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维生素DPPT课件

维生素DPPT课件

3
4
• 维生素D2的活性仅为维生素D3的1∕3 • 因为7-脱氢胆固醇和麦角固醇经紫外线照射转
变成维生素D,所以他们称为维生素D原
• 维生素D对热和碱稳定,酸和光促进其异化。 脂肪酸败也导致其遭到破坏。
5
维生素D在人体中的吸收和 代谢
食物中的维生素D在小肠与脂肪一起被吸收, 被维生素D结合蛋白转运至肝脏,维生素D在 25-羟化酶作用下转变为25-(OH)D3,再经肾 脏中1α-羟化酶的催化转化为生物活性最强的1, 25-(OH)2D3。发挥生物学效应后,在肝脏和 小肠中转化为1,24,25(OH)3D3而失活。在 肝脏,1,25-(OH)2D3可与葡萄糖醛酸结合 而随胆汁从肠道排出,同时在小肠又被部分重 吸收,构成维生素D的肠肝循环。
②膳食摄入不足:食物中维生素D含量少,食物加工、烹调与贮藏时丢 失或破坏,有挑食、偏食、忌食习惯等,导致摄入不足。
③人体的需要量相对增高:儿童生长速度过快,早产儿、婴幼儿最易发生, 特别是人工喂养的婴儿;孕妇、乳母对维生素D的需要量增高而膳食未 予及时补充。
④其他疾病的影响:胃肠疾病可影响维生素D吸收,肝胆疾病、肝肾功能受 损可影响维生素D的活化。
15
维生素D
1
• 维生素D(vitamin D )为固醇类衍生物, 具抗佝偻病作用,又称抗佝偻病维生素。
• 维生素D是一种脂溶性维生素,目前认 为维生素D也是一种类固醇激素,维生 素D家族成员中最重要的成员是VD2 麦角钙化醇)和VD3(胆钙化醇)。
2
维生素D均为不同的维生素D原经紫外照射后的衍生物。植物不 含维生素D,但维生素D原在动、植物体内都存在。 体皮下储存有从胆固醇生成的7-脱氢胆固醇,受紫外线的照射后, 可转变为维生素D3。 植物体内的麦角固醇经紫外线照射转变成维生素D2。
13
维生素D的中毒表现: 维生素D主要储存在皮下脂肪和肝脏当中,长 期大剂量摄入维生素D制剂可导致维生素在体 内蓄积中毒,表现为厌食、恶心、呕吐、腹泻、 头痛、嗜睡、多尿、烦渴、血和尿中钙磷增加、 软组织中钙沉积。无特殊治疗,应限制钙盐摄 入、停用维生素D制剂、利尿。
14
维生素D的食物来源
食物中的维生素D主要存在如酵母和蘑菇 海鱼、动物肝脏、蛋黄和瘦肉中。另外 像脱脂牛奶、鱼肝油、乳酪、坚果和海 产品、添加维他命D的营养强化食品。
9
2、在成人,可引起骨质软化症。成熟骨 矿化不全(早期症状:骨痛、肌无力、 骨压痛)
10
11
膳食参考摄入量
中国居民膳食维生素D推荐摄入量(RNI)
0~65:10μg /d 65~80: 15μg /d 孕妇:10 μg /d 母乳:150μg /d
12
引起维生素D缺乏的原因
①日光照射不足:热带、亚热带地区日光充足,不易缺乏;但是在温带、 寒带,尤其多雨、多雾地区和冬季,由于日照不足导致经皮肤内转化形 成的维生素D量少。
6
7
维生素D的生理功能
• 促进小肠粘膜对钙的吸收。在小肠粘膜 诱发钙结合蛋白。
• 促进骨的钙化。维持血液中钙磷的浓度 • 促进肾小管对钙、磷的吸收。
8
维生素D缺乏引起的病症
1、维生素D缺乏,在婴幼儿可引起佝偻病。钙 磷、骨钙化障碍。(早期症状小儿易激怒,烦 躁,睡眠不安,夜惊,夜哭,多汗,由于汗水 刺激,睡时经常摇头擦枕,以致枕后脱发(枕 秃),随着病情进展,出现肌张力低下,关节 韧带松懈,腹部膨大如蛙腹,患儿动作发育迟 缓)
相关主题