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指南》健康领域

《指南》健康领域

业务学习
时间:2013.3.26
学习内容:《指南》说明部分、健康领域
一、《指南》说明部分
思考:《指南》是什么、制定背景、目标与功能、内容结构、实施的原则、基本理念
1、《指南》是什么?
是引导我国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方向的指导性文件。

2、《指南》制定的背景?
深入贯彻2个文件(《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国十条》)
指导幼儿园和家庭实施科学的保育和教育,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发展。

3、《指南》目标与功能
《指南》以为幼儿后继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素质基础为目标,以促进幼儿体、智、德、美各方面的协调发展为核心,通过提出3-6岁各年龄段儿童学习与发展目标和相应的教育建议,帮助幼儿园教师和家长
* 了解3-6岁幼儿学习与发展的基本规律和特点
* 建立对幼儿发展的合理期望,
* 实施科学的保育和教育,让幼儿度过快乐而有意义的童年。

4、《指南》内容结构
重点了解典型表现是什么?
典型表现大家要理解,是该年龄段末期出现的普遍的、重要的特征,并不是必须的,也不是全面的。

各年龄段典型表现:是各年龄段末期在目标的状态下的一些表现,但他不是标
尺,不是目标的分解,是期望,是了解幼儿的参照。

5、《指南》实施的原则
①关注幼儿学习与发展的整体性
•幼儿的发展是一个整体,要注重学习与发展各领域之间、目标之间的相互渗透和整合,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协调发展,而不应片面追求某一方面或几方面的发展。

——《指南》“说明”
②尊重幼儿发展的个体差异
——《指南》“说明”提出了:
幼儿的发展是一个持续、渐进的过程,同时也表现出一定的阶段性特征。

每个幼儿在沿着相似进程发展的过程中,各自的发展速度和到达某一水平的时间不完全相同。

要充分理解和尊重幼儿发展进程中的个别差异,支持和引导他们从原有水平向更高水平发展,按照自身的速度和方式到达《指南》所呈现的发展“阶梯”,切忌用一把“尺子”衡量所有幼儿。

幼儿的发展是一个连续的、渐进的过程。

幼儿是通过日复一日的发展与积累,逐步达到下一阶段的目标的。

这一发展过程是由不断的量变和质变组成的。

连续的量变积累构成了质变。

不同阶段之间是通过长时间“量”的逐渐积累而被连接起来的。

•幼儿的发展是一个非匀速、非线性的过程。

•基于此,必须耐心地为幼儿创造一个可以让他们从容地从量变到质变的环境。

“量变”过程决不可压缩,否则得不到真正的“质变”,即使得到也一定是畸形的。

成人不切实际的过分要求会造成幼儿身心的巨大压力。

实施《指南》时,切忌在幼儿与之间作盲目的简单的攀比。

重要的是了解每一个幼儿发展的现状、特点、问题、原因,努力地为不同幼儿的发展创造有
针对性的环境或条件,帮助他们在自己原有的水平上向更高的水平发展。

③理解幼儿的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
•——《指南》“说明”: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进行的。

要珍视游戏和生活的独特价值,创设丰富的教育环境,合理安排一日生活,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严禁“拔苗助长”式的超前教育和强化训练。

★幼儿学习的特点
做中学——获得直接经验玩中学——游戏中进行生活中学——离不开生活所以决定了幼儿一定要直接感知、要实际操作、要亲身体验
④重视幼儿的学习品质
《指南》“说明”:幼儿在活动过程中表现出的积极态度和良好行为倾向是终身学习与发展所必需的宝贵品质。

要充分尊重和保护幼儿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帮助幼儿逐步养成积极主动、认真专注、不怕困难、敢于探究和尝试、乐于想象和创造等良好学习品质。

学习品质指儿童学习的倾向、态度、行为习惯、方法、活动方式等与学习密切相关的基本素质;是在早期开始形成与发展,并对幼儿现在与将来的学习都具有重要影响的基本素质。

不存在一种脱离具体学习领域的抽象的孤立的学习品质。

学习品质是在健康、语言、社会、艺术、认知等各领域的具体学习活动中表现出来的。

学习品质不作为独立的领域,而渗透于各领域之中,避免重复,也避免孤立地训练。

6、《指南》的基本理念
(1)以幼儿为本
①尊重幼儿学习和发展的权利
②尊重幼儿的主体性
③尊重幼儿发展规律
④尊重幼儿的个体差异——个性化
⑤尊重幼儿的学习方式与特点
⑥尊重幼儿的经验,尊重其生活的价值
(2)终身学习
(3)建构性教学观
①“教”应当是幼儿主动地、建构地学习与发展的过程。

