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代理政策性银行业务.doc

代理政策性银行业务.doc

代理政策性银行业务代理政策性银行业务代理政策性银行业务,指商业银行接受政策性银行委托,代为办理政策性银行因服务功能和网点设置等方面的限制而无法办理的业务,包括代理贷款项目管理等。

政策性银行系指那些多由政府创立、参股或保证的,不以营利为目的,专门为贯彻、配合政府社会经济政策或意图,在特定的业务领域内,直接或间接地从事政策性融资活动,充当政府发展经济、促进社会进步、进行宏观经济管理工具的金融机构。

政策性银行的产生和发展是国家干预、协调经济的产物。

当今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建立有政策性银行,其种类较为全面,并构成较为完整的政策性银行体系。

1994年,我国组建了三家政策性银行---国家开发银行(1994年3月17日)、中国进出口银行(1994年7月1日)、中国农业发展银行(1994年11月8日)三家政策性银行。

政策性银行和商业银行一样,具有中介职能。

政策性银行的中介职能表现为通过负债业务吸收资金,再通过资产业务把资南方财富网放到规定的项目上。

所不同的是政策性银行一般不接受社会的活期存款,其资金来源多为政府资金或在金融市场上筹集的资金。

政策性银行的资产业务主要是政策性贷款。

政策性贷款实行限额管理和低息政策。

我国政策性银行的融资总量,由中国人民银行和国家计委根据国家信贷计划和投资计划确定。

政策性贷款利率根据不同时期国家产业政策的需要确定。

利率管理权限实行集中的计划管理。

它们的业务和商业银行的业务有本质区别。

从性质上来说,政策性银行是行政机关性质的,不直接面向个人或者企业,他们的业务是通过委托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办理的,而且3个银行的业务对象是不一样的:国家开发银行是发放长期贷款、支持基础设施、基础产业和支柱产业的产业开发银行,其贷款种类主要有基本建设贷款和技术改造贷款。

中国进出口银行的主要任务是执行国家政策和外贸政策,为机电产品和成套设备等资本性货物进出口提供进出口信贷(卖方信贷、买方信贷);办理与机电产品出口信贷有关的外国政府贷款等。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的主要任务是筹集农业政策性信贷资金,承担国家规定的农业政策性金融业务,代理财政性支农资金的拨付,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服务。

它所经营的业务主要有:办理由国务院确定、中国人民银行安排资金并由财政部和地方政府予以贴息的各项贷款,还办理业务范围内开户企事业单位的存款以及发行金融债券和境外筹资业务。

3个银行的资金有明确流向!代理政策性银行业务种类内容代收代付代理业务中应用范围最广的就是代收代付业务,此类业务几乎涉及到社会生活的每一家每一户。

代收代付业务是指商业银行利用自身结算的便利。

接受客户的委托代为办理指定款项收付的业务。

如代发工资业务、代扣住房按揭消费贷款还款业务、代收交通违章罚款等。

代收代付业务的种类繁多,涉及范围广泛。

归纳起来可以分为两大类,一是代缴费业务,就是银行代理收费单位向其用户收取费用的一种转账结算业务,如代收电话费、保险费、交通违章罚款、养路费等等。

二是代发薪业务,就是银行受国家机关、行政事业单位及企业的委托,通过其在银行开立的活期储蓄账户,直接向职工发放工资的业务。

代理证券代理证券业务就是指银行接受委托办理的代理发行、兑付、买卖各类有价证券的业务,同时还包括代办债券还本付息、代发红利、代理证券资金清算等业务。

有价证券主要包括国债、金融债券、公司债券、股票等。

银证通业务、代理发行、代理兑付、承销政府债券业务等是银行开办的主要代理债券类业务。

代理保险代理保险业务就是银行接受保险公司的委托代其办理保险业务。

属于兼业代理。

代理保险业务是目前我国银行保险发展的最为广泛的种类。

银行代理保险业务要符合中国保监会2000年《保险兼业代理管理暂行办法》针对兼业代理人的条件才可以进行兼业代理活动。

银行业务是指商业银行接受政策性银行的委托,代为办理政策性银行因服务功能和网点设置等方面的限制而无法办理的业务,包括代理贷款项目管理等。

中央银行业务是指根据政策法规应由中央银行承担,但是由于机构设置、专业优势等方面的原因,由中央银行指定或委托商业银行承担的业务,主要包括财政性存款代理业务、国库代理业务、发行库代理业务等等。

