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xx煤矿风井井工程施工设计方案

xx煤矿风井井工程施工设计方案

xx矿区开发建设有限责任公司xx矿井回风立井井筒冻结工程施工组织设计中煤第设公司特殊凿井处二○一一年八月十三日施工组织设计编写人员表施工组织设计会审人员表彬长矿区开发建设有限责任公司小庄矿井回风立井采用立井开拓方式,因其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复杂,采用普通法施工难以通过,为加快矿井建设速度,确定采用冻结法施工。

我处承担了回风立井井筒冻结工程的施工,并依据投标书所确定的技术方案,进一步优化,编制了回风立井井筒冻结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编制设计的主要依据是:(1) 省彬长矿区开发建设有限责任公司小庄矿井副立井井筒检查勘察地质报告;(2) 彬长矿业集团小庄矿井回风立井井壁结构;(3) 彬长矿业集团小庄矿井回风立井井筒检查钻孔柱状图;(4)《矿山井巷工程施工及验收规》(GBJ213-90);(5)《煤矿井巷工程施工质量评定标准》(MT5009-94);(6)《煤矿安全规程》。

第一章工程概况 (1)1 矿井概况 (1)2 井筒地质特征(甲方未提供地质资料,要求参考主、副井资料) (1)2.1地层 (1)2.2 构造概述 (3)2.3 各含水地层水文地质特征 (4)2.4 地下水化学类型 (6)3 岩石工程地质特征 (6)3.1 井筒岩石物理学性质 (6)3.2 岩土工程地质评述 (6)第二章工程施工技术方案 (9)1 设计要点 (9)2 冻结方式 (9)3 冻结深度的确定 (9)4 冻结技术参数的确定 (10)5 钻孔布置设计 (10)6 冻结管结构设计 (14)7 测温孔设计 (14)8 水文孔设计 (14)8.1 水文孔滤水管位置 (14)8.2 封止水位置 (14)9 冻结壁形成预测 (14)9.1 主要含水层冻结壁交圈时间 (14)9.2 井筒开挖标准 (15)9.3 井筒开挖时间 (15)9.4 冻结壁形成预测 (15)第三章冻结制冷系统设计 (16)1 氨系统设计 (16)2 盐水系统设计 (17)3 冷却水系统设计 (17)第四章供配电设计 (19)1 供电要求及供电方式 (19)2 供电设计 (19)2.1 用电负荷统计 (19)2.2 变压器的选择 (20)3 所需电气设备及主要电气材料 (21)4 启动方式的选择 (21)5 照明 (22)第五章施工工期及劳动力组织 (29)1 施工工期 (29)2 施工工期保证措施 (29)3 劳动组织 (32)第六章施工管理 (33)1 施工管理制度 (33)2 施工计划管理 (34)2.1 工程施工计划的贯彻 (34)2.2 工程施工计划的实施 (34)2.3 工程施工计划的检查 (35)2.4 工程施工计划的调整 (35)3 施工技术管理 (36)第七章施工工艺及主要技术要求 (36)1 施工工艺 (36)1.1 施工准备 (36)1.2 钻孔施工工艺 (37)1.3 冻结施工工艺 (38)1.4 施工工艺顺序 (39)2 施工主要技术要求 (42)2.1 钻孔施工主要技术要求 (42)2.2 冻结施工主要技术要求 (45)第八章主要施工措施 (47)1 质量保证措施 (47)1.1 质量目标:工程质量优良。

