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非绝缘锚段关节

非绝缘锚段关节

非绝缘锚段关节
(一)检修标准
1.设计极限温度下,两悬挂各部分(包括零部件)之间的距离应保持50mm以上。

锚段关节腕臂温度曲线
2.转换柱处两接触线的水平距离
标准值:设计值。

标准状态:标准值±20mm。

警示值:标准值±50mm。

限界值:标准值±100mm。

3.转换柱处两接触线的垂直距离
标准值:设计值。

标准状态:标准值±20mm。

警示值:标准值±30mm。

限界值:标准值±50mm。

4.中心柱处两接触线水平距离为设计值,允许偏差±30mm;两接触线距轨面等高,允许偏差±20mm。

两接触悬挂接触线工作支过渡处接触线调整符合运行要求。

5.锚支接触线在其垂直投影与线路钢轨交叉处,应高于工作支接触线300mm以上,并持续抬升至下锚处。

下锚角钢安装高度应符合线索延伸下锚抬升的需要。

(二)准备工作
1.人员:车梯作业不少于11人,作业车作业不少于7人(不含司机)。

2.工具:绝缘车梯(作业车)、钢卷尺、接触网激光测量仪、力矩扳手、、木锤(橡皮锤)、紧线器、安全工具、防护工具。

3.材料:螺栓、螺母、开口销。

(三)检修步骤。

方法一:使用接触网激光测量仪测量两接触线高差和拉出值方法二:使用下图方法测量
1.检调转换柱处两接触悬挂间的水平距离和垂直距离
2.检查锚支、工作支及定位管偏转是否灵活(在极限温度时不能卡滞)
3.检查过渡跨跨中处两接触线距轨面高度值,且是否相等,间隙是否符合要求,等高处过渡点长度是否符合要求。

4. 各零部件安装、紧固情况
(四)处理方法
转换柱转换柱
1.转换柱处两支承力索水平间距不符合标准:
先确认工作支承力索位置符合标准。

如工作支承力索位置不符合标准时,将紧线装置一端固定在工作支腕臂顶端(曲线区段根据线索受力方向固定紧线装置),另一端与工作支承力索连接,摇动紧线装置将工作支承力索卸载,按调整方向和数据,松开工作支承力索座,将工作支承力索位置调整到标准位置。

按照工作支承力索调整方法再将非工作支承力索调整至符合标准。

测量各数据符合规定后,按标准紧固各部螺栓,拆除紧线装置。

2. 转换柱处两支承力索垂直间距(高差)不符合标准:
先确认工作支承力索高度符合标准。

当工作支承力索高度不符合标准时,将紧线装置一端固定在工作支腕臂顶端(曲线区段根据线索受力方向固定紧线装置),另一端与工作支承力索连接,摇动紧线装置将工作支承力索卸载,按调整方向和数据,松开工作支组合承力索线夹,将工作支承力索位置调整到标准位置。

按照工作支承力索调整方法再将非工作支承力索调整至符合标准。

测量各数据符合规定后,按标准紧固各部螺栓,拆除紧线装置。

3. 转换柱处两支接触线水平间距不符合标准:
先确认工作支接触线位置符合标准。

当工作支接触线位置不符合标准时,将紧线装置一端固定在工作支定位管顶端(曲线区段或正定位可根据线索受力方向固定紧线装置),另一端与工作支接触线连接,摇动手板葫芦将工作支接触线
卸载,松开工作支定位支座(或定位环),按调整方向和调整数据,将拉出值调整到标准值。

再将紧线装置一端固定在非工作支定位管顶端(曲线区段或正定位根据线索受力方向固定紧线装置),另一端与非工作支接触线连接,将非工作支接触线卸载,以工作支接触线为基准,松开非工作支接触线锚支卡子,按调整方向和调整数据,将非工作支接触线调整到标准位置,使两支接触线水平间距调整至符合标准。

测量各数据符合规定后,按标准紧固各部螺栓。

4. 转换柱处两支接触线间垂直间距(高差)不符合标准:
先确认工作支接触线高度符合标准。

当工作支接触线位置不符合标准时,调整或更换工作支定位点两侧吊弦,将工作支接触线高度调整至标准值。

以工作支接触线为基准,按调整数据,调整或更换非工作支定位点两侧第一根吊弦,使高差符合标准;再依次调整或更换其它吊弦。

测量各数据符合规定后,按标准紧固各部螺栓。

5. 各零部件安装、紧固情况
5.1 各部件有裂纹、损伤、短缺:更换、补齐。

5.2 各部螺栓紧固有脱扣、锈蚀,各部位连接不正确:按标准力矩进行紧固,按标准安装。

5.3 关节内工作支与非工作支交叉侧的吊弦相磨时:移动非工作支吊弦位置,保证距离在设计极限温度下应保持50mm以上。

(五)注意事项
1. 作业车移动或作业平台升降、转向时,严禁人员上、下作业平台;禁止从未封锁线路侧上、下作业车。

2.如发现有零件烧损,应检查电气连接情况,找出原因,及时处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