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学教师如何做好小课题研究

小学教师如何做好小课题研究

小学教师如何做好小课题研究吕河镇中心学校袁彩霞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朋友们:大家好!我是袁彩霞老师。

非常高兴在这样一个秋高气爽的日子里,和大家欢聚一堂,互相交流,互相学习!今天我和大家交流的题目是《走进小课题,研究小课题》。

我校科研的切入口就是课题研究。

今天,我主要跟大家讲一讲小课题研究的一些方法。

就我个人而言,不是专家,也没有什么高深的理论,这些方法也不是很成熟,我是带着一种科研的态度,跟大家一起学习和研究的,希望能点燃我们思维的火花,给在座的些微启迪,希望能带给大家一种思考,起个引子的作用,希望对大家将来的评优、评模、进职称,也就是个人的切实利益有些许的帮助,我就很欣慰了,也就很知足了!那我就没有辜负大家对我的信任和期望!另外,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上学年,我校申报并立项了1个市级课题、5个县级课题,现在都已经顺利结题,并得到领导的好评,尤其周晓群老师的课题获得了优秀,再次表示祝贺!感谢我们六位老师的认真付出,感谢我们刘涛、杨东、吉远红三位教研组长的认真指导,感谢你们为学校的升格做出的贡献!另外,今年我们又有十几位老师申请成功,获得立项,希望你们认真研究,顺利结题!(下面请大家先听一段音乐,放松一下心情!)因此,教师应该做“五一居士”:一张铁嘴,一笔好字,一手流利的文章,一肚子名篇佳作,一颗永远年轻的心。

下面,我们开始交流。

今天我将从小课题研究基本概念,课题研究程序,课题成果的撰写和收集三个方面进行交流。

一、小课题研究基本概念课题研究是教育科研的重要形式,它是通过对所选择的课题的计划设计、借助科研的方法、有针对性的探索,最终解决问题的一种创造性的活动。

小课题研究是与大课题研究相对而言的,小课题研究的是小事、小现象、小问题,以小见大,类似于“提高课堂教学中学生参与度的研究”;“学困生转化研究”,“提高学生对数学错题进行自我分析诊断能力的研究”;“怎样记住学生的名字”,“怎样排位”等。

“帮助学生减少错别字的方法研究;合作学习的有效性研究;培养学生语言积累能力的研究;导入新课的方法探究;培养学困生自信心的策略研究;提高作业效率的研究;指导学生办好手抄报的方法研究等等,都属于小课题的研究范畴。

说真的,一提到课题研究,我们都觉得头疼,觉得科研都是专家们的事,与我们没什么关系,咋研究不都是一回事,结果不都是一样,走形式、走过场。

开题时轰轰烈烈、中间无声无息、结题时抄抄写写、材料东拼西凑。

甚至科研是一种负担,我们教师一天到晚这么忙还搞什么科研。

还有一些教师以为交几篇论文、随笔就是搞科研了。

一直以来科研就给教师们造成了一种误区。

其实这样想也不对,科研、教育教学实质上是一个问题,是一个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

犹如“鱼离不开水”、“瓜离不开秧”一样,所以科研离不开校园和课堂,没有每天的教育教学,就没有科研。

也就是说我们的教师实质上每天都在搞科研,只是没有对教育教学中的研究过程形成一个清晰的认识,说的多、做的多,写的少、留下的记录少。

只是没有规范并及时积累教育教学中的典型案例、教育教学中的成败,及时推广应用而已。

比如:我们教师每天面对教育教学,每天都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并且你们都采取相应的策略把它解决了。

(例如:有的学生调皮捣乱,教师在不厌其烦地做思想工作;还有的教师在平时教育教学中,为了让学生学会,让学生愿意学,所以在平时备课时积极钻研教材、研究教材,备教法、备学生,想尽办法尽量让学生都能学会、都能积极参与教学,最终学生在你们的引导教育下,乐意学习、参与的积极性高、成绩也上来了。