(47)1.2 质量管理措施 (47)1.3 质量标准与质量体系 (50)2 施工安全保证措施 (54)2.1 安全目标:安全施工无事故。

(54)2.2 安全保证体系 (54)3 井筒冻结与掘砌配合措施 (56)4 防断管措施 (56)5 冬雨季施工措施 (57)5.1 冬季施工措施 (57)5.2 雨季施工措施 (57)6 防雷与接地措施 (58)7 文明施工措施 (58)8 环境及职业安全健康管理措施 (61)8.1 环境指标和措施 (62)8.2《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规》的贯彻实施目标及措施 (63)第九章保证冻结工程质量的有效测试手段和方法 (64)1 钻孔施工质量检测 (64)2 冻结施工质量监测 (65)附表1 用于本工程的主要施工装备 (68)附表2 临时设施用地表 (69)附表3 主要材料用量表 (69)附图冻结站布置图 (72)冻结站设备安装图 (64)环形沟槽施工图 (65)第一章工程概况1 矿井概况小庄矿井是xx矿业集团的建设项目之一,由华宇工程设计,设主、副、风三个井筒。

表1-1 回风立井井筒特征表2 井筒地质特征(甲方未提供地质资料,要求参考主、副井资料)2.1地层依据风井井检孔揭露地层由老至新依次有:三叠系中统组(T2t),侏罗系下统富县组(J1f)、中统组(J2y)、直罗组(J2z)、安定组(J2a),白垩系下统宜君组(K1y)、洛河组(K11)及第三系(N),第四系(Q4)地层岩性情况见表1-2地层结构表。

表1-2 地层结构表现由老至新分述如下:(1) 三叠系中统组(T2t)岩性为一套灰黑色,质均,质纯,水平层理发育,岩石成熟度较高。

(2) 侏罗系中统侏罗系安定组(J2a)为棕红色、紫红色砂质泥岩,夹薄层紫灰色、灰绿色中~粗粒砂岩,底部为含砾粗砂岩。

本组地层以干旱气候平原洪积相沉积为主。

与中侏罗统直罗组假整合接触。

(3) 白垩系①下白垩统宜君组(K1Y)岩性以杂色巨厚层状粗砾岩。

砾石成分主要为花岗岩、变质岩块次为石英岩块。

砾径一般5~15cm,最大25cm以上,次棱角—次圆状,分选差,基底式或空隙式胶结,质密坚硬。

与下侏罗统安定组假整合接触。

②下白垩统洛河组(K11)岩性为紫红色、棕红色细~粗粒长石砂岩,中夹2层中厚层状杂色粗粒岩层及薄层棕色砂质泥岩。

孔隙式胶结,质密坚硬,为河流相沉积。

(4) 第三系主要以棕红色粘土为主,在下部有一层厚为11.91m的卵石层,成分以石英为主,可见灰岩粒,粒径一般25~80mm,最大200mm。

该层底部为粘土层,与下部地层成冲刷接触。

(5) 第四系(Q4)覆盖于第三系地层之上,为冲积破积层及河床堆积形成的粉质粘土、粘土层等。

2.2 构造概述彬长矿区位于鄂尔多斯盆底南部渭北北缘的彬县—皇陵褶皱带。

总体构造形态为中生界构成的NW缓倾的大型单斜构造。

在此单斜上产生一些宽缓而不连续的褶皱。

施工井筒位于路家—小灵台背斜的南翼,安化相斜的北翼。

路家—小灵台背斜的东端深入井田的南部,轴向N78°E,南翼倾角1~3°,北翼倾向4~8°,两翼跨度7~8公里,起伏幅度南翼80m,北翼150m,在井田轴向延长约4公里。

井田断层罕见,但在东南部的水帘矿、火石咀矿、下沟矿的生产矿井见少量断距在1.2~1.6m的小断层。

副井检孔附近没有发现断层,属岩层平缓、简单构造类型。

2.3 各含水地层水文地质特征(1) 第四系含水层抽水试验涌水量Q:0.062(l/s),单位涌水量q:0.045255(l/s·m),渗透系数K:0.101(m/d),富水性弱,矿化度1.425(g/l),水质类型SO4·Cl —Na型。

(2) 洛河组砂砾岩含水层抽水试验涌水量Q:4.767(l/s),单位涌水量q:0.128873(l/s·m),渗透系数K:0.07915(m/d),富水性中等—较强,水质类型SO4·Cl—Na 型。

