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黄金市场历史回顾

黄金市场历史回顾

黄金的历史简介黄金演变史在中国古代的春秋时期,管子的言论中已有“黄金刀币,民之通货也”的记载。

“金”已经是排在“玉”之后的高等级货币载体之一。

中国广泛铸造和使用金属货币,是春秋战国(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时代。

这个时期,商品经济的持续飞跃发展促使各诸侯国纷纷铸造金属钱币。

当时有金、银、铜三种金属货币。

春秋战国时期广泛流通的是铜质的蚁鼻钱、银质的铲状布币、金质的郢爰等金属钱币。

金币是楚国(当时的一个小国)的主要货币形式之一,史称楚金币为印子金、版金、金版、饼金等,现在一般将楚金币称做爰金。

爰金,是目前中国发现并已记录的最早的黄金货币。

在已发现的爰金中,钤印有“郢爰”的占绝大多数。

我们所能够看到的楚金币,除极少数为墓葬出土的以外,绝大多数来自于窖藏财富。

从考古文献中可以看出,黄金的流通仅限于上层社会,并且只在国际礼聘、游说诸侯、国王赠赏、大宗交易时才使用。

楚国之所以能在中国最早利用黄金作为货币,是因为楚地拥有丰富的黄金资源。

中国以外的其它古代文明利用黄金作为货币的历史更加久远。

埃及十三王朝时期(约公元前1500年),黄金已被作为赐封财富的计量单位,成为货币载体。

公元前五世纪,黄金铸币已作为古希腊城邦商业往来的结算载体,并发展出了商业银行雏形。

14、15世纪航海大发现,美洲黄金大批运抵欧洲,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初期国际贸易的发展,并为其后的工业化发展提供了初期的货币币材准备。

19世纪,随着美国西部淘金潮及其它地区黄金地质资源发现与开采,黄金生产能力持续在历史高位运行,黄金供应量持续增长,使黄金作为区域性国际贸易及其国内贸易结算货币成为可能。

公元前六世纪:古希腊和古波斯铸造金币,金铸币从此流通于欧洲大陆、地中海及周边地区。

金本位制的真正确立是在近代社会。

1861年,英国颁布“金本位制法令”,建立货币本位的单一金本位制。

1878年,法国签订协议暂停银币自由铸造权,向单一金本位制过渡。

1879年,美国在实践中引入单一金本位制,1900年颁布“金本位制法令”,正式建立单一金本位制。

其间,虽然曾因战争等原因金本位制暂停,但总体上金本位制因金汇兑本位的创新而得到延续,并随着1944年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创立推广至各个工业化国家,最后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才导致黄金在名义上被非货币化。

黄金退出货币流通领域,并不意味着黄金已经完全褪去了其货币属性而还原成纯粹的商品。

黄金仍然被作为重要的国家战略储备,仍然在一定程度上承担着货币的职能,承担着国际金融风险防范和支付危机风险屏障的职能。

正如黄金从充当货币的那一刻起,就是商品属性和货币属性的统一体一样,黄金的货币属性在信用货币时代仍然会显现出来,尤其是在信用泡沫膨胀和国际局势动荡不安的情况下,黄金的货币属性将成为影响黄金价格的重要因素。

黄金成为官方储备资产的背景一百多年以来,各国央行始终是黄金的主要持有者,并且从发展趋势看未来也将如此。

在目前15.8万吨的世界黄金存量中,约有20%是官方储备。

过去十年中,一些国家,特别是欧洲国家央行出于调整储备结构的目的而不断抛售黄金,但在可预见的未来,黄金仍将是它们的重要储备资产。

中央银行建立黄金储备始于十九世纪八十年代,也就是这些国家实行金本位制的时期。

19世纪初,淘金者先后在俄国、美国、澳大利亚、南非和加拿大发现了丰富的金矿资源,使黄金生产力迅速发展。

仅19世纪后半叶,人类生产的黄金就超过了过去五千年产量的总和。

由于黄金产量的增加,人类增加黄金需求才有了现实的物质条件,以黄金生产力的发展为前提,人类进入了金本位时期。

在金本位制度下,黄金就是货币,在国际上是硬通货,可以自由进出口。

当国际贸易出现赤字时,可以用黄金支付。

在国内,黄金可以作为货币流通。

金本位制具有自由铸造、自由兑换、自由输出等三大特点。

金本位制始于1861年的英国,到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时候,全世界有59个国家实行金本位制。

