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化学反应速率3课时教学目标及基本要求1. 熟悉化学反应速率的表示方法。
2. 理解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浓度、温度、催化剂),熟悉质量作用定律的内容。
3. 熟悉基元反应、反应级数的概念。
4. 了解阿仑尼乌斯公式及其应用。
教学重点1. 化学反应速率的表示方法2. 质量作用定律及阿仑尼乌斯公式教学难点1. 质量作用定律及应用2. 阿仑尼乌斯公式教学方式(手段)及教学过程应注意的问题教学方式:多媒体结合适当必要的版书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1. 使学生明确基元反应与非基元反应的区别2. 使学生正确应用质量作用定律写出基元反应的速率方程3. 强调阿仑尼乌斯公式的适用范围主要教学内容2.1 化学反应速率及其表示方法不同化学反应的反应速度千差万别,如:炸药的爆炸,水溶液中酸碱反应,感光反应等瞬间即可完成;而有机合成,室温下塑料或橡胶老化则速率较慢,如何定量的表示一个化学反应的速度呢?经国际纯粹及应用化学联合会(IUPAC)推荐,我国采用反应进度表示反应速度。
——反应进度随时间的变化率。
(1)定义:化学反应速率指参加反应的物质在单位时间引起浓度的变化率。
(2)表示方法:反应速率的数学表达式:ξ =对于一般的化学反应:Aa + Bb = gG + dD所以:对于有限量的变化:ξ = υB-1若反应体系的体积为V ,且不随时间而变化,则化学反应速率:ν = = = υB-1( 生成物取+ ,反应物取-)对于有限量的变化:ν = υB-1ν 的SI 单位:mol·dm-3 ·s-1表示B物质的浓度随时间的变化率,这样定义的ν 与物质的选择无关,对同一化学反应不管选用哪一种反应物或产物来表示反应速度,都得到相同的数值。
例:N2 + 3H2 = 2NH3(合成氨反应)起始浓度1.0 3.0 02s后浓度0.8 2.4 0.4以上结果表明,无论以反应体系中哪种物质的浓度变化来表示反应速率,其值都是相同的。
2.2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不同的化学反应,反应速率不同,同一反应在不同的条件下进行时反应速率也不相同,影响速率的因素除反应物的本质,浓度,温度外还有催化剂,反应物的聚集状态,反应介质和光照等。
2.2.1 浓度与化学反应速率的关系反应类型基元反应:反应物分子直接碰撞而发生的化学反应称为基元反应,它是一步完成的反应,故又称简单反应。
如O2 + H(g) =HO(g) + O(g)非基元反应: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基元反应构成的化学反应,称为复合反应。
如反应2NO + O2=2NO2有人认为它是由下列两个基元反应构成的,因此是复合反应2NO + O2=N2O2(快)N2O2 + O2=2NO2(慢)众所周知,燃料或钢铁在纯O2中氧化反应比在空气中反应更剧烈。
即反应物O2的C 增大,ν 增大,那么,化学反应ν 与反应物C 之间究竞存在着怎样的关系呢?•基元反应的速率与浓度的关系质量作用定律:对于基元反应,反应速率与反应物浓度乘积成正比。
任一基元反应:aA+bB → gG+dD方程:ν =k C A a C B b此式称为化学反应速率方程式,又称质量作用定律表达式。
反应速率常数k 值是取决于反应物的本质、温度和催化剂等,但与浓度无关,这就是说,不同的反应在同一温度下,k 不同;同一反应在不同T 或有无催化剂的不同条件下,k 亦不同。
且速率常数的单位视反应级数而定。
k 的单位:(浓度)1-n ·(时间)-1当C A = C B =1mol·dm-3时,则ν =k ,称反应比速率。
在同一温度下,可用速率常数的大小比较不同反应的速率的大小。
•非基元反应的速率与浓度的关系非基元反应的速率方程式中,浓度的方次和反应物的系数不一定相符,不能由化学反应方程式直接写出,而要由实验确定。
任一化学反应aA + bB+ … =gG+dD+ …其反应速率方程式可写为下式ν = k C Aα C Bβ若是基元反应,则α = a β =b若是复合反应,则不一定α = a β =b例:2NO+2H2N2 +2H2 O机理:(1)2NO+H2N2 +H2 O2 ( 慢)(2)H2 O2 +H22H2 O( 快)方程:ν = kC2(NO)·C(H2)例:实验测得反应A(g) + B(g) = C(g) 在500K 时的反应速率,数据如下:实验标号C A/mol·dm-3C B/mol·dm-3反应初速率ν1 0.10 0.10 0.05ν2 0.10 0.20 0.12ν3 0.20 0.20 0.40分析:1.2号C A一定C B增加到2 倍ν 也增加到2 倍2.3号C B一定C A增加到2 倍ν 增加到4 倍得速率方程:ν = kC A2 · C B由于反应级数表明了浓度对反应ν 的影响程度,因此研究不同级数的反应中反应物C 、t 及k 三者间的关系有着重要的意义。
大多数反应为一级反应。
如放射性元素的蜕变,一些热分解反应及分子重排多属一级反应,其C 、t 、k 关系如何,下面分析之。
②反应级数(n)ν = k C Aα C Bβα 称为A的分级数,β称为B的分级数,分别表示A、B的浓度对反应速率影响的程度。
