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平安城市建设的未来之路

平安城市建设的未来之路

平安城市建设,任重而道远――对平安城市建设现状和未来发展的一些看法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研究院 梁笃国一.平安城市建设进展2005年10月,中央颁发了《中央政治委员会、中央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关于深入开展平安建设的意见》,各地联网平安城市建设普遍开展。

2005年底公安部3111工程启动 ,在北京、苏州、杭州、济南先期试点基础上又增加了22个试点城市。

江苏、浙江、广东、四川等省份出台“城市治安视频监控联网技术规范”。

广东计划在三年内在珠三角八个城市安装摄像机100万台。

平安城市建设工程的规划、启动、试点以及持续的推动给安防行业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机会。

目前,开展早的地区和城市(如浙江、江苏、广东等),有些已经完成了二、三期建设,有些甚至完成了四期建设,如浙江义乌等;开展晚的地区和城市,有些完成了一期建设,有些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中。

总体来看,各地建设情况进度不一,规模也不一。

东部沿海地区首先自2006年开始大规模建设平安城市工程,自2008年开始中西部地区也加大了建设力度,,如贵州、湖北、新疆、西藏、宁夏、青海、河北等省正在大力进行平安城市建设。

2010年,许多城市制定的2008‐2010年城市报警与监控系统建设规划将完成,此前由于种种原因未能按照计划完成建设的,估计在2010年内将加紧完成。

紧接着,许多城市将会制定2010‐2012年城市报警与监控系统建设规划。

2009年8月,全国城市报警与监控系统建设应用经验交流暨农村技防工作河南现场会在郑州召开。

此次会议的召开,标志着报警与监控系统建设开始向广大农村地区全面推进,同时也标志着农村技防时代的来临。

今年3月23日,南平校园凶杀案发生,各地政府和公安部门纷纷开展了平安校园建设工程,不少省公安厅和教育厅联合制定了校园安防的技术规范和建设要求。

各地城市报警与监控系统建设负责部门不尽相同,大部分由科技处负责;有些由内保局负责,如北京、上海;有些由信通处负责;有些由治安总队或治安支队负责;还有些由指挥中心负责,如厦门。

各地差不多都成立了报警与监控系统建设领导小组,并下设办公室,专门负责协调和系统建设推进工作。

平安城市监控摄像头和视频录像数据已经成为公安部门预防和破案的最重要的手段。

不少地方的公安部门专门招聘和培训了一批“视频警察”,每天的工作就是直接观看监控摄像机,并进行相关标记和处置,如深圳、成都、温州等地。

这些年大规模的平安城市建设,以及各地众多平安校园工程的快速上马,促进了安防企业的高速发展,安防企业也纷纷上市,还有不少的公司正在筹划上市,同时,也促进了很多IT企业和风险资金进入智能监控算法领域。

监控摄像机目前也是作为国内正在大力推广的物联网的最重要的概念,得到了中国移动总裁王建宙以及很多业界专家的认可,很多的物联网大会的展示,都把视频监控作为其中一个重要的展示内容。

二.中国电信参与平安城市的情况中国电信“全球眼”网络视频监控应用从2004年推出,已应用于银行、保险、公安、环保、水利、海关、检验检疫、教育、文化、石化、采矿、一般制造企业、交通、连锁商贸、电力、旅游、房地产、气象、建筑、交通、娱乐等20多个行业,开通“全球眼”监控点40多万个。

中国电信参与平安城市的工作主要体现在2个层面,一个是标准规范层面,上海研究院积极派专家参与TC100 安标委《城市监控报警联网系统》管理标准、技术标准和合格评定的编制工作, 积极参与浙江、上海、广东等省的地方联网标准;另一个层面是积极参与各地平安城市的规划和建设。

目前,中国电信以独享或共享网络视频监控平台的方式,与全国200多个地方政府合作进行了“平安城市”建设。

很多城市公安部门利用“全球眼”在全市部署了覆盖城市主要公共区域的“天罗地网”,实现市、县、派出所三级联网和信息共享,对全市主要道路、重点场所和部分小区进行不间断监控。

如在江西省新余平安城市建设中,中国电信共建设监控点逾230个,系统推出5个月后总发案数与上年同期相比下降49.3%,街面犯罪发案数下降51%,破案数比上年同期增长29.3%。

中国电信的全球眼产品用于平安城市建设,按平台应用模式,分为共享平台业务、专用平台业务,共享平台业务:中国电信建设平台,供多个客户共享使用;专用平台业务:根据客户要求,为客户单独建设业务平台,供该客户专用。

在平安城市的实际建设中,中国电信多是为用户提供专用平台。

按前端子系统的提供及服务方式,分为完全租用型业务、部分租用型业务,当然也有少量的系统集成模式。

中国电信参与平安城市,有几大优势:1. 网络优势。

中国电信具有遍布全国的有线网络和无线网络,很多地方电信公司在进行光进铜退、光纤入户工程,家庭上网可达到20兆甚至更高,无线网络包括覆盖全国的3G EVDO网络,和全国有10多万个WIFI热点,目前也正在积极实验和测试LTE、4G网络; 电信的网络优势可以便捷的为用户的监控应用实现多级、跨地域的联网,从省公安厅、市公安局、区县公安局、街道派出所等多级的互联互通。

目前国家质检总局的电子通关项目就是用了中国电信的全球眼来实现全国重点监控单位的联网监控;2. 充足的资金优势。

中国电信作为一个运营商,流动资金比较充裕,参与建设上千万、甚至几个亿的平安城市项目一般没有太大的压力; 而一般的集成商就不具备资金上的优势:而平安城市建设的费用如此之大,很多政府缺少相应的预算, 所以普遍采用总包方垫资建设、政府租用的模式,但资金的回收周期躲在3~5年,甚至更长,8年到10年的也有,这对一般的集成商的资金压力是很大的;3. 服务优势。

