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测试题姓名得分考经问典(32分)1.选择注音正确的一组 ( )(3分)A.枕边(zhěn) 撒谷(sǎ) 怪哉(zāi) 宿儒(xū)B.喉咙(hóu) 鼎沸(fèn) 蚂蚁(yì) 淋漓(lí)C.哽咽(gěng) 喧闹(xuān) 稍微(shāo) 郝叟(shǒu)D.膝头(xī) 督学(dū) 干脆(cuì) 精髓(suǐ)2.选择字形完全正确的一组 ( )(3分)A.仁慈人迹罕致似曾相识B.迷惑绅士风度茫然若失c.和蔼白驹过隙摹然回首D.琢磨清翠笑声蓝色绒衣3.下列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确凿(确实)五言七言(这里指字)B. 轻捷(轻快)识破机关(这里指一种机构)C. 敛在盒里(收拢)攒(凑在一块儿)D. 宿儒(长久从事某项工作荒草萋萋(草茂盛)4.选出没有语病的一项填入括号内 ( )(3分)A.初升的旭日从东方冉冉升起。
B.谁能否认地球是绕太阳运行的呢?C.通过老师教育,使我有了新的认识。
D.正确的学习方法是决定学习成绩好坏的关键。
5.下面对课文内容分析有误的一项是()(3分)A.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作者通过回忆童年趣事,表达了对封建教育制度的不满,最突出的写作手法是对比。
B. 《爸爸的花儿落了》主要记叙了“我的成长体验,同时也给我们塑造了一位可亲可敬的父亲形象。
C. 《诗两首》都运用了象征的手法,并没有直抒胸臆。
D. 《丑小鸭》是一则童话,作者是丹麦的安徒生。
6.选择修辞判断正确的一项填入括号内 ( )(3分)(1) 我常想,北大就是一条生命饱满的河流。
(2) 他们部队自己会配制农药,会往山上撒化肥,会开拖拉机,会做小生意。
(3) 手掌大的地方怎么能做游戏?(4) 柳树病了,枝条儿全都垂下来。
A.比喻排比夸张拟人B.夸张排比比喻拟人C.拟人夸张比喻排比D.比喻排比拟人夸张7.下面两句话由于表达不准确而产生歧义,把对下面两句话的理解分别写在横线上。
(4分)(1) 两个学校的学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发现了敌人的侦察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下面句子填入横线上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我们跨世纪的青年一代,只有树立远大的理想,______,才能高速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A 运用全部精力,掌握科学方法B 集中全部的精力,抓紧分分秒秒C 掌握现代科技,发扬拼搏精神D 掌握现代的科技,发扬拼搏的精神9.下列句子的顺序已打乱,如将其还原,则顺序正确的一项是:()(3分)①可是,这个因素常常不是每个人都会注意到的。
②这种情况就比食物本身的不清洁,更容易被人所忽略。
③不洁的饮食,或者说,微生物的感染,是引起急性胃肠病的最多见的因素。
④特别是有的时候,食物本身本来很清洁,可是由于手的不清洁,或者菜刀、案板、抹布的不清洁,而致使人受到感染。
A ①②③④B ②①④③C ③①④②D ④②③①10. 下面四首古诗都含有我国民间的传统节令,诗中所表示的节令是()()()()(4分)A 去年元月时,花市灯如昼。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B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街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C 细雨成阴近夕阳,湖边飞阁照寒塘。
黄花应笑关山客,每岁登高在异乡D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品味感悟(一)(15分)“你们看那只新来的一切天鹅!“别的孩子也兴高采烈地叫起来:“是的,又来了一只新的天鹅!”于是他们拍着手,跳起舞来,向他们的爸爸妈妈跑去。
他们把更多的面包和糕饼向水里抛去,同时大家都说:“这新来的一只最美!那么年轻,那么好看!”那些老天鹅不禁在他面前低下头来。
他把头藏在翅膀里面,不知道怎么办才好。
他感到太幸福了,但他一点也不骄傲,因为一颗好的心是永远不会骄傲的。
他想起他曾经怎样被人迫害和讥笑过,而现在他却听到大家说他是美丽的鸟中最美丽的一只。
紫丁香在他面前把枝条垂到水里去。
太阳照得很温暖,很愉快。
他竖起羽毛,伸出他细长的颈,从内心发去一个快乐的声音:“当我还是一只丑小鸭的时候,我做梦也没有想到会有这么幸福!”11. 面对别人的迫害和讥笑,丑小鸭的态度是怎样的?(3分)12. 变成白天鹅后,面对众从的羡慕和称赞时,他的态度是怎样的?(3分)13. “一颗好的心是永远不会骄傲的。
”“好的心”是指什么样的心?(3分)14. 找出文中的侧面描写的句子。
(3分)15. 丑小鸭的形象告诉我们面对得失的正确态度是什么?(3分)(二)(17分)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
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
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
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
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
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
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
