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上学期化学1月月考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 (共18题;共36分)1. (2分) (2018高三上·天津期末) 根据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结论正确的是()选项实验操作和现象结论A用玻璃棒蘸取某溶液进行焰色反应实验,火焰呈黄色溶液中含有Na+B 向浓度均为0.1 mol·L-1的FeCl3和AlCl3混合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出现红褐色沉淀。
Ksp[Fe(OH)3]<Ksp[Al(OH)3]C 室温下,用pH试纸测得:0.1 mol·L-1Na2CO3溶液的pH约为11;0.1 mol·L-1NaHCO3溶液的pH约为8。
HCO3-结合H+的能力比CO32-的强D用Fe3+浓度相同的FeCl3溶液和Fe2(SO4)3溶液,分别清洗做完银镜反应的试管,FeCl3溶液清洗得干净存在可逆过程:Fe3++Ag Fe2++Ag+ ,且溶解度AgCl<Ag2SO4A . AB . BC . CD . D2. (2分)下列各项中的两个量,其比例为2∶1的是A . 硫酸铵固体中n(NH4+)与n(SO42-)B . 相同温度下,0.02 mol/L的醋酸溶液与0.01 mol/L 醋酸溶液中的c(H+)C . 液面均在“0”刻度时,50 mL酸式滴定管和25 mL酸式滴定管内所盛溶液的体积D . 40℃时pH=7的(NH4)2SO4与NH3·H2O的混合液中,c(NH4+)与c(SO42-)3. (2分)(2016·江苏)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氢氧燃料电池工作时,H2在负极上失去电子B . 0.1mol•L﹣1Na2CO3溶液加热后,溶液的pH减小C . 常温常压下,22.4LCl2中含有的分子数为6.02×1023个D . 室温下,稀释0.1mol•L﹣1CH3COOH溶液,溶液的导电能力增强4. (2分)下列有关金属的腐蚀与防护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 温度越高,金属腐蚀速率越快B . 在铁管外壁上镀锌可防止其被腐蚀C . 金属被腐蚀的本质是金属发生了氧化反应D . 将钢闸门与直流电源的正极相连可防止其被腐蚀5. (2分) (2017高二上·石河子期末)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KClO3和SO3溶于水后能导电,故KClO3和SO3为电解质B . 25℃时,用醋酸溶液滴定等浓度NaOH溶液至pH=7,V醋酸<VNaOHC . 向NaAlO2溶液中滴加NaHCO3溶液,有沉淀和气体生成D . AgCl沉淀易转化为AgI沉淀且K(AgX)=c(Ag+)•c(X﹣),故K(AgI)<K(AgCl)6. (2分)(2016·奉贤模拟) 在化学能与电能的转化过程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 电解饱和食盐水时,阳极得到Cl2和NaOH(aq)B . 教材所示的铜﹣锌原电池在工作时,Zn2+向铜片附近迁移C . 电镀时,电镀槽里的负极材料发生氧化反应D . 原电池与电解池连接后,电子从原电池负极流向电解池阳极7. (2分) (2019高二上·鹰潭期末) 某温度时,CuS、MnS在水中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 在含有CuS和MnS固体的溶液中c(Cu2+)∶c(Mn2+)=1∶2×10-23B . 向CuSO4溶液中加入MnS发生反应: Cu2+(aq)+MnS(s) CuS(s)+Mn2+(aq)C . a点对应的Ksp等于b点对应的KspD . 该温度下,Ksp(CuS)小于Ksp(MnS)8. (2分) (2020高二上·芜湖期末) 研究人员研制出一种新型储备电源-锂水电池(结构如图,高硅铸铁为惰性辅助电极),使用时加入水即可放电。
下列关于该电池工作时的说法正确的是()A . 高硅铸铁发生氧化反应B . OH-向高硅铸铁电极移动C . 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Li-e-=Li+D . 电流的方向:锂电极→导线→高硅铸铁电极9. (2分)氮化钠和氢化钠都是离子化合物,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未配平)如下:Na3N+H2O→NaOH+NH3NaH+H2O→NaOH+H2有关它们的叙述正确的是()A . 离子半径:N3->Na+>H+B . 与水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C . 与盐酸反应都只生成一种盐D . 两种化合物中的阴阳离子均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10. (2分)(2017·浙江模拟) 某电池以K2FeO4和Zn为电极材料,KOH溶液为电解溶质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电子由Zn电极流出,经KOH溶液流向正极B . 正极反应式为2FeO42﹣+10H++6e﹣=Fe2O3+5H2OC . 该电池放电过程中电解质溶液浓度不变D . 电池工作时OH﹣向负极迁移11. (2分)下列反应不属于离子反应的是()A . Ca(OH)2+2HCl═CaCl2+H2OB . 2NaHCO3+H2SO4═Na2SO4+2CO2↑+2H2OC . 2Na+Cl22NaClD . Cl2+H2O═HCl+HClO12. (2分) (2017高一下·洛阳期末) 某化学兴趣小组为了探究铝电极在电池中的作用,设计并进行了以下一系列实验,实验结果记录如下:编号电极材料.电解质溶液电流计指针1Mg、Al稀盐酸偏转2Al、Cu稀盐酸偏转3Al、C(石墨)稀盐酸偏转4Mg、Al氢氧化钠溶液偏转5Al、Zn浓硝酸偏转下列回答错误的是()A . 实验1、2中铝所作的电极(正极或负极)不相同B . 实验2、3中,铝电极的电极反应式均为Al-3e- =Al3+C . 实验4中铝电极的电极反应式为:Al-3e- +4OH- =AlO2- +2H2OD . 