中国电信从集团到各省分公司、各本地网公司,甚至到县、乡镇都有售前和施工维护队伍,这对于平安城市的后期维护工作是非常有利的。

4. 央企优势。

很重要的一点是,中国电信是国资委管理的大型国企,是一个百年老店,不会轻易破产、关闭;中国电信同时除了经济效益的考虑以外,要为地方政府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所以,即时某些平安城市项目不赚钱,但为了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也要投入建设。

5. 产品开发优势和人才优势。

中国电信还有一个巨大的优势,有强有力的产品研发和技术攻关团队,以及遍布各地的集成实施队伍,这确保了中国电信的平安城市和全球眼产品不断增加新的功能,不断推陈出新,一直引领着网络视频监控的技术发展走向,从固定全球眼,到无线全球眼,到高清、智能的应用,以及向行业应用的深入拓展和中小商铺、家庭用户的持续拓展。

运营商在向行业和平安城市拓展时,还有一个优势是多种产品的集成融合能力,如2009年,中国电信融合全球眼平台能力、行业短信能力、定位能力、协同通信能力和总机服务、综合办公、翼机通、手机阅读以及宽带/WLAN等产品或服务,在很多省推出“平安校园”、“教育管理”、“家校互动”、“校园翼机通”等服务,构建了服务于各级教育机构、学校、家长及学生的应用平台。

利用中国电信成熟的“全球眼”平台,实现校园重点场所图像信息的联网处理,能够实现跨区域的统一监控、统一管理及分级存储,满足主管机构或校方进行远程监控、管理和信息传递的需求,构建起校园安防体系。

在移动3G和WIFI监控领域,运营商也巨大的优势,以中国电信为例,中国电信的EVDO 网络已经覆盖了全国近3万个乡镇,目前,中国电信的基站总数达到近20万个,其中EVDO 基站10万个。

3G和WIFI监控在很多领域都有应用,如公交车、警务车、消防车、水上和近海船舶监控、森林防火、押运车、无人值守基站、单兵应用、以及无法部署有线网络的偏远地区等,3G监控的视频质量目前也已经得到用户的认可,中国电信在移动监控方面也有了很多成功的案例。

当然,目前3G监控也面临着一个问题,3G网络的频点资源有限,在多辆装有3G监控的公交车经过同一区域时,会对3G网络产生拥塞现象,所以未来理想的移动监控方式是用3G+WIFI网络的无缝切换,而不是只用3G网络,目前中国电信也在研究和试验3G+WIFI网络切换的监控。

当然,现在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以及广电运营商也都积极的参与到平安城市的建设中来,目前不少地方的平安城市建设只对运营商发标书,这对平安城市的建设质量保证相对有利,因为,相对来说,运营商一般会选择实力较强、业界知名的安防设备商合作,而且一般选择具有自主研发能力的厂商,这有利于系统后期的功能改进和升级,而且维护工作也会比较及时到位。

三.目前平安城市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1) 重硬轻软、重建设轻维护的现象比较严重目前的项目建设,普遍重视硬件、设备投入,对系统软件比较轻视,这也是整个国内IT业的现状。

实际上平安城市系统最核心的是具有接近于电信级运行质量的可靠安全的监控报警管理平台平台软件,它是平安城市的“大脑”, 前端支持各种数字和模拟设备的接入,横向可与其他部门业务系统如城管、应急指挥、交通管理系统对接,向上可支持上级系统的视频和数据共享。

好的平台要有稳定性、安全性、灵活性,支持大容量,网管能力也要强。

另一个问题,建设主体和管理维护主体问题,城市监控涉及到公安、交警、城市管理执法等部门,范围包括重要部位、公共场所、交通道路、城市重要基础设施等,另外还有一个是与应急系统的关系问题,谁负责牵头规划、牵头建设、牵头负责管理和维护?不同的省、城市有不同的做法,不少地方为了推动,以信息委、信息办牵头来推动,先汇总整合各个部门的需求,制定统一的定技术标准,再进行系统招标建设,这是一种比较好的做法,但还是存在一定的不足。

在不少的现代企业,在投资建设大的信息化项目之前,一般是要先进行业务流程重组(BPR),然后再进行系统的规划和建设,这样可以尽可能发挥信息化系统的作用。

组织和人要适应系统,而不是让系统来适应人,不然系统建设了,但没有配备相应的岗位、有效的业务流程来做有效的管理和维护,系统的作用无法充分发挥,将可能造成巨大的浪费。

目前平安城市就存在这样的问题,投资巨大,但只是作为一个普通的信息化项目来做,收效也有不少,但内含的海量数据没有变成信息、以及各个部门之间共享的知识,离系统本可以发挥的最大效益还有不少的差距。

如果我们能向韩国总统李明博在就任汉城市市长时所所说的,“他把治理城市当成管理一个企业”,我们也把一个城市的平安城市建设当做一个企业上大的IT项目一样来做,我们收到的效益会更好,当然,在目前的中国,还不太现实。

另外,我们还缺少对重大平安城市建设项目的效益审计、项目后评估,虽然做了一些工程上的验收评估、审计工作,但对效益审计没有真正展开,包括项目后评估。

有一个说法,是目前国家在平安城市建设的投资已经达到2000亿元(这可能包括基础建设的投入),建议国家相关主管部门能对我们的大型、特大型平安城市项目抽样做效益审计,并开展工程项目后评估工作,以利于后续平安城市建设的良性发展,让系统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