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
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
曰:“泯然众人矣。
”16.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4分)①世隶.耕()②收.族.之意()③邑人奇.之()④日扳.仲永()17. 写出下列“之”字指代的内容:(4分)①忽啼求之()②借旁近与之()③秀才观之()④余闻之()18. 本文的主要时间阶段是________,主要事件是__________,主要人物是________,造成仲永“泯然众人”的主要原因是(用文中原名回答)_______(4分)19. 翻译下列文言短句:(2分)自是指物作诗立就:_____________20.本文对们的教育和启发是什么?(3分)积累创新(一) 老师的泪(17分)初二时,我竞莫名其妙地喜欢上了我的语文老师。
老师姓杨,爱穿白色的裙子,她在讲台上讲蓝蓝的天,青青的草,像一片白云,轻盈极了。
她有一双大而明亮的眼睛,笑时,便成了甜甜的弯月……“齐玉。
”杨老师----我。
“为什么走神?”她停止讲课,走到我的面前。
云飘到我眼前“…•可我仍愣愣的。
“我,我喜欢看你的眼睛。
”我说。
同学们哄堂大笑。
在笑声中,她的脸红红的,(a)美丽的眼中似乎还有泪水……她刚从师范大学毕业呢。
“你——你请出去。
”我懊丧地走出了教室。
她从没发过火,这一次一定真生气了。
第二天,杨老师叫我们写日记。
我花整整一个晚上,把心中的苦水倾倒出来。
“美丽的妈妈死了,爸爸根本就不管我,整天就知道玩麻将、赌博,被公安局抓走,判了三年徒刑。
我冷了、饿了、怕了、病了,也没人知道。
那时我常常一边哭,一边看妈妈的相片;可现在我长大了,是个男子汉,我不哭,把泪水咽在心里。
我只有恨,恨我爸。
我毕竟是个孩子,需要爱护,需要有人听听心里话。
我选择了我的语文老师。
因为,她像妈妈。
”不久后的一天,杨老师把我叫到她的宿舍,我诚惶诚恐地走进她的房间,只见她眼睛红红的。
“原谅老师,好吗?”泪水涌出我的眼睛,尽情流淌。
在同学面前,甚至在爸爸面前,我从不流泪,可在她面前我做不到。
我哭了,尽情地哭了。
她等我哭完,便为我擦干泪水,轻轻地讲了一个姑娘的故事:.“一个小姑娘上中学时,父母在一次车祸中双亡,只剩下她孤苦伶仃一个人。
当小姑娘绝望时,是她的老师收养了她,给她生活的勇气和无微不至的关怀。
后来,小姑娘考上了师范大学,可老师不行了。
弥留之际,小姑娘跪在老师的床前,哭着说:“老师,我还没报答您哪!”老师却含笑地说了一句:“给你未来的学生吧……”(b)杨老师泪水盈盈。
我明白了:“杨老师,你也……”她擦了擦眼泪,微笑着扶住我的双肩:“你是男子汉,对吗?”我呜咽着点点头。
“你恨爸爸,这不好。
男子汉别这样,男子汉是应笑着对待整个世界,真的。
笑一笑,你笑一笑。
”我咧了咧嘴。
“我会帮助你的——像我的老师一样。
”她眼睛里滚出了泪水,洒落在我的额头上。
“记住你是个男子汉,做个乐观正直的人!”我狠狠地点点头。
’在以后的日子里,我觉得我的额上有着圣洁的印迹。
我永远也忘不了。
21.文章开头说“我竟莫名其妙地喜欢上了我的语文老师”,其实“我”喜欢语文老师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3分)22.第二、三自然段对老师外貌的描写,目的是表现老师_________ _的外表和__________ 的心灵。
(2分)23.文中多处写老师的“泪”,细腻传神地表现了老师的心理和情感。
.请你简要回答,横线(a)处的“泪”表现了杨老师当时怎样的心理?横线(b)处的“泪”表现了杨老师对恩师怎样的情感?(4分)24.最后一段“我觉得我的额上有着圣洁的印迹”一句中,“额上有着圣洁的印迹”指的是(4分)①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
25.文中杨老师对“我”说“男子汉是应笑着对待整个世界,真的”。
请你结合自己的生活感受,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或体会。
(4分)(二)(11分)①读中学时,学校设在邻村,与我们村有一条河隔着,便认识了那摆渡老人。
②当时,那老人一直是我们取乐的对象。
每到放学,肚子饿得直叫的我们便一窝蜂向渡口跑去,挤在那儿。
渡船只要一靠近岸,大家便争先恐后地向船上跃去。
虽然老人很有经验,未到岸边便做好回撑的准备。
但超载和落水的事仍然时有发生。
超载时,船上的,岸上的,都望着老人手忙脚乱的样子大笑。
夏天下雨时,大家总是把伞迎着风,看着渡船被吹淌到离渡口好远的地方,老人一番折腾,将船撑到渡口,我们便哄笑着上了岸。
③最有意思的要数冬天(当时我是这样认为的)。
冬天很冷,河面结了一层厚厚的冰。
每天早晨,当我们赶到渡口时,总看见老人在那边晃着船,好长时间,才把船晃过来。
望着老人跳舞似的笨拙姿势,我们总是哄笑,一直到船靠岸。
我们往往因此耽误了早读,但我们都挺愿意。
于是就希望天再冷些,便可迟点起来,反正去早了也是过不了河。
我们都为找到一个偷懒的理由而感到高兴。
当时的我们,是“心忧读书愿天寒”。
④那一天特别冷,我因有事起了个早。
吃过早饭后,便不紧不慢地向学校走去。
到渡口时,我惊奇地发现,那老人不是我预料的正在“跳舞”,他已经到了这边。
我和他攀谈起来。
我问他:“你今天怎么这么早?”老人咳嗽了一声,缓缓地说:“许是人老了,早上总起不来。
昨天听学校说耽误了学生上早读,今天我就起了早。
谁知等了好长时间,才来了你一个人。
”说完,便送我过河。
⑤船到河心,老人忽然回头对我说道:“你们小孩子可要好好读书啊。
”那双眼睛中竟满含着期待和爱意。
我心中一震,看着老人瘦弱的身体,沾满冰碴的白胡子,一双手冻得发紫,猛地问道:“你干啥要吃这份苦呢?”好久,老人长叹了一声说道:“干啥?哎,以前我也有一个可爱的儿子,他曾吵着要上学,但终究没上成。
后来他得病死去了,我一直感到对不起他,我在这儿摆渡,接送你们上学,心里好受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