实验5中铝作原电池的负极13. (2分) (2015高二上·沈阳月考) 下列与金属腐蚀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A . 图1中,开关由M改置于N时,Cu﹣Zn合金的腐蚀速率减小B . 图2中,Zn﹣MnO2干电池自放电腐蚀主要是由MnO2的氧化作用引起的C . 图3中,滴加少量K3[Fe(CN)6]溶液,没有蓝色沉淀出现D . 图4中,用牺牲镁块的方法来防止地下钢铁管道的腐蚀,镁块相当于原电池的正极14. (2分) (2019高一下·吉林期中) 原电池总反应离子方程式为Mg+2H+=Mg2++H2↑,能实现该反应的原电池是()A . 正极为铜,负极为镁,电解质溶液为稀盐酸B . 正极为铜,负极为铁,电解质溶液为稀硫酸C . 正极为石墨,负极为镁,电解质溶液为CuSO4溶液D . 正极为银,负极为镁,电解质溶液为NaCl溶液15. (2分)常温下,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 . NaB溶液的pH=8,c(Na+)-c(B-)=9.9×10-7 mol/LB . Na2CO3溶液中,2c(Na+)=c(CO)+c(HCO)+c(H2CO3)C . pH相等的①NH4NO3、②(NH4)2SO4、③NH4HSO4三种溶液中,c(NH-)大小顺序为:①>②>③D . 10 mL pH=12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pH=2的HA溶液至pH刚好等于7,则所得溶液体积V(总)=20 mL16. (2分) (2018高二下·陆川月考) 现有常温下的四份溶液:①0.01 mol/L CH3COOH;②0.01 mol/L HCl;③pH=12的氨水;④pH=12的NaOH溶液。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①中水的电离程度最小,③中水的电离程度最大B . 将②、③混合,若有pH=7,则消耗溶液的体积:②>③C . 将①、④混合,若有c(CH3COO-)>c(H+),则混合液一定呈碱性D . 将四份溶液稀释相同倍数后,溶液的pH:③>④,①>②17. (2分)下列有关化学电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 化学电池是将化学能变成电能的装置B . 一次电池的活性物质消耗到一定程度就不能使用了C . 二次电池又称充电电池或蓄电池,放电后可以再充电,故可多次重复使用D . 燃料电池是将燃料燃烧所放出的能量转化为化学能装置18. (2分) (2019高三上·哈尔滨期末) 下列有关电解质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A . 常温下,0.1 mol/L Na2S溶液中存在:c(OH-)=c(H+)+c(HS-)+c(H2S)B . pH相同的①CH3COONa、②NaHCO3、③NaClO三种溶液的c(Na+):①>②>③C . 0.1mol/L NaHCO3溶液与0.1mol/L 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所得溶液中:c(Na+)>c(CO32-)>c(HCO3-)>c(OH -) >c(H+)D . 向0.1 mol·L-1的氨水中加入少量硫酸铵固体,则溶液中c(OH-)/ c(NH3·H2O)增大二、填空题 (共1题;共4分)19. (4分) (2018高二上·中山期末) 根据要求完成下列各小题:(1)Ⅰ.理论上稀的强酸、强碱反应生成1molH2O(l)时放出57.3kJ的热量,写出表示稀硫酸和稀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中和热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
(2)已知:乙苯催化脱氢制苯乙烯反应: +H2(g)计算上述反应的△H=________kJ•mol-1。
(3)Ⅱ.25℃时,部分物质的电离平衡常数如表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①CH3COOH、H2CO3、HClO的酸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________。
②将少量CO2气体通入NaClO溶液中,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
三、计算题 (共1题;共4分)20. (4分)(2014·海南) 硝基苯甲酸乙酯在OH﹣存在下发生水解反应:O2NC6H4COOC2H5+OH﹣⇌O2NC6H4COO﹣+C2H5OH两种反应物的初始浓度均为0.050mol•L﹣1 ,15℃时测得O2NC6H4COOC2H5的转化率α随时间变化的数据如表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列示计算该反应在120~180s与180~240s区间的平均反应速率________、________;比较两者大小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2)列式计算15℃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________.(3)为提高O2NC6H4COOC2H5的平衡转化率,除可适当控制反应温度外,还可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_(要求写出两条).四、综合题 (共1题;共3分)21. (3分) (2017高一下·周口期末) A、B、C、D、E、F六种短周期元索,它们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与D同主族;C与E同主族;B、C同周期;B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比其次外层电子数多2;A是周期表中半径最小的元素,C 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的3倍;F元素是同周期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小的主族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