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东西方园林艺术的对比与分析

东西方园林艺术的对比与分析

三江学院公选课论文2014 ~2015 学年第 2 学期院系与专业:文化产业管理与旅游学院课程名称:人居环境艺术鉴赏学生姓名:蔣艳学生学号:12013123008学生班级:113123A成绩:目录摘要 (I)ABSTRACT (II)第一章引言 (1)1.1东西方园林的发展概况 (1)1.1.1 东方园林发展过程 (1)1.1.2 西方园林发展过程 (1)1.2 课题研究目的和意义 (1)1.3 课题来源 (2)1.4 研究思路和技术方法 (2)第二章东西方园林的差异概述 (2)2.1东西方园林的体系概述 (2)2.1.1东方体系概述 (2)2.1.2西方体系概述 (3)2.2 东西方园林的差异性 (3)2.2.1 中西园林起源的形似性 (3)2.2.2 中西园林发展过程的相似性 (4)2.2.3中西园林艺术的物质同一性 (4)2.2.4中西园林艺术的社会同一性 (4)2.3 东西方园林的差异性 (4)2.3.1 主体建筑思想的差异 (4)2.3.2 突出表现形式的差异 (5)2.3.3 造园建筑材料的差异 (5)2.3.4 传统审美趣味的差异 (6)2.4 影响东西方园林艺术的因素 (6)2.4.1传统文化对园林艺术的影响 (6)2.4.2美学思想对园林景观的影响 (7)结语 (8)参考文献 (8)东西方园林艺术的对比与分析摘要园林的起源来自于人类对天国仙境的向往与企盼,而其发展则以来于人天性中所固有的对美的追求与探索。

园林是人类在改造和利用自然以营造理想生活环境的过程中所应用的美学认识和思维的集中体现。

园林建筑是一门综合性极强的艺术。

关于美的思辩,东西方的园林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因不同的历史背景、文化传统而形成迥异的风格。

而园林建筑特别能体现出一个时代的历史文化,反映各国人民的丰富思想和独特的思维方式。

文着重对东西方传统的园林建筑哲学观及其引导的东西方园林艺术进行了探讨,意在通过对东西方园林不同特征的比较,揭示出东西方园林建筑的不同文化特征。

关键词:东方园林西方园林园林艺术对比分析Contrast and analysis of the east and west garden artAbstractGarden origin from the human longing and expectation for the kingdom of heaven is paradise, and its development since the nature of beauty inherent in one's pursuit and exploration. The east and the west garden in the long development process due to different historical background, cultural tradition and the formation of a different style. Article focuses onthe traditional landscape architecture philosophy east and west, and guide the east and west garden art are discussed in this paper, aimed at by comparing different features between east and west garden, reveals the different cultural characteristics of eastern and western landscape architecture.Key Words: Eastern garden;West Garden;Garden art;Contrastive Analysis第一章引言1.1东西方园林的发展概况1.1.1东方园林发展过程1、生成期:夏商周奴隶时期。

园林的最初形式为囿。

囿是指在圈定的范围内让草木和鸟兽自生自育。

囿中还挖池筑台,供帝王和贵族们狩猎和娱乐。

2、转折期: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佛教和玄学的影响,开创了中国园林“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做法。

3、全盛期:隋唐代是中国封建社会繁荣的顶峰,园林艺术在此时也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4、成熟期:两宋至清,以叠石理水著称的江南园林已深入人心。

5、成熟后期:清中叶到清末期,中国园林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结束了古代时期,形成了现代园林的萌芽。

此时的显著特色就是北方的皇家园林与江南的私家园林。

中国古典园林的发展是循序渐进的、自然的,是从崇拜自然-模拟自然-师法自然-写意自然而逐渐成熟的。

1.1.2西方园林发展过程西方园林史分为六个时期:1、古代园林2、中世纪欧洲的庭院3、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园林4、17、18世纪法国园林5、18、19世纪的英国园林6、美国风景园林1.2东西方园林发展的目的和意义:现代景观设计的前身是园林设计,把中西方园林景观进行比较,分析其各自的特点,学习其中优秀的设计理念和手法,对于现代城市景观的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园林是人类在改造和利用自然以营造理想生活环境的过程中所应用的美学认识和思维的集中体现。

园林是指在一定的地段范围内,利用并改造天然山水地貌或者人为地开辟山水地貌,结合植物的栽植和建筑的布置,从而构成一个供人们观赏、游憩、居住的环境。

世界各国的园林形态是一种民族文化的体现,它是在一定的范围内,根据自然、艺术和工程技术规律,主要由地形地貌、山水泉石、动植物、广场、园路及建筑小品等要素组合、建造的环境优美,生态环境良好的空间境域。

1.3课题来源:园林建筑是一门综合性极强的艺术,犹如一部凝固的史诗沉浸在人类历史长河中。

园林建筑特别能体现出一个时代的历史文化,进而反映出各国人民的丰富思想和独特的思维方式。

本文着重对东西方传统的园林建筑哲学观及其引导的东西方园林艺术进行了探讨,意在通过对东西方园林不同特征的比较,揭示出东西方园林建筑的不同文化特征。

1.4研究思路和技术方法:本研究拟在阅读大量文献的基础上,运用东西方园林现有成果,来研究园林具体形态和设计手法基础,阐述东西方园林的特点并深入发掘他们的异同。

东西方园林处于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如要进行研究,必须先足够了解东西方园林的历史文化及美学思想、宗教信仰、建筑思想、建筑材料、审美观等,再加以对比,尽可能全面的阐述两种园林的特性,并努力从整体和事物内在联系上把握其本质,才有可能获得正确的结论。