金本位制虽然时有间断,但大致延续到20世纪20年代。

由于各国的具体情况不同,有的国家实行金本位制长达一百多年,而有的国家仅有几十年的金本位制历史。

需要指出的是,尽管中国曾长期将黄金作为货币来使用,但传统上是一个银本位制国家,而从来没有实行过金本位制。

从1934年开始,由于美国实行了高估金价的政策,大量私人持有的黄金不断流入美国官方储备。

美国官方持有的黄金从1925年的约6000吨增长到二战末期的1.8万吨左右,在全球官方储备总量占所占比例约为65%。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全球官方黄金储备总量最高曾达到3.8万吨,而其中约50%强为美国所拥有。

二战以后,随着欧洲经济的复苏和汇率被低估,德国、法国等欧洲国家对美国的贸易顺差不断扩大,美国不得不用大量黄金储备来平衡巨额赤字。

1950年至1971年的二十多年时间里,美国官方黄金储备从约两万吨骤降至9000吨。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和九十年代,随着独立性不断增强以及更加商业化的运作,一些国家央行的管理者开始更加注重储备资产的收益率。

黄金作为一种“无利息”的资产(虽然某些央行出借黄金的做法会获得一些微薄的利息收入)遭到它们的抛售。

1980年至1999年的二十年时间里,全球官方黄金储备大约下降了10%。

欧洲国家央行因此于1999年9月签订了《央行售金协议》(CBGA 1)第一期(现在是第二期),规定签约国每年抛售黄金总量不得超过400吨,同时也规定了央行向市场出借黄金的数量限制。

国际现货黄金价格1999年7月触及252美元/盎司后企稳反弹,今年早些时候更是完成了对1000美元价格的冲击。

全球主要黄金市场概述黄金市场是买卖双方集中进行黄金买卖的交易中心,是各国完整金融市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按黄金市场所起的作用和规模划分可分为主导性市场和区域性市场;按交易类型和交易方式的不同可分为现货市场和期货市场;按有无固定场所划分可分为无形市场和有形市场;按交易管制程度划分可分为自由交易市场、限制交易市场和国内交易市场。

一般来说,黄金市场的建立和发展需要具备一定的条件,如发达的经济条件和完善的信用制度;实行自由外汇制度,允许黄金自由买卖和出入;有健全的法制环境、稳定的政治经济环境;良好的软硬件环境、交通便利、基础设施完善等等。

从地理位置上来看,全球黄金市场主要分布在欧洲、亚洲和北美三个地区。

欧洲以伦敦、苏黎士黄金市场为代表;亚洲以香港和东京为代表;北美则以纽约、芝加哥为代表。

全球各大黄金市场在时间上形成东京、香港、伦敦、纽约(芝加哥)24小时连续不间断的黄金交易。

伦敦每天上午10:30的定盘揭开金市的序幕,随后纽约、芝加哥等陆续开盘。

在伦敦下午定盘价后,纽约等市场仍在交易中,此后香港也加入进来。

伦敦的尾盘会影响美国的早盘价格,而美国的尾盘会影响到香港的开盘价;香港的尾盘价和美国的收盘价又会影响伦敦的开盘价,如此循环。

当然,全球黄金市场的定价中心仍然是欧洲和北美,亚洲市场的波动总体上只是欧美市场的“影子价格”。

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逐步增强,以及黄金期货等新兴黄金投资品种的推出,相信中国国内的黄金投资热潮将逐步对世界黄金市场的定价机制产生影响,进而取得更大的话语权。