商业银行业务就是指商业银行之间相互代理业务,主要是指代理资金清算业务,如代理银行汇票业务。

代理的意义首先,代理业务的发展是社会分工深化的必然趋势。

若所有企业都按照社会分工的原则,巴克委托代理的业务均委托银行代理,其规模经济的效应不但能使其平均经营成本下降,而且能避免社会劳动的大量重复和消耗,这对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整个社会的经济效益显然厚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其次,代理业务对稳定经济秩序,促进单位和个人行为的规范化,也有其积极作用。

最后,开办代理业务能充分发挥商业银行电子化程度高,资金实力强,人员素质好,业务网点多的资源优势,从而能在不改变银行资产负债规模的条件下获得更多的利润,成为银行新的效益增长点。

一是农民收入的结构性矛盾十分突出。

首先从收入结构来分析,家庭经营性收入的第一产业仍然是我区农民收入的大头,达2233元,比重高达42.3,工资性、财产性和转移性等非农收入比重明显偏低,这是我区农民收入总量不高的最大差距。

因此,大力提高非农产业收入,将是今后农民增收工作的着力点和主攻方向。

其次从县(市、区)间的位置来分析,我区虽处于第一板块,但农民收入仍位于全市中游水平。

2005年我区农民人均纯收入比第一板块的东台、亭湖、大丰分别低395元、335元、235元,处于第一板块的末位。

再次从镇与镇的收入水平来分析,不平衡性较大,最高的大纵湖镇已达6057元,最低的北蒋镇只有4810元。

如不引起重视,在新一轮农村经济发展中,差距还将继续拉大。

二是农民收入持续增长的后劲不足。

这几年我区农民收入高位增长,主要得益于国家和省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等外力的拉动,农民增收的内生机制尚未形成,增收的支撑体系比较脆弱。

从农产品加工增值来看,全区年产51万吨粮食、21万吨蔬菜、8万吨水产品,大多是以卖初级农产品为主,以原始形态进入市场,不但比较效益低下,而且抗市场风险能力差。

据统计,我区农产品加工产值与农业总产值的比值仅为0.55:1,而全国平均水平是0.6:1,农民从加工增值中获益较少。

从农民组织化程度来看,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总量不大、覆盖不广、带动能力不强,农产品销售主要是以“小商小贩”各自为战为主。

从农业劳动效率来看,2005年,全市亩平产出率为1700元,而我区仅与全市平均水平持平;全区农业劳均增加值为8116元,相当于从事二产的1/5,不到从事三产的1/3。

按照现有的技术装备水平和农业生产条件,我区农业劳动力实际需要7.5万人左右,尚有4.5万人需要“分流”。

从高效特色农业规模来看,按照亩效益2000元的标准,全区高效农业面积仅为10万亩左右,占耕地面积的11.2,比东台、大丰等地低近25个百分点。

小而全,样样有,特色不明,规模不大,农民收入持续增长的支撑力不强。

三是制约农民增收的因素增多。

从产业特点来看,就目前来说农业还是一个“露天工厂”,“靠天吃饭”的产业发展格局还未改变;农产品供求关系的变化、价格的波动对农民收入影响较大,特别是随着世贸过渡期的结束和技术壁垒门槛的提高,农产品出口将会遇到更大的困难;由于受能源供应趋紧的影响,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大幅上扬、难以回落,农本呈增加趋势。