最后,对于一个综合性的学术研究而言,论文的研究和写作虽仅是一个基础性成果,但希望通过搜集整理相关的资料,使人们更加了解东西方园林的差异和相互影响,以获得一定的学术价值。

鉴于时间和精力的限制,更由于学识和功力的浅薄,论文中史料和个人理解把握难免有缺陷纰漏或错误之处,为了裨益于学术研究的开展,谨祈专家学者不吝赐教并斧正。

第二章东西方园林的差异概述2.1东西方园林的体系概述2.1.1东方园林体系概述中国被称为世界园林之母,在这里诞生的东方体系最初形成可追溯到夏商时期,距今已有四千年历史。

不过那时的园林基本上还处于圈地时期直到秦始皇营造阿房宫和汉代的上林苑依然如此,而且园林的使用功能中还始终含有一条供天子和诸侯狩猎之用。

这种情况直到魏晋南北朝时代才有所改变。

在这一时期,由于佛教和玄学的影响,人们开始更加主动地关注自然,模仿自然,从而开创了中国园林“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做法。

唐代是中国封建社会繁荣的顶峰,各种艺术文化成就纷纷涌现,园林艺术在此时也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其标志在于唐代诗人王维的辋川别墅的修建。

王维的诗画向有“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著称,对于意境的追求是其重要特色,这座与自然山水风景结合的宅院也贯彻了这一思想。

到北宋,抽象自然和象征自然在园林建筑中日益明显,成为中国园林的主要特色。

从宋至清,是中国园林艺术的成熟期,其间名园举不胜举,单在苏州一地,就有沧浪亭、狮子林、拙政园、留园等一系列经典作品。

2.1.2西方园林体系概述古希腊于西元前5世纪逐渐学仿波斯的造园艺术,后来发展成为四周为住宅围绕,中央为绿地,布局规则方正的柱廊园。

随后希腊的园林为古罗马所继承,他们将其发展为大规模的山庄园林,不仅继承了以建筑为主体的规则式轴线布局,而且出现了整形修剪的树木与绿篱,几何刑的花坛以及由整形常绿灌木形成的迷宫。

文艺复兴时期,欧洲的园林出现新的飞跃。

以往的蔬菜园及城堡里的小块绿地变成了大规模的别墅庄园。

园内一切都突出表现人工安排,布局规划方整端正,充分显示出人类征服自然的成就与豪情壮志。

到法国的路易十四称霸欧洲的时代,随着1661年凡尔赛宫的开始兴建,这种几何的欧洲古典园林达到了它辉煌的高峰。

在这一时期乃至随后的数百年内,欧洲大陆上从维也纳到柏林,从彼得堡到枫丹白露,到处都可见到这些闪现着王家与皇室荣耀的灿烂光辉的园林,巴洛克和洛可可艺术在其中得到了尽情的展现。

2.2东西方园林的差异性2.2.1中西园林起源的形似性前者起源于灵囿和园圃;后者的源头是圣林、园圃和乐园。

园囿是各自私家园林的原型。

灵囿和圣林则用于“通神明”或是“敬上帝”均与早期宗教活动有一定关系,也分别是各自游乐园的先声。

2.2.2中西园林发展过程的相似性中西园林不仅有着十分相似的起源,而且在不同时期出现的园林类型也是相似的。

这突出地表现在园林的实用功能和观赏休闲的演变关系上。

园艺的起源与人类的历史有着内在的联系,在原始社会里,我们的祖先主要靠食用植物而求生存。

因此,园艺的发生与食用和药用植物的采集、驯化和栽培密切相关。

无论中国还是西方,造园活动都经历了古代的功能园艺——观赏园艺——合宜园艺三个不同的时期。

2.2.3中西园林艺术的物质同一性:中西园林所用材料不外乎石头、山水和花草树木等物质要素。

2.2.4中西园林艺术的社会同一性:这主要表现在园林艺术的服务对象上,它主要服务于特权阶级。

成为一种奢侈品。

2.3东西方园林的差异性:2.3.1 主体建筑思想的差异法国园林是西方园林的代表。

法国人在16世纪曾效仿意大利园林,到了17世纪,逐渐形成自己的风格。

西方园林注重主从关系,强调中轴和秩序,突出雄伟、端庄、几何平面。

法国的凡尔赛宫园林是其代表作,凡尔赛宫园林分为三部分,南边有湖,湖边有绣花式花坛,中间部分有水池,北边有密林。

园中有高大的乔木和笔直的道路,王家大道两旁有雕像,水池旁有阿波罗母亲雕像和阿波罗驾车雕像,表明这座宫廷园林的主题歌颂了太阳神,是积极进取的。

这时期的园林把主要建筑放在突出的位置,前面设林荫道,后面是园,园林形成几何形格网。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