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市矿区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2题;共4分)1. (2分) (2019七下·盐田期中)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 中国目前已经确立世界经济大国,与这种地位相适应,我们还要打造一个文化大国。
B . 四川省凉山州木里县发生森林大火,据媒体称,其原因是雷电击中一棵云南松造成的。
C . 《清明上河图》描绘了汴河两岸繁荣热闹的城市风光,被誉为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
D . 与画家不同,作家把自己的艺术感受没有泼洒在宣纸上,而是直接倾注在字里行间。
2. (2分)什么时候适合用“七月流火”来形容?()A . 炎炎夏日B . 夏去秋来C . 春去夏来D . 秋去冬来二、基础知识综合 (共1题;共4分)3. (4分) (2019七上·射阳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答题。
金秋十月,我区的旅游产业又一次得到了迅猛发展。
10月以来,荷兰花海内的百合花海以森林绿色配上多个百合花色带,如弧形的彩带,展现了百合花的姹紫yān红,淡淡的百合花香在空气里酝酿,令人心犷神怡。
水韵龙湾城市森林公园又为全区人民提供了一个静mì的去处。
响晴的午后来到位于公园东北侧的玻璃栈道,更是给游客带来漫步云宵的奇妙感受。
(1)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划线字注音。
yān________mì姹紫________红酝酿静________(2)上段文字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找出并在下面的横线上改正。
________改成________;________改成________(3)解释文中划线的词语。
响晴:________。
三、情景默写 (共1题;共1分)4. (1分)按要求默写古诗文。
(1) ________,后天下之乐而乐。
(范仲淹《岳阳楼记》)(2)金樽清酒斗十千,________。
________,拔剑四顾心茫然。
(李白《行路难》其一)(3)若夫日出而林霏开,________。
(欧阳修《醉翁亭记》)(4)《水调歌头》中通过写明月来表达对天下人美好祝愿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5)请把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默写完整。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四、名著阅读 (共2题;共7分)5. (1分) (2019·南海模拟) 阅读下列名著选段,完成下列小题。
阿尔焦姆很少收到弟弟的信。
每当他在市苏维埃办公桌上见到灰色信封和那有棱有角的熟悉的字体,他就会失去往常的平静。
现在,他一面撕开信封,一面深情地想:“唉,保夫鲁沙,保夫鲁沙!咱们要是住在一起该多好。
你经常给我出出主意,对我一定很有用,弟弟!”保尔信上说:阿尔焦姆:我想跟你谈谈我的情况。
除你以外,我大概是不会给任何人写这样的信的。
你了解我,能理解我的每一句话。
我在争取恢复健康的战场上,继续遭到生活的排挤。
我受到接连不断的打击。
一次打击过后,我刚刚站起来,另一次打击又接踵而来,比上一次更厉害。
最可怕的是我现在没有力量反抗了。
左臂已经不听使唤。
这就够痛苦的了,可是接着两条腿也不能活动了。
我本来只能在房间里勉强走动,现在从床边挪到桌子跟前也要费很大劲。