从政策层面来看,“一免三补”支农政策已实施到位,依靠政策性增收的空间十分有限。

与此同时,长期以来制约我区农民收入增长的投入不足、结构不优、基础设施脆弱等诸多难点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农业自身增收的潜力非常狭小。

总之,我们一定要全面、准确地估价当前农民增收的形势,调整工作思路,创新工作方法,采取更加扎实有效的措施,强力推进农民收入持续快速增长。

二、理清思路,突出重点,扎实抓好农民增收措施的落实按照区党代会提出的2009年之前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目标,今后一阶段全区农民增收工作的总体思路是:更新理念,统筹城乡,坚持以工业化致富农民、以城市化带动农村、以产业化提升农业,大力实施项目农业,围绕项目抓招商,依托项目促增收,加快构建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确保“十一五”期间全区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0以上。

具体抓好以下五个方面的工作:1、要加快农业招商引资和项目推进。

我区农业有基础、有亮点,但不足之处就在于缺少像徐州维维、山东鲁花、河南双汇等大型龙头企业,缺少像山东寿光蔬菜、东台西瓜、射阳蒜苗等规模生产基地。

要在新一轮农业竞争中赢得主动,必须下大决心、花大力气推进精细种植业、精品养殖业和精深加工业项目建设。

着重从以下四个方面谋求突破:一是在龙头加工型项目上求突破。

近年来,我区在发展龙头加工企业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先后引进了重庆啤酒、金威麦芽、盛嘉蛋白纤维、天邦饲料等一批亿元以上的项目,为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促进农民增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各镇、各有关部门要围绕高效优势特色产业发展,进一步加大农业招商引资和项目推进力度,着力在淡水产品加工、水生河藕茨菇加工、蔬菜加工上取得新突破,努力培育一批骨干型、出口型、成长型重点龙头加工企业。

力争全区每年引进投资千万元以上的农业龙头加工项目10个以上,每个镇和农口部门确保引进1个500万元以上的龙头加工企业。

二是在基地带动型项目上求突破。

依托现有高效农业,以推动农业科技进步为抓手,积极扩大规模养殖,着力主攻设施栽培,重点推进郭猛农业高科技示范园区,尚庄万亩大棚番茄基地,龙冈、北蒋百万方大棚食用菌基地,北龙港万亩荷藕种植基地,秦南、郭猛千亩大棚草莓等基地建设,努力提高高效农业的规模化水平。

三是在城市服务型项目上求突破。

充分发挥主城区、大郊区的独特区位优势,瞄准市民的菜篮子、果盘子、饭桌子、新房子,大力发展特色果品、花卉苗木、规模养殖等都市农业,使更多的农产品进商场、入超市,切实提高农业的比较效益。

尤其是要以大纵湖旅游度假区争创国家4A级景区为契机,依托省级步湖路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统筹发展观光农业,使农业观光游成为农民增收的新亮点。

四是在外向拓展型项目上求突破。

充分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想方设法快上外资项目、拓展外向农业,培大育强海王冷冻、华祺农水产、华美蜂蜜、联益肠衣等具有特色优势的创汇产业,不断提高出口创汇农业的比重。

2、要突出发展高效规模农业。

高效农业既是建设现代农业的核心,又是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的抓手。

省委李源潮书记在全省领导干部学习会上,把高效农业规模化工程列入新农村建设“十大工程”之首,并强调要“更大力度地干起来”。

各镇、各有关部门要进一步加大高效农业“双百工程”的组织推进力度,不断扩大高效农业的规模。

在季节安排上,要重抓冬季农业。

冬季农业开发是推进高效农业规模化的重要切入点,也是设施、温室栽培的主要季节。

麦子的生长期长达半年以上,而其产出微乎其微,如果把麦子生长季节充分利用起来,通过调整农业种养结构,大力发展设施农业,土地产出率、劳动生产率和光温资源利用率就会成倍增加。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