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党校在职研究生
2008级北京(石景山、化工)班、农业部班
社会学专业
《当代社会思潮》教学大纲
课程主持人向春玲
(标★者为重点掌握的内容)
第一讲现代化及有关理论
一、现代化理论
(一)一般了解:
现代化理论产生的背景。
(二)重点了解
1、现代化理论的基本观点:★
2、现代化理论的主要缺陷:★
二、依附理论
(一)一般了解
1、普雷维什的“核心—边陲”理论。
2、弗兰克的依附理论。
(二)重点掌握★
依附理论的基本观点及其现代化理论的分歧。
三、世界体系论
重点掌握:世界体系论的基本观点。
★
1、世界体系论认为,世界体系是一个社会体系,它是随着资本主义的萌芽和拓展而
逐步形成的。
2、世界体系的结构,是由核心国家、边陲国家、半边陲国家等三部分组成的。
3、在世界体系中,核心国家、半边陲国家和边陲国家是三种不同的经济形态,履行
不同的经济职能。
4、在一定时期内,核心国家、半边陲国家和边陲国家的数目是不会改变的。
一些国
家地位的上升,必然会伴随着另一些国家地位的下降。
因此,所有国家同时发展是不可能的。
5、在世界体系崩溃之前,核心、半边陲、边陲这一结构是不会改变的。
但是,一个
国家在世界体系中的地位是可以改变的。
6、世界资本主义经济体系受到两重因素的影响:一是世界体系扩张的极限;二是反
体系的力量。
思考题:
1、现代化理论有哪些主要观点,如何对它进行评价?
2、依附理论与现代化理论主要存在哪些分歧?
3、世界体系论有哪些主要观点?
第二讲新自由主义
一、新自由主义的思想来源:古典自由主义
了解不同时期古典自由主义的特征和主要观点:
(一)17-18世纪古典自由主义是新兴的资产阶级反对封建专制斗争的产物。
(二)18世纪末—19世纪初,西方资本主义进入了自由竞争时期,古典自由主义具有了新的特征,发展到第二阶段,即自由放任主义阶段。
实现自由经营、自由
竞争和自由贸易。
1、把功利主义作为自由主义的理论基础。
2、个人自由是社会进步的源泉。
3、只要不妨碍他人,国家对个人的自由不可加以干涉;任何对自由的干涉都
会造成社会停滞的后果。
二、新自由主义的形成与发展★
(一)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
主要代表人物及主张。
(二)20世纪30年代到60年代。
主要代表人物及观点。
(三)20世纪70年代到现在。
主要代表人物及特点。
三、格林的新自由主义思想
格林的主要贡献:
1、共同利益的存在;积极的自由和积极的国家的思想。
2、国家的目的就是为了帮助人们实现共同的利益;国家是共同利益的体现者。
3、自由就是要积极发挥自己的能力,为他人和社会作贡献。
四、霍布豪斯的新自由主义思想
霍布豪斯关于自由主义的八个要素:
1、公民自由
2、财政自由
3、个人自由
4、社会自由
5、经济自由
6、家庭自由
7、民族自由和国际自由
五、罗斯福的“新政”自由主义★
掌握罗斯福“新政”自由主义提出的社会背景、主要观点和对新自由主义发展的贡献、:
1、为自由而斗争,就是要消除经济上的不平等、不安全,把千百万人从垄断组织的
经济专制下解放出来。
2、必须通过国家来解决社会上出现的重大问题。
3、罗斯福“新政”出台了一系列的法案和改革措施,对经济和社会进行了强有力的
干预和调节,使新自由主义的“积极国家”的理论变成了现实。
4、罗斯福关于“四大自由”的主张及人们的八大权力。
六、罗尔斯对新自由主义的理论总结
掌握罗尔斯的正义理论及对新自由主义的贡献。
七、新自由主义的基本特征和作用★
(一)新自由主义的三个特征
1、新自由主义的核心:维护资产阶级的个人自由。
2、新自由主义是改良的理论和政策。
3、新自由主义强调个人对对国家和社会的依赖性,重视国家的积极作用。
(二)新自由主义对当代资本主义的影响
1、资产阶级运用国家这个最重要的工具,对社会经济等进行最广泛的调解,
并推行了福利国家政策,使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和阶级矛盾及其他社会矛盾
得到了很大的缓解。
2、国家的干预,为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创造了更为有利的条件,而科学技术
的发展反过来又促进了资本主义生产力的极大发展。
3、新自由主义在理论上触及了资本主义较为深层的矛盾,论证了个人利益和
国家或社会利益的关系,把自由竞争同经济公平和社会利益联系起来,在
社会的效率和公平方面,新自由主义作了有价值的探索。
思考题:
1、新自由主义是如何形成与发展起来的?有哪些主要观点?