从交易模式来看,伦敦、苏黎世、美国、香港和东京等黄金市场各有特点。

有现货与期货、交易所与做市商、银行间与个人投资者等多方面的区别。

这些区别不仅仅是各个黄金市场本身长期发展演变的结果,同时也是各国需求结构、法律环境、监管体系、金融政策等在交易模式上的综合体现。

伦敦黄金市场伦敦是世界上最大的黄金市场,其发展历史可追溯到三百多年前。

1804年,伦敦取代阿姆斯特丹成为世界黄金交易中心。

1919年伦敦金市正式成立,每天进行上午和下午的两次黄金定价。

由五大金行定出当日的黄金市场价格,该价格一直影响纽约和中国香港的交易。

狭义地说,伦敦黄金市场主要是指伦敦金银市场协会(London Bullion Market Association,简称LBMA),该市场不是以交易所形式存在,而是OTC市场。

LBMA充当的角色是其会员与交易对手的协调者,其主要职责是作为时常与规则制定者之间的桥梁,通过其职员及委员会的工作,确保伦敦始终能够满足世界金银市场革新的需求。

其运作方式是通过无形方式-会员的业务网络来完成。

LBMA的会员主要有两类:做市商和普通会员。

做市商目前有9家,均为知名投行,如巴克莱银行、德意志银行、汇丰银行、高盛、JP摩根等。

a、监管部门:英国金融服务局。

b 、相关行业组织:伦敦贵金属市场协会(LBMA)和英格兰银行。

c、管理法规:(1)英国金融服务局关于金银管理的规定,以及金融服务法、证券法规中有关金银交易的规定。

(2)伦敦贵金属市场协会章程及有关法规。

(3)伦敦贵金属市场交易规则。

d、市场特点:(1)典型的以伦敦贵金属交易市场为核心,以英格兰中央银行为储备机构的市场交易机制管理体系。

(2)拥有金融性黄金和商品性黄金的完整运行体系。

(3)是世界各地官方黄金交易的主要市场。

e、管理模式:(1)国家设立的金融服务局按照国家管理金银的法规,负责黄金事务的管理和监管其下伦敦黄金市场的经营管理,英格兰中央银行负责国家储备黄金的管理。

(2)国家储备的货币黄金通过伦敦黄金市场进行买进、卖出调剂。

由英格兰银行代表国家运作。

(3)伦敦贵金属市场协会通过出资协议、交易规则、协会章程、交割规则、结算规则等法规负责交易所的运作与管理,提供交易的保障并负责监管。

以做市商为主体的场外交易构成了世界第一大黄金市场—伦敦黄金市场,其黄金交易是主要通过以五大金商为首的做市商完成。

做市商在提供黄金市场的流动性、提高市场交易效率、转移和分担风险,促进市场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与以美国黄金白银市场为代表的交易所模式不同,交易所的黄金交易主要通过集中撮合成交,而做市商模式则是各做市商根据各自的实力和经营状况报出买价和卖价,交易更加灵活,黄金的纯度、重量、交割的地点都可由客户选择。

另外,做市商直接面向机构与个人投资者报价,并以延期交割的形式,在现货商品黄金市场基础上构建了一个以金融投资性的黄金市场。

所谓延期交割即是投资者无须交收现金即可买卖黄金,以支付利率等方式获得持仓展期,并在恰当实际通过反向平仓操作兑现获利,而通常并不交割实物黄金。

这一灵活的交易模式使得伦敦黄金市场成为机构与个人投资者投资黄金的绝佳选择,也让伦敦黄金市场成为一个市场主体遍布全球范围,交易规模最大的黄金投资市场。

伦敦黄金交易规则:(1)伦敦金以美元标价,以英制盎司为计量单位。

黄金报价以道琼斯国际报价为准,主要依据伦敦市场的现货黄金价格。

一盎司等于31.1035克。

每日盘价为***美元/盎司。

例如,大盘标出790.50的数字,即为每盎司黄金 790.50 美元。

(2)伦敦金最低交易量为一手/一张合约/一单。

一手为100盎司,约等于三公斤黄金。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