。
• 它并未揭示出国家产生的经济根源和社会根源。
精选课件ppt
14
• 国家与其他社团的重要区别就是它有统治权。他
分析了国家统治权与家长对妻子儿女、主人对奴 隶的权力的区别。
• 真正的政治统治应当是人人平等的,包含着臣民
的自由和同意。国家统治不是契约关系建立的。 因为契约的关系虽可构成一个共同体,但这种关 系中不需要任何共同的统治者,因此经不能建立 国家。
• 曾参军。战争失败,民主派威信受到打击,出现
“三十僭主”政治。
• 苏格拉底之死
精选课件ppt
7
• 苏格拉底曾被比拟为中国的孔子。 • 其主要的哲学命题是:自知己之无知。 • 突出强调:道德是城邦政治的基础,而知识和教
育是城邦政治的根本。
• “美德即知识”。
精选课件ppt
8
苏格拉底的政治主张:
• 1、治理国家的人应当是懂得治国艺术的人,应
参加文化生活。
• 更重要的是,公民会议的作用空前扩大,自由民
可以的公民会议上发表意见,选举官吏,讨论国 家一切重大议案。
精选课件ppt
4
• 随着雅典政治进一步民主化和经济的繁荣,雅典
实力进一步扩张,于是侵犯了斯巴达的利益,引 发了雅典和斯巴达两大城邦的冲突,公元前431 年爆发了持续27年的伯罗奔尼撒战争,战争虽以 雅典的失败宣告结束,但包括斯巴达在内的希腊 各城邦的实力都遭到极大的削弱。
家伯里克利的挚友和追随者。
• 师从苏格拉底。 • 苏格拉底死后,在外游历。 • 386B.C.,在雅典开办阿加德米学园。 • 《理想国》、《政治家》、《法律篇》。
精选课件ppt
10
• 二、主要主张
• 1、理念——万物的原型,真知的源泉,《理想国》
的哲学基础
• 2、理想国——一个正义的城邦 • 3、哲学家担任国王的政体和其他政体形式 • 4、公产制度——一个国家最大的善 • 5、教育——培养美德的途径
精选课件ppt
6
第一节 苏格拉底
• 苏格拉底(约公元前469-399),生于雅典一个
手工业者的家庭。
• “他被公认为是一个有全面教养的人,受过当时
所需的一切教育。”
• 在集市、运动场和大街与各式各样的人交谈,讨
论各种社会问题,特别是道德问题。
• 生活的年代正式雅典城邦贵族与平民斗争十分激
烈,民主政治危机四伏的年代。
• 《政治学》《雅典政制》
精选课件ppt
12
• 二、主要政治思想
• 1、城邦国家是一种至高而广涵的社会团体,它的
目的是要使人类过优良的幸福的生活。
• 2、人使政治的动物,政治学使一切学术中最重要
的学术。
• 3、人类的私心不会因公产制度的建立而随之消失 • 4、公民与政体理论。公民的品德应符合政体的要
求,正宗政体应以公共利益为依归
• 5、政体变革的原因及其救治办法 • 6、理想城邦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精选课件ppt
13
比较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
• 亚里士多德高于柏拉图的一个重要地方是:他将国
家与社会作了区分,将政治结构、社会结构作了 区分,把国家看成是一个社团,一个高于其他社 团的完善社团。
• 国家是最完善的社会团体。 • 国家在秩序上后于个人和家庭,但在本性上先于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