2、罗斯福“新政”对新自由主义的发展有哪些贡献?
3、试述新自由主义的基本特征和对资本主义的影响
第三讲当代世界的全球化思潮
一、全球化研究兴起的背景★
(一)交往技术的发展。
(二)全球性的生态危机。
(三)经济领域新自由主义的出现。
(四)“福特主义”的困境。
二、研究全球化的几种理论模式
(一)麦克卢汉的“地球村”理论
(二)吉登斯论“时—空伸延”与全球化
(三)罗伯森论“世界压缩和全球意识的增强”★
(四)哈维论“时间—空间压缩”与全球化
三、对全球化理论的评介★
思考题:
1、人类社会是如何走向全球化时代的?
2、简述罗伯森关于全球化发展历程的理论。
3、我们应当如何评价全球化思潮?
第四讲后现代主义
一、后现代思潮的起源
(一)从社会背景上看
(二)从科学技术的发展来看
(三)政治方面的原因
二、后现代主义的主要内容★
(一)拒斥“中心”,全面解构现代主体性
1、从人与自然的关系上抨击人类中心主义,主张重建人与自然的关系。
2、从人与人的关系上抨击“自我中心论”,主张重建人与人的关系。
(二)抨击理性主义,推崇非理性
(三)反对“同一性”,竭力表达不确定性
三、后现代主义的类型★
(一)激进的后现代主义
1、代表人物是福柯、德里达、利奥塔、费耶阿本德
2、其理论的主要特征是否定性。
(二)建设性的后现代主义
1、代表人物是罗蒂、霍伊、格里芬等
2、其最大的特征在于建设性
四、现代主义的代表人物及理论
(一)丹尼尔.贝尔的后工业社会论与新保守主义
《后工业社会的来临》(1973年)指出后工业社会的五大特征及后工业社会要解
决的主要问题。
(二)利奥塔的后现代知识论与文化观
(三)哈贝马斯对后现代性的批判
五、对后现代思潮的评价★
(一)积极的方面
(二)消极的方面
思考题:
1、试述后现代主义的主要内容。
2、后现代主义的有哪些类型及主要观点?
3、哈贝马斯对后现代性作了哪些批判?
第五讲西方马克思主义
一、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及早期特征
(一)创始人:卢卡齐和柯尔斯★
(二)法国存在主义哲学家梅劳——庞帝关于西方马克思主义三个特征的理论观点。
(三)早期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四个特点★
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西方马克思主义及特征
(一)英国新左派佩里.安德森理论
(二)这一时期西方马克思主义特征★
三、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及发展趋势★
(一)哈贝马斯对晚期资本主义危机及社会矛盾的分析★
(二)市场社会主义理论
(三)生态学马克思主义
思考题:
1、简述西方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主要观点。
2、早期西方马克思主义有哪些基本特征?
3、哈贝马斯对晚期资本主义危机和矛盾做了哪些分析?
第六讲生态社会主义一、生态社会主义的兴起和发展
(一)生态社会主义产生的社会历史背景
(二)生态社会主义产生的思想渊源
(三)生态社会主义思潮的发展阶段
二、生态社会主义的基本主张★
(一)人与自然应和谐统一
(二)资本主义制度是生态危机的根源
(三)绿色社会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
(四)知识分子是实现生态社会主义的领导力量
三、生态社会主义评析★
(一)积极意义与理论成就
(二)历史局限性
思考题:
1、生态社会主义兴起的历史背景。
2、生态社会主义有哪些基本观点?
3、如何认识生态社会主义?
第七讲“第三条道路”
一、了解“第三条道路”思潮兴起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