到这步田地大概还不算完。
明天会怎么样——还很难说。
我已经出不去屋,只能从窗口看到大海的一角。
一个人有一颗布尔什维克的心,有布尔什维克的意志,他是那样迫不及待地向往劳动,向往加入你们全线进攻的大军,向往投身到滚滚向前、排山倒海的钢铁巨流中去,可是他的杂体却背叛了他,不听他的调遣。
这两者集中在一个人身上,还有比这更可怕的悲剧吗?不过我还是相信我能够重返战斗行列,相信在冲锋陷阵的大军中也会有我的一把刺刀。
我不能不相信,我没有权利不相信。
十年来,党和共青团教给了我反抗的艺术。
领袖说过,没有布尔什维克攻不克的堡垒,这句话对我也适用。
……握手。
你的保尔(节选自《钢铁是怎样炼成的》)(1)选文中保尔说自己“受到接连不断的打击”。
结合原著,列举此前在战场上受到的两次打击,以及此后的精神危机。
(2)选文在塑造人物形象上有什么突出特色?试结合选文作简要分析。
(3)《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被誉为“人生的教科书”。
请结合选文,谈谈你的理解。
6. (6分)名著导读汤姆叫醒其他两个海盗,三个人大叫一声往外跑。
不到一两分钟,他们已经脱光了衣服,在白色沙洲边清澈的浅水里追逐、嬉戏打闹了。
他们毫不想念远处这片浩瀚的河水那一边沉睡着的小镇。
也许是一股游移不定的水流,也许是稍稍上涨了的河水把他们的筏子带走了;不过这只会叫他们高兴,因为筏子一漂走,正如他们和文明之间的桥梁给烧掉了一般,断了后路。
(1)这段文字中加点的“海盗”是指和。
(2)根据原文,说说他们“毫不想念”那小镇的理由。
五、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32分)7. (20分)阅读,完成后面问题善待挫折①漫漫岁月,茫茫人海,生活道路上无不充满坎坎坷坷。
如生活困难,高考落榜,转干不成,升职无望,体质不佳,借贷无门,办事受阻,无端受控等等天灾人祸。
不管你喜欢不喜欢,不管你愿意不愿意,挫折随时都可能翩翩而来。
②应该怎样看待挫折,怎样去面对挫折呢?③“自古英雄多磨难”。
历史上许多仁人志士在与挫折斗争中作出了不平凡的业绩。
司马迁在遭受宫刑之后,发愤著书,写出了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名著《史记》。
音乐家贝多芬,一生遭遇的挫折是难以形容的。
他十七岁失去母亲,三十二岁耳聋,接着又陷入了失恋的痛苦之中。
对一个音乐家来说,这打击是多么的大啊!可贝多芬不消沉、不气馁,他在一封信中写道:"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它妄想使我屈服,这绝对办不到。
"他始终顽强地生活,艰难地创作,成为世界不朽的音乐家。
④挫折虽给人带来痛苦,但它往往可以磨炼人的意志,激发人的斗志;可以使人学会思考,调整行为,以更佳的方式去实现自己的目的,成就辉煌的事业。
科学家贝佛里奇说:“人们最出色的工作往往是在处于逆境的情况下做出的。
”因此可以说,挫折是造就人才的一种特殊环境。
⑤当然,挫折并不能自发地造就人才,也不是所有经历挫折的人都能有所作为。
法国作家巴尔扎克说:“挫折就像一块石头,对于弱者来说是绊脚石,让你怯步不前;而对于强者来说却是垫脚石,使你站得更高。
”只有抱着崇高的生活目的,树立崇高人生理想,并自觉地在挫折中磨炼,在挫折中奋起,在挫折中追求的人,才有希望成为生活的强者。
(1)本文的中心论点:___________(2)第①段所列举的事例,证明了(3)第③段的两个事例直接证明了什么观点?取消一个事例可以吗?为什么?(4)第④段中,科学家贝佛里奇的话直接证明了什么观点?(5)第⑤段中法国作家巴尔扎克所说的“绊脚石”、“垫脚石”的具体含义是什么?8. (12分)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牛皮纸包着的月饼文/丁立梅①朋友去北京,给我带回两盒包装精美的月饼。
