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地方政府行为对产业结构影响的理论

地方政府行为对产业结构影响的理论


示单位运输成本,n为交换的产品数量。为了让产品交换有可能发
生,
>0。
(4)假设两个地区的价格皆由需求反函数p(q)=m-q决定, m足够
大使得p>0始终成立。q为市场上出售的产品数量。既然地区2在
该商品生产上具有优势,那么产品应该是从地区2流入地区1的,

,其中n为交换的产品数量。
1.2 地方政府
地方政府的优惠政策会减少企业的生产成本。既然企业的目
本文在前人研究基础之上,建立一个以企业最优化投资行为 为基础的理论模型,并在本文的第三部分解释地方政府行为在其 中的影响。本文通过模型分析地方政府行为对企业在地区间投资 选址的影响,企业是否会因为地方政府的一些行为调整自己在不 同地区的投资水平,进而解释地方政府行为对产业结构是否会产 生影响。结论是:地方政府在确定发展重点时,对某一产业企业的 补贴程度越高或对某一产业的政策优惠程度越高,将导致地区间 产业结构趋同;对某一产业的产品设置贸易壁垒程度越高,将导致
业的生产函数假设为:
,i=1,2 ,

(2)企业生产产品是有成本的,由于两个地区资源禀赋、技术等
因素的差异,显然该企业在两地区的生产成本不等。为方便讨论,
文中用ci来描述企业分别在两地区的单位生产成本,且c1>c2>0。 (3)两地的市场并不封锁,产品可以在地区之间交换,但交换存
在成本。在没有政府干预时,成本主要表现为运输成本,这里用x表
综 上,地 方政 府 既 有 动 机 也 有 能 力 影 响 本 地 区 经 济,进 而 对 该 地 区 的产业 结 构产生 影 响。首先,地 方 财 政 收 入 绝 大 部 分 来自税 收,与 本地 经济 直 接 相 关。其 次,在中国 现 有 的 晋 升机制 下,基 于 政 绩 考 核 机 制 的压 力,地 方 政 府 也 有 动 机 不 顾 本地 区 的比较优势,去鼓 励发展资本 集中型、利税 率高的产业。19 9 4 年 的 分 税制 改 革 削 弱了地 方 政 府 的 税 收 权 和 财政 权,但 是由于 我国司法制度不完善,地方政府在制定地方政策上还是有很大 的自由,其必然将有限的财力投向利润率较高的产业部门。地方 政府可以通过使用土地、税收优惠手段吸引外部资金,也可以以 财政补贴的形式吸引外部资金。所以,地方政府很可能为了在短 期内尽快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认为哪个产业短期获利高,便会 招 商引资发 展 这个产业,最 终 导 致 地 区间产业 结 构 趋 同。因 而, 在研究产业结构趋同问题中,对于地方政府行为对其影响的研 究是必要的。
G(n)= xn + dn2。
综上,企业的目标函数可以表示为max ,其中,

2012年8月 223
Industrial Economy 产业经济
2 模型分析 根据以上模型框架的描述,本文将在这一部分,对企业针对地
方政府行为做出相机抉择进行分析,企业将如何调整自己在两地 区之间的投资水平,以最大化自己的目标函数,追求企业的利润最 大化。那么,企业的问题可以用以下表达式描述:
标是追求其利润最大化,那么企业便会根据地方政府的行为选择
自己最优的投资水平以最大化自己的目标函数。
(1)本文模型中假设只有地区1的地方政府会采取行为,地方政
府2不采取任何优惠行为。
(2) 假定a是中央 政府制定的税率。地方政府1对企业采取
优 惠 政 策,为简化 模 型,假设 地 方 政 府1按照企 业收 入 的 一定 比
产业经济 Industrial Economy
地方政府行为对产业结构影响的理论分析
暨南大学产业经济研究院 邹璇
摘 要:本文旨在探讨地方政府行为对地区产业结构的影响,并研究地区产业结构趋同问题。同时建立一个企业投资行为模型,从地方
政府招商引资采用的优惠政策和改变地区间贸易成本两个维度引入地方政府行为变量,通过解释地方政府行为对企业在地区间的投资
对 地 方政 府行为与产业 结 构 趋同问 题 的 研 究,主 要围绕 以 下两条线索展开:一是基于市场和经济竞争的逻辑,认为现有的 财政分权制度强化了地方政府官员的财政与经济激励,直接影响 地 方 官员选 择产业 投 资方向,使 其倾向于投 资 和 保 护某 些 价高 利大的产业,从而导致产业结构趋同(Young,2000;钱温泉、才婉 茹,2001;胡向婷、张璐,2005)。二是从中国现有的晋升激励体制 出发,认为对地方政府来说政治晋升激励更为根本,地方政府出 于政绩考核机制的压力,甚至会不顾地区比较优势,盲目攀比模 仿,鼓励发展一些能够产生较大产值的产业,从而产业政策趋同, 并最终导致产业结构趋同(周黎安2004,胡荣涛2002,傅勇、张晏 2007)。
例进行财政补贴,从而引入地方财政补贴政策。且该比例为b,0
<b≤a<1。
(3)除了考虑到运输成本,还考虑到地方政府很可能会出于对
本地企业的保护,设置市场贸易壁垒,从而人为增加跨地区交易
的成本。这个成本随着交易产品数量的增加会增加的更多,模型
中简单将这个成本假设为dn2。那么,企业的交易成本可以表达为:
选址的影响,进而讨论地方政府行为对产业结构的影响。模型分析发现地方政府对某产业优惠程度越高,贸易成本的增加会促使地区
间产业结构趋同。
关键词:地方政府行为 产业结构F7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00(2012)08(b)-223-0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各地出现的产业结构趋同现象被认为是 多年存在于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结构和区域问题之一。产业结 构受到哪些因素影响?目前,对我国地区产业结构趋同的解释有 很多。一般来说,地区产业结构受到自然因素,历史因素以及社会因 素的影响(胡向婷,2005)。其中,社会因素中的政府因素是重要的影 响因素。特别地,在地区产业调整进程中,地方政府扮演了重要的 角色。
地区间产业结构趋同。
1 模型框架
1.1 企业
本文考虑一个简单的模型,只考虑一种制造业且只有一个企
业在两个地区i=1,2进行投资。这两个地区由于资源禀赋、技术等因
素的差异,使得该企业在两个地区的生产力不同,本文中用 来描
述两地生产力水平,并且假设地区2的生产力要比地区1的生产力要
高,即 > 。
(1)为简化模型,这里忽略劳动力因素,所以本文简单地将企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