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
生长素的生理作用说课稿
各位评委老师好!我是号考生——,我申请的学科是生物,今天我的说课题目是《生长素的生理作用》。
接下来我将从教材分析,教法、学法分析和教学程序这三个方面来阐述我的说课内容。
一、说教材
(一)地位和作用
这节内容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必修③)第三章《植物的激素调节》中的第二节《生长素的生理作用》。
这节内容包括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及尝试运用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两部分。
这节内容是继《生长素的发现》之后,阐述生长素作用以及应用的关键。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概述植物生长素的生理作用,通过实例理解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了解生长素及类似物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
2.能力目标:通过引导学生设计“探索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实验,进行观察、记录、分析,培养学生投身科学实验的参与精神,实验探究能力;通过组织学生活动,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训练学生仔细观察的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学生的研究性学习,培养学生执着探索精神、合作精神及思维的新颖性与独特性等创新思维的品质,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及其两重性。
2.教学难点:顶端优势、根的向地性、茎的背地性产生的原因的分析。
3.解决方法:引导学生进行图表分析,与教师讲授相结合。
二、说教法、学法
(一)学情分析
高一学生有一定的生物学基础,对生物课的学习有较浓厚的兴趣,也有学习新知识的欲望。
但基础比较薄弱,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普遍较弱。
生动的课件与探究性实验方式有效结合,可将抽象的事物形象化,复杂的问题简单化,能有效的解决学生理解能力较弱的问题,增强生物课学习的有效性。
(二)教法、学法分析
(1)直观教学法:主要利用多媒体现代教学手段,以及实物演示。
?
(2)自学导思法:导读(课前预习),课堂中导思、导议、启发学,导练(课后反馈)。
设置情境,引发学生的认知矛盾,激发学习动机;精心设计提问,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
(3)探究教学法?:自学导思的方式和学生的探究性学习有利于学生主动学习,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意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同时还培养了学生之间的团结协作精神。
三、教学过程:
(一)课堂教学设计
1.复习第1节生长素的发现过程,引导学生回忆生长素的特点。
接下来以
问题探讨中“生长素浓度与所起作用的关系”图导入新课,讨论分析图
形含义,比较不同器官对生长素的敏感性,得出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
?
2.通过播放图片,认识顶端优势现象和解除顶端优势现象,使学生对顶端
优势等现象有一个感性认识。
?
3.用多媒体课件直观展示生长素生理作用的应用实例,通过讲解、分析生
长素的生理作用与生长素浓度的关系,使学生对生长素生理作用的两面
性有一定的感性认识(即低浓度时促进植物生长,高浓度时抑制植物生
长),从而引发学生探究生长素的两重性的兴趣和愿望,为下一步的探
究实验打下基础。
?
4.用多媒体课件演示预实验的过程和结果,学生分小组讨论探究实验设计
方案,教师给予适当指导。
?
5.稍后,用多媒体课件培训实验注意事项、实验材料选择、插条的制作等;
课后提交试验设计方案,自己准备插条、饮料瓶等自备用品。
?
(二)实验教学准备?
1.选择生长素类似物:萘乙酸(NAA)。
?
2.配制生长素类似物母液:5mg/ml(用蒸馏水配制,加少许乙醇以促进溶解)(母液需提前配制,在4°C保存)。
?
3.设置生长素类似物的浓度梯度分别为:0.20、0.25、0.30、0.35、0.40、0.45、0.50、0.55、0.60mg/ml?
4.枝条处理方法:浸泡法。
浸泡时间设置分别为:12、24h?
(三)探究实验活动?
1.提出问题:不同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如萘乙酸促进杨树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是多少呢??
2.作出假设:适宜浓度的萘乙酸可以使杨树插条(基部的薄壁细胞恢复分裂能力,产生愈伤组织,)长出大量不定根。
????
3.预测实验结果:经过一段时间后(约3~5d),用适宜浓度的萘乙酸处理过的插条(基部树皮皮孔出现白色根原体,此后)逐渐长出大量不定根;而用较低浓度、较高浓度处理的枝条长出少量的不定根或不生根。
?
4.实验步骤:?
(1)制作插条?
(2)分组处理:将插条分别用不同的方法处理。
?
(2)进行实验:将处理过的插条下端浸在清水中,注意保持温度(25~30℃)。
?
(4)小组分工,观察记录:前三天每天都要观察、记录实验材料的生根情况,以后每隔两天记录一次。
?
(5)实验中出现的问题:略?
5.分析实验结果,得出实验结论:要求学生在实验过程中,按照小组分工认真进行观察,实事求是地对实验前、实验中(包括课内、课外)和实验后插条生根的情况进行记录,并及时整理数据,绘制成表格或图形。
最后分析实验结果与实验预测是否一致,得出探究实验的结论。
不要求实验结果都一致,但要求有分析研究。
?
6.表达与交流:实验小组的每一个成员都要写出实验报告,以实验小组为单位,向全班汇报探究过程、结果、经验、教训或体会,包括在科学态度、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方面(也可以是某一方面)的收获等。
?
7.进一步探究:根据学生的探究实验情况和要求决定。
?
(四)作业布置:略
仅供个人用于学习、研究;不得用于商业用途。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
Nur für den persönlichen für Studien, Forschung, zu kommerziellen Zwecken verwendet werden.
Pour l 'étude et la recherche uniquement à des fins personnelles; pas à des fins commerciales.
толькодля людей, которые используются для обучения, исследований и не должны использоваться в коммерческих целях.
以下无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