总反应级数:n = α + β +…对于复合反应α 、β….. 和n 的数值完全是由实验测定的,它们的值可以是零、正整数、分数或负数。
由于反应级数表明了浓度对反应ν 的影响程度,因此研究不同级数的反应中反应物C 、t 及k 三者间的关系有着重要的意义。
大多数反应为一级反应。
如放射性元素的蜕变,一些热分解反应及分子重排多属一级反应。
例:2Na+2H2O=2NaOH+H2速率方程为:ν = k 反应级数:n=0CHCl3 (g)+Cl2(g) → CCl4 (g)+HCl(g)速率方程:ν =反应级数:n = 1+ = 级由此可见,要正确写出速率方程,必须找出浓度与速率的关系。
对于非基元反应,可由实验测定或反应机理推导。
(3)一级反应的速率方程方程:ν=- =kC A…… (1)微分式由(1)式积分得:- = kln = kt lnC0-lnC= ktlnC= - kt + lnC0积分式半衰期:C= 时所需时间即为半衰期。
半衰期是放射性元素的特征常数;如235 U 的半衰期为8 × 10 8 a (年)、223 Fr (钫)的半衰期为22min 、14 C 的半衰期为5720a 。
某些放射性同位数的衰变可作为估算考古学发现物,古代化石,矿物,陨石以及地球年龄的基础。
如40 K 和238 U 常用于陨石及矿物年龄的估算,14 C 用于确定考古学发现物和化石的年龄。
则lnC0 /( )=k 半衰期:=ln =特征:1)k 的单位:时间-12)lnc~t 为直线关系3)与C0无关例2.1 过氧化氢是一种重要氧化剂,在医药上(3%H2O2)用作消毒杀菌剂,在工业上用于漂白毛、丝、羽毛等。
纯H2O2是一种火箭燃料的高能氧化剂,但它很不稳定,极易分解。
H2O2分解反应是一级反应,反应速率常数为0.0410min-1。
2H2O2(l)→ H2O(l)+O2 (g)1)若从0.500mol · dm-3 H2O2溶液开始,10分钟后,浓度是多少?2)H2O2在溶液中分解一半需要多长时间?解:(1)将有关数据代入下式lnc/[c]= -kt+ ln c0 /[c ]得:lnc= 0.041min-1′ 10min +ln0.500mol · dm-3 /mol · dm-3=0.410解得c=0.332 mol · dm-3(2)t1/2 =0.693/k=0.693/0.0410 min-1 =16.9min2.2.2 温度与化学反应速率的关系升高温度,可加快反应的速度,这一事实已早为人知,如氢气和氧气化合成水的反应在常温下很慢,但升高温度到873K 时,反应剧烈发生,甚至发生爆炸,人们总结大量实验结果发现,温度每升高10 度,则反应速度增加2~4 倍的规律。
1889年阿氏总结了大量实验事实,得出了反应ν 与T 的定量关系。
(1)阿仑尼乌斯公式k=A ( 指数式)式中:k ——速率常数;E a——反应的活化能,SI 为J·mol-1;R ——摩尔气体常数;A ——指前因子。
对于给定反应,恒定温度条件下,E a、A 可视为一定值。
对数式:lnk = lnA -= + β( β =lnA)由上式可以看出:1)在相同温度下,活化能E a越小,其k值就越大,反应速率也就越快;反之亦然。
2)对同一反应来说,温度越高,k值就越大,反应速率也越快;反之,温度越低,k值就越小,反应速率也越慢。
例:在催化剂作用下,丁二烯在汽油溶剂中的液相聚合反应为一级反应,已知323K时速率常数k=3.3 × 10-2 min-1,求使丁二烯的转化率为80%需多长时间?解:nC4H6( C4H6 ) nt= 0 C0 0t=t C0-C0C0( 转化率)= = kC0 (1 -)=k(1 -) =ln =kt (ln = kt 代入即可)t= =48min定性讨论:1)同一反应T 升高,k 增大,速率增大;2)k 与Ea 有关。
在温度恒定时,Ea 增大,k 减小,速率也减小。
因此,阿氏公式不仅说明了反应速率与温度的关系,而且还说明了Ea 对速率的影响及Ea 和T 两者与速率的关系。
(2)温度的影响与反应速率变化的关系设T1→ T2则k1→ k2则lnk1 = +lnA (1)lnk2 = +lnA (2)(2)-(1) 得:ln = ——阿氏变形式比较:ln = ——等压方程式例1 :CO(CH2 COOH)2(戊酮- 3 - 二酸)分解T1 =283K k1 =1.080 × 10 -4 S-1T2 =333K k2 =5.484 × 10 -2 S-1求:Ea= ?解:根据阿仑尼乌斯:ln == Ea=97906J·mol-1例2 、在301K 时,鲜牛奶约 4 小时变酸,但在278K 的冰箱内,鲜牛奶可保持48h 才变酸,设在该条件下牛奶变酸的反应速率与变酸时间成反比,试估算在该条件下牛奶变酸反应的Ea ,若温度从288K 升高到298K ,则牛奶变酸反应速率将反生怎样的变化?解:(1)Ea 的估算:由阿氏公式:ln = ln =由于变酸反应ν 与变酸t 成反比,则:已知T1 =278K 时,t1 =48h ;T2 =301K ,t2 =4h= = =12hln12=Ea=75kJ·mol-1(2) 反应速度随T 升高而发生的变化T1 =288 T2 =298 则== =1.051∴=2.9(3)反应速率随温度变化的五种类型阿氏公式虽适用范围广,但也只适用于简单反应和某些复杂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