如果你们能把这一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做法、教法和成功失败的感悟都能及时记录下来,这就是一个很成功的课题研究。

当我们看到学生们的进步,老师们高兴了,快乐了,这足以说明科研是一件快乐的事,并不是负担。

如果只是单纯的为了完成任务去搞科研就没意思了,反而真的觉得是一种负担;如果为了解决问题去做科研,会觉得科研很有意思,并且也觉得很有收获。

二、小课题研究的步骤:选题(定题)—申请—评审—立项—撰写开题报告—深入研究,积累研究成果—中期检查,撰写中期报告—撰写结题报告—成果申报—评审—获奖结题1、选题(定题)选题是课题研究的起点,确定有价值意义的课题,对整个课题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选题非常重要。

另外,选题要微。

我们的任务是在理论与实践中架设桥梁,用理论解决实践问题。

选题主要有以下几个基本途径。

(1)从教育教学的问题及困惑中选题比如:如何提高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效率;怎样解决部分学生不能独立完成作业的问题;如何让课堂教学既开放又有序;如何对待学生间的差异等。

教师可以从自己感到不很满意或需要改进的地方去选题。

(2)在切磋交流中发现课题(3)在理论学习中反思出课题(4)从学生的反应中寻觅课题2、拟题(1)要想拟好课题,我们首先要能透过问题现象看到问题的本质。

如:一小学语文教师在进行单元测验情况分析时发现,学生的成绩与平时的付出,平时的练习作业不相吻合。

从平时的作业看,有80%的学生都能“认真”完成,按设想如果平时能如此认真完成作业,测验拿80分应该没问题。

可测验的结果,80分以上的同学不到30%。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学生语文成绩差是问题现象。

为了找到问题的本质,这位老师进行了多种形式多个方面的调查分析。

一是问卷调查,二是个别谈话,三是作业分析和试卷分析。

发现主要问题出在作业的设计上,或者说根本谈不上设计,要么是书上的原题,要么是其他教辅资料上的题,一是缺少针对性,二是作业量不科学,三是作业形式单一。

这些因素造成作业效度降低。

找到了问题本质——作业效度低。

由此提出了小课题“提高小学语文作业效率的策略研究”。

(2)拟题要注重一个“明”字,问题要清晰,研究点要明确。

比如“小学语文课堂激发学生思维教学策略研究”,这里面研究的范围是小学语文课堂,而不是数学课堂或者英语课堂,研究的问题是激发学生思维教学策略的研究。

再比如:”培养五年级学生语文作业习惯研究“就不行.因为习惯有好习惯和差习惯,好习惯也有个方面的,究竟培养什么?研究方向不明确。

改:《五年级学生按时完成语文作业习惯培养研究》。

(3)不能用口号式、结论式的句型。

如“教师的教学策略对学生的思维激发具有影响作用”就不宜作为课题名称。

(4)不宜用疑问句,比如:小学语文课堂如何激发学生的思维?(5)课题名称不是撰写论文的名称。

比如:“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这不对。

课题标题的基本结构:研究范围+研究主题+研究结果(或状态)+研究比如:1、小学语文+课堂提问+有效性+策略研究3、逐层申报,分级立项按照小课题研究管理办法,教师拟好课题后,填写申请表,上报中心校教研处,学校在此基础上通过科学、公平、公开的评审,择优推荐到县级立项。