红漆木盒装着,华丽、雍容。
②揭开盒盖,不多的几只月饼,躺在质地柔软的丝绒上,是皇家女儿,金枝玉叶着。
③洗净了手,和家人带着虔诚的心,切了一只月饼来尝。
为此,我还特地拿出宝贝样收藏着的印花水晶盘,把月饼摆成菊的模样。
一家人欢欢喜喜拿了吃,鱼翅做的馅,味道怪异,家人都只吃了一口,就放下了。
我坚持吃两块,但终究,也受不了那份怪异。
余下的,狠狠心,丢进垃圾筒。
丢的时候,我祖母似地念叨,作孽啊作孽啊。
④便格外怀念起小时的月饼来。
是些小作坊做的,用桂花或松仁做馅,外面的面粉,层层起酥,洇着金黄的油。
看着就让人垂涎欲滴。
⑤在中秋前一个星期,村部的惟一一家小商店,就把月饼买回来了。
散装的,搁在一个大缸里。
我们放学时从商店门口过,(A)可以闻得见空气里的月饼味,香甜香甜的,很浓。
探头去看,总看到面皮白白的店主,在用牛皮纸包装月饼,五个一包,十个一包。
他动作舒缓,在那时的我们眼里,那动作无疑是美的,充满甜蜜的味道。
我们的心,开始生了翅膀,朝着一个日子飞翔。
⑥终于等到中秋这一天了。
起早祖父就答应了的,晚上,每人可以分到一只月饼。
那一天,我们再没了心思做其他的事,只盼着月亮快快升起来。
等月亮真的升起来了,我们不赏月,眼睛都聚到门口的小路上。
祖父出现了,手里提着用牛皮纸包着的月饼,隔了老远,我们都能闻到月饼的味道。
兄妹几个,跑过去迎接,在他身边跳。
祖父说,小店里挤满了人,好不容易才买到月饼。
语气里有得意,仿佛他做了一件很了不得的事。
⑦煤油灯下,祖父小心地揭开一层一层的牛皮纸,我们得到了向往中的月饼,用小手托着,日子幸福得能滴出蜜来。
母亲在一边教育我们,好东西要留着慢慢吃。
于是我们把月饼分成一点一点的碎屑,(B)舔着吃。
总能把一只月饼吃到第二天,甚至第三天。
⑧大人们也一人一只月饼,但他们多半舍不得吃,藏着,只等我们嘴馋了时,分了去吃。
但生活的琐碎和忙碌,会让他们忘掉藏月饼这件事。
我祖母有一次藏了一只月饼,等她记起时,月饼上面已长了很长的毛了,不得不扔掉,一家人为此痛心了好多天。
⑨祖母也曾把月饼分送给邻家两个孩子,那两个孩子跟着寡母过活,自是没钱买月饼。
中秋时,别人家欢歌笑语,他们家却冷冷清清的。
祖母说,可怜啊。
遂踮着小脚,给他们送了月饼去。
回家来安慰我们,让别人吃掉,比自己吃掉好。
那时年幼,不明白这句话,现在想想,祖母说的是帮人的快乐啊。
如今那两个孩子早已长大,都出息了,一个在南京,一个在杭州。
我祖母在世的时候,他们每年回来,都会去看看她。
他们说,忘不了小时候用牛皮纸包着的月饼。
(1)梳理情节:本文以“牛皮纸包着的月饼”为叙事线索,文章可以这样概括:店主包月饼——()——祖父分月饼——大家吃月饼——()(2)把握情感:作者说牛皮纸包着的月饼看着就让人垂涎欲滴,除此之外,这月饼里到底还包含了什么“滋味”让作者难以忘怀。
(3)品味语言,回答下面的问题。
A.请比较第⑤段画线句子与改句在表达效果上的不同。
原句:我们放学时从商店门口过,可以闻得见空气里的月饼味,香甜香甜的,很浓。
改句:我们放学时从商店门口过,可以闻得见空气里很浓的香甜香甜的月饼味。
B.请赏析文章第⑦段中加点词语“舔”的表达效果。
(4)题目写的是“牛皮纸包着的月饼”,那开篇为何先从包装精美的月饼说起?(5)结尾处邻家的两个孩子“忘不了小时候用牛皮纸包着的月饼”,如果你就是这两个孩子其中一员,回到家乡,见到“祖母”,你会说些什么呢?要求:①品读结尾语句,结合上文展开想象;②60字左右。
六、对比阅读 (共1题;共17分)9. (17分) (2015八上·黄冈期末) (四)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甲】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