②成人是幼儿学习积极的支持者
二、健康领域
思考:健康的定义
身心健康的标志
提出的依据什什么
怎样有效地促进孩子身心健康的发展
健康领域的核心价值
健康领域教育中需注意的主要问题
1、关于健康的定义
健康是指人在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方面的良好状态。

2、身心健康的重要标志(6个)
发育良好的身体、愉快的情绪、强健的体质、协调的动作、良好的生
活习惯、基本生活能力。

3、依据是什么
幼儿阶段是儿童身体发育和机能发展极为迅速的时期,也是形成安全感
和乐观态度的重要阶段。

”这个表述是提出健康概念和标志的心理依据,它是依据孩子心理生理发展的特点提出的。

4、健康领域包括哪三方面内容(健康的三个子领域是什么吗?)
身心状况、动作发展、生活习惯与生活能力
5、怎样有效地促进孩子身心健康的发展
①满足生长发育的需要——提供合理均衡的营养,保证充足的睡眠和适
宜的锻炼;(不仅要提供合理均衡的营养,还要保证充足的睡眠和适宜的锻炼,才能满足生长发育的需要。


②形成积极稳定的情绪情感——创设温馨的人际环境,让幼儿充分感受
到亲情和关爱;(教师要关心爱护每一个孩子,只有让孩子感受到这种爱,才能形成积极稳定的情绪情感。


③形成使其终身受益的生活能力和文明生活方式——帮助幼儿养成良好
的生活与卫生习惯,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要想让孩子形成终身受益的生活能力就必须让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与卫生习惯,这就提出了养成教育的重要。

这样的培养是让孩子形成终身受益的生活能力。

同时提出自我保护能力,也是生活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6、健康领域的核心价值
①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
②重视幼儿身体素质的培养
③生活习惯与生活能力培养
解决两个误区:《指南》中也提出了身体素质的目标,这和以前的《纲要》有很大的变化。

身体动作和身体素质之间不存在矛盾,需要我们全面的理解。

老师们会问,为什么不从动作上来提,而是从身体素质上来提呢?《指南》这样提出就是避免老师们产生一些误区。

误区一:不要强调动作的细化和分解。

因为动作的掌握需要不断地练习,才能逐渐协调。

误区二:过于狭窄。

动作以外的身体方面容易忽视,影响孩子全面的发展。

★良好的情绪表现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

7、健康领域教育中需注意的主要问题
①树立科学的健康教育观念;
健康教育是生活教育,是渗透在方方面面的,作为教师要科学合理的安排幼儿的一日生活。

在《指南》中有明确的要求。

如,户外活动的时间,睡眠
的时间等,这为我们科学的安排作息时间提供了具体的指导。

再如,生活习惯培养的问题。

在健康领域当中也有一些具体的要求,比如愿意喝白开水,少喝饮料,这实际也是一种观念的问题。

同时,在教育过程中,要保护眼睛,像看电视的时间,阅读区的设置,都需要合理安排和设置。

②密切联系实际,因地制宜;
《指南》是面向全国来颁布的,因此,幼儿园所处的地区、地域不同,幼儿园周围的环境不同,我们在落实的过程中要结合幼儿园自身的条件,来创造性的,因地制宜的运用。

在体育活动中有许多指标比如平衡能力,如果在农村幼儿园没有平衡木,我们可以让孩子走一走田埂、便道。

③控制影响幼儿健康的不利因素;
要保护孩子,保障安全,注意环境中因素的影响。

还要保障孩子的心理安全,《指南》第5页提到:让幼儿形成安全感和信赖感。

我们要发挥成人的榜样作用,用积极愉快的情绪感染孩子,让孩子能心情愉悦的在幼儿园生活。

④将量化的数据内容作为了解幼儿的参照,不可作为评价标准。

《指南》中的指标很具体,老师们在使用过程中很容易把它作为指标来测查孩子,这样做是与《指南》的精神相背离的。

因此,我们要正确的理解这些数据,将它作为参考,而不是指标,用这些数据帮助我们对孩子的发展进行判断。

在健康领域当中数据是很多的,如身高、体重,运动能力中的时间,这也是健康领域的一个特点。

我们要正确把握这些数据,将它作为一个参考和依据。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