4、研究微型课题研究是一种规模较小的研究形式,教师既可以组建一个二——三人的小组开展研究,也可以一个人单独进行研究。

但不管是建立课题组也好,还是一个人研究也好,都必须根据教育科学研究的要求来规范我们的研究过程,约束我们的研究行为,1.严格执行课题研究计划,确定课题研究的步骤。

2.建立研究台帐或研究日记。

研究台帐是记录研究过程的重要手段。

通过研究台帐记录课题研究的大事,课题研究工作安排,课题研究工作会议、培训、交流、考察学习的内容,课题研究成果,课题研究档案资料等等。

3、我们要坚持记录与课题有关的读书笔记,看过的网上文章要及时收藏网址或保存网址,到时要上交目标索引,看过的书籍要及时记录作者、书名、出版社、出版时间等。

4.融研于教,进行一课二上。

微型课题研究涉及的面虽小,但要做成功离不开学校领导、同组老师以及学生的支持,在研究的过程中,不仅需要理论、实践的指导,更需要一个研讨、合作的氛围。

因此,要主动和领导、同伴、学生交流、沟通,尽可能得到他们的帮助和支持。

同时,微型课题研究也离不开专家的引领,要多向专家请教,多与教科研人员沟通,尽可能得到他们的指点,使研究的课题更具有严密性、科学性。

同时,我们上研究课一定要进行录课,我们的设计课件都要保存好,课件和上课都要刻成光盘!5、随时积累成果.三、小课题的成果撰写和收集1、档案袋资料说明2、强调撰写要求。

从研究成果看“微型课题”的研究成果强调“做得好”的基础上“写得好”,“做得好”表现在实践上的创新和经验的先进性,“写得好”体现在研究报告的形成既具有个性意义的“理论支撑”,又具有教师自己的“话语系统”,它是质的研究中形成的,富有教师内心体验的情境性、过程性的描述。

从某种意义说,要做得好,更要写得好,资料要详实丰富!3、申请表的选题缘由一般从三个方面表述。

(1)讲述所遇到的教育教学问题情景、事件、困惑;(2)教育教学改革政策、法规的要求;(3)提出需要解决的问题。

A、讲述教育教学中特别是学科课堂教学中所遇到的教育教学事件、情景、困惑,一定要具体,不能泛泛而谈尽讲些框框。

提出的问题也不能太多,一个即可。

B、表述教育教学改革政策、法规的要求,应是该学科新课程标准或教学大纲或者上级文件(法律、法规)对相应问题的有关要求,几句话即可,不必长篇大论。

有些课题也可以不写这一点。

C、主要谈谈为了解决“所提的问题”,提出某微型课题。

4、开题报告的撰写。

(1)什么是开题报告开题报告也叫课题研究计划。

是如何开展课题研究的具体设想,初步规定了课题研究各方面的具体内容和步骤。

(2)开题报告基本内容。

1)课题名称。

2)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为什么要研究这个课题,包括现实、理论两方面。

)课题界定:由问题提炼出课题名称,课题名称的表述要简练、准确,要使用科学概念和规范用语,不要使用具有文学色彩的修辞手法。

对课题涉及的关键词、核心语进行诠释,提示课题研究方向和角度。

如:《提高小学高年级学生数学作业质量的研究》,高年级:小学阶段的4-6年级;作业质量:包括作业书写的规范性、正确率、完成的时间等。

内容规划:即明确课题要研究的内容,规划的研究内容要切合实际,同时,还要对研究内容进行任务分解,明确小组成员的分工,落实到人。

研究设想:即本课题的研究方法、实施步骤、时间安排以及研究措施等。

①研究方法:把本课题能用到的诸如课例描述法、案例研究、调查研究、经验总结等方法列举出来。

②研究步骤:“步骤”通常为准备、实施、总结三个阶段,填明起止时间和每一阶段完成的主要工作。

预期成果:预期成果要从学生、教师、学校的发展和变化来表述,课题内容不同,其侧重点不同。

“预期成果”是指立项申报前对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应该取得的成果所做出的一种预计,也就是说有的成果可以实现,有的成果可能实现不了。

因此,预期成果不3)、研究的理论依据。

(可写可不写,因题而易。

)5、结题报告的撰写问题的提出:同研究方案研究步骤与时间:同研究方案研究过程与方法:1、本课题运用了哪些研究方法(如:调查法、案例研究法、经验总结法等),并要阐明每种方法用于研究什么具体问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