(3) 宜君组砾岩弱含水层据邻区井田钻孔抽水试验:单位涌水量q:0.0088~0.2206(l/s·m),渗透系数K:0.020~0.861(m/d),属富水性不均一的弱含水层,矿化度2.59~5.39(g/l),水质类型Cl·SO4—Na型、SO4—Na型。

(4) 安定组砂泥岩极弱含水层据井田外围钻孔抽水试验:单位涌水量q:0~0.000076(l/s·m),富水性极弱,可视为煤系与上覆白垩系含水层之间的稳定隔水层。

(5) 直罗组砂泥岩微弱含水层据井田钻孔抽水试验:单位涌水量q:0.0026(l/s·m),渗透系数K:0.0164(m/d),富水性微弱含水层,水质类型SO4—Na型。

(6) 组砂岩含水层抽水试验涌水量Q:0.054(l/s),单位涌水量q:0.0003551(l/s·m),渗透系数K:0.00042474(m/d),富水性弱,水质类型Cl·SO4—Na型。

(7) 富县组、三叠系胡家河组泥岩隔水层以泥岩、砂质泥岩等隔水性岩石为主,埋藏深为相对隔水层。

表1-3 抽水试验参数成果表2.4 地下水化学类型本次化验结果:第四系含水层水质类型SO4·Cl—Na型,矿化度1424.78mg/L;洛河组含水层水质类型SO4·Cl—Na型,矿化度3948.98mg/L;组含水层水质类型Cl·SO4—Na型,矿化度4330.51mg/L。

3 岩石工程地质特征3.1 井筒岩石物理学性质副井检孔各组段均采取了岩石物理学实验样,对土样测试容为:容重、密度、湿度、孔隙度、可塑性、摩擦角、聚力、抗压强度、膨胀性。

采取的基岩样测试项目为:容重、密度、湿度、孔隙度、摩擦角、抗压强度、泊松比、含水率、软化系数等。

3.2 岩土工程地质评述(1) 层组根据钻孔揭露及采样测试,土类层组可分为粉质粘土、细沙土及碎石土三个层组。

①粉质粘土:0~8.20m,厚8.20m。

浅黄褐色,上部0.6m为灰褐色耕土,含植物根系,偶见小砾石,较均匀;下部为黄褐色粉质粘土,稍湿、中密、坚硬。

②砂砾石砂砾石:8.20~8.70m厚0.50m。

松散,未固结,黄褐色,稍湿、密实,易坍塌。

③碎石土碎石土:8.70~13.60m,厚4.90m。

褐色,粒度大于1cm,易坍塌,位于潜水位之下。

(2) 岩组①岩石质量及完整性根据钻孔工程地质编录所确定的岩石RQD值,按GB12719-91中规定的评价方法。

②岩组工程地质分述1) 洛河砂岩岩组:浅棕红色中粒砂岩夹浅灰绿色中粗粒砂岩和杂色砾岩薄层,分选较好,磨圆中等,泥质基质~孔隙式胶结,具斜层理。

裂隙较发育。

富水性中等。

该岩组的工程地质特征为:天然容重2.28(g/cm3),干容重2.22(g/cm3),孔隙率9.71%,饱和单轴抗压强度12.34MPa,含水率1.24%,粘聚力1.47MPa,摩擦角37.48°,泊松比0.20,软化系数0.70。

本岩组上部风化程度较剧烈,富水性强,岩石松软,易破碎、节理、裂隙较发育,地下水对岩层的软化作用较明显,按围岩稳定性划分标准为弱~中等稳定岩层。

2) 宜君砾岩组:为蓝灰色块状巨砾岩,钙质胶结,砂质充填,较坚硬,富水性微弱。

该岩组工程地质特征为:天然容重2.40(g/cm3),干容重2.32(g/cm3),孔隙率10.40%,饱和单轴抗压强度31.08MPa,含水率1.01%,粘聚力3.00MPa,摩擦角39.80°,泊松比0.18,软化系数0.75.按围岩稳定性划分标准为弱~